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衍生金融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关于衍生金融工具计量标准一直是会计界所关心的问题.以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标准,已被列入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那么公允价值又如何确定呢?本文就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其运用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的计量属性,以此为基础建立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范可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 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得以顺利推广,以此为基础产生的会计信息也更容易被投资会(IA SC)都确定了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目标,但者和债权人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所理解。在其会计准则中都允许在特定条件下保留历史成本计量的2.合计量属性观。这种观点认为,各国的会计准则普遍混惯例。“特定条件”主要是由于套期活动会计的存在,使得衍采用的是混合计量属性,这有利于实现与会计实务较好地衔生金融工具在初始计量时会出现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混接和协调。另外,混合计量属性把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两种计合计量的情况。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目前主要存量属性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并克服了各自的不足。FASB的在下面两种看法。《特定债权和权益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SFAS115)和IAS39都1.以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收入)作为计量属性。根据这采用了这种计量属性。种观点,在一般情况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FA SB在SFAS115中将债务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分为三以放弃或收到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而在特殊情况下,以类,即...  相似文献   

3.
衍生金融工具由于其交易的杠杆性,成为游离于传统财务报表之外的巨大潜在风险源,并对传统会计体系提出挑战。本文阐述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属性特征,分析了基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并针对我国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金融工具准则中的应用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理想的计量属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计量及披露,有利于及时、充分反映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有利于强化外部监督。为了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有关会计、审计准则制定部门应发挥作用。企业也应当积极地建立公允价值计量模型,并随时调整,以满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需求。  相似文献   

5.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以基础金融工具为基础而创新的金融合约,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不能满足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最为相关的计量属性,必须以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6.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以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而创新的金融合约,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不能满足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最为相关的计量属性,必须以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7.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高风险的避险工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致使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成为衍生金融工具合计的难点,并冲击传统会计计量。但公允价值可以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这是由于它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以及可预测性。采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再计量,可由此确认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允价值也因此受到各国的重视和重用。公允价值的决策性很高,在很多国家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国际会计准则都逐渐引入了公允价值,并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本文叙述了关于公允价值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围绕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对相关财务项目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会计中需要披露和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会计在相关准则中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我国具体会计准则陆续颁布施行,公允价值计量被摆到重要位置。但在2001年1月,财政部发布实施的五项修改准则中,其主要修改方向却是尽量避免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这无疑使公允价值会计再次引起关注。本文拟就与公允价值会计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以下探讨。一、公允价值会计的含义与发展概况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准则对其所下的定义,即“指公开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和英、美、加等国,对公允价值所下定义虽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公平交易”前提,可见,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在国际上并无实质性争议。公允价值会计,即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一种会计模式。公允价值会计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历史背景是80年代美国2 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的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基础上的财务报告,却给外界传递了相反的信息,因此导致了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对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及披露等问题的激烈争论。1990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主席理事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后来经过协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1年10...  相似文献   

10.
郑艳 《新智慧》2005,(6):20-21
一、现值计量概述 1 现值计量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复杂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异的变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公允价值会计已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是一个复合的计量属性。它不是特指某一种计量属性,广义的公允价值包含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和以现值技术探求的公允价值(简称现值)等多种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公允价值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是对历史成本等已有的计量属性的补充和完善。尽管公允价值在企业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适应性,但由于估计公允价值的现值技术实际上很难操作,因而公允价值的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衍生金融工具,由于其交易的杠杆性,成为游离于传统财务报表之外的巨大潜在风险源,并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体系提出挑战。针对这一问题,IASC和美国FASB对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我国尚未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实行表内历史成本计量、表外披露公允价值及其他相关信息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案,对衍生金融工具是否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分析,提出可以将“能以公允价值合理计量”为标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品种进行限制,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并且对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中使用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不足逐步显现出来,在我国全球经济竞争中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公允价值的运用成为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必然趋势.在2007年上市公司中正式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租赁和套期保值等方面都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但不少人也担心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能被滥用.本文要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和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宋迎春 《新智慧》2008,(10):48-49
本文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出发,探讨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合理性和披露充分性的评价,并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审计提出了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裘宗舜  白连江 《新智慧》2005,(11):52-53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都确定了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目标,但在其会计准则中都允许在特定条件下保留历史成本计量的惯例。“特定条件”主要是由于套期活动会计的存在,使得衍生金融工具在初始计量时会出现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混合计量的情况。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目前主要存在下面两种看法。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在许多具体准则中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意昧着我国现行的会计计量属性不再单一使用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必要时可使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标准.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需求,指出了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规范公允价值计量采取的对策,以使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真正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需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基本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引来企业在金融业务上的大变革。公允价值本身具有很多优势,也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虽然公允价值计量本身有很多优势,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以及市价波动性等现实环境和公允价值技术上的不成熟等因素下,公允价值计量在基本金融工具上的运用必然会带来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应用条件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劣分析,分析了在我国现实环境、技术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我国基本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措施,积极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19.
周松 《新智慧》2004,(7B):8-9
会计领域一直沿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遵循稳健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作为一个全新的计量属性概念被引入到会计计量模式中。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期,以及现代经济业务日益更新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在对衍生金融工具等的确认和计量上,比历史成本计量更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因此,有些学  相似文献   

20.
陈静 《大众商务》2010,(10):126-12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中使用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不足逐步显现出来,在我国全球经济竞争中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公允价值的运用成为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必然趋势。在2007年上市公司中正式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租赁和套期保值等方面都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但不少人也担心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能被滥用。本文要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和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