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银行服务质量的口号我们已喊了多年.“狼来了”的呼声也不绝于耳,可是银行服务质量低劣的事例仍屡见不鲜.提高银行服务水平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否有再提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1994年,我国相继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簟性银行法,导致我国政策性银行缺乏从法律层面对其性质、职能及业务范围的界定,致使其行为边界存在模糊性。政策性银行立法的滞后,已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良性发展,有学者认为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在某些领域内存在“冲突”,商业性银行也抱怨政策性银行染指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因此,在我国至今没有出台专门的政策性银行法的情况下,理性思考和明确界定政策性银行的行为边界显得尤为重要,更具现实意义。通过界定政策性银行行为边界,一方面规范和促进政策性银行的运行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政策性银行法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给美国房市和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据机构风险分析家克里斯-维伦预测,从现在到2009年7月之间,美国将有100家银行会倒闭,这些银行的总资产估计有8500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是小银行,也有一部分大型银行。而截至目前为止,信贷危机造成美国银行系统瘫痪,由危机造成的坏债冲销已经达到5050亿美元左右,目前仍在增加。而美国房市前景已经恶化,房价仍在继续下跌,未来数个季度内.美联储将不再有加息的压力。另外,银行需要低利率来重新流通资金。置业者也将需要低利率。到明年这个时候,当通货膨胀已被视为昨日之问题。加之失业率持续上升,减息的鼓声可能会敲响。  相似文献   

4.
春水 《金卡工程》2003,(1):71-73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银行业间竞争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在加入了WTO以后,随着国外银行陆续登陆中国市场,国内银行如何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目前银行的头等大事。对于银行而言,除了增加服务,在客户心中树立银行安全方面的良好形象也成为提高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冠希 《福建金融》2010,(12):44-4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会计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究其根源在于银行经营指导思想存在误区,银行会计内控缺位,各类操作风险时有发生,以及内部人的道德风险和社会因素共同引发金融案件。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提高认识,深入改革,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加强内部控制,实行集约化管理.建立适应新形势和经营管理要求的银行会计管理和营运体系  相似文献   

6.
香港银行监管制度的特点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保生 《中国金融》2004,(11):43-44
香港实行三级银行制,现有136家持牌银行、42家有限制牌照银行及40家接受存款公司。作为市场经济制度框架下的银行监管体制也有其独到之处,银行监管机构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简称金管局),其银行监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多数银行领导干部是经得各种风浪考验的。但是,也有极少数银行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不起金钱的诱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其世界观的扭曲之外,监督制约不到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事实一再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强化对银行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提高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是加强银行领导班子建设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当前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大监督力度。一、必须加强对银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选准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防止用人失察,是加强班子建设的关键环节。目前,…  相似文献   

8.
网络及移动通讯工具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也影响着银行的业务方式。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等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深入应用,银行的概念也正从实体银行向虚拟银行转变,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渠道已成为银行发展业务的重要载体。未来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电子化。但是线上虚拟银行的发展离不开线下实体银行的支撑,实体银行的发展也需要虚拟银行助力和引导,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发展是未来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方向和必然选择,需要商业银行将两者真正融合在一起,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形成自己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独特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续上期)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现实与挑战我国的银行国际化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一个渐进过程。改革开放以前,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使得我国的银行业几乎没有任何的国际化特征。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也有一些海外分支机构,但业务非常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步伐逐步加快,但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银行已成为网络银行的核心业务现代商业银行凭借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把人们在传统银行营业网点、商场以及其他地方进行的商务活动搬到一个公共媒体,即金融网络系统上进行,其中个人银行业务在金融网络系统已得到充分发挥的空间。目前,个人银行业务已涉足到资产、负债、中间业务,涉及面越来越广,客户需求越来越高,对金融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根据美国Gartner.Grap’s Dataquest公司一份调查表明:截止到1998年末,有700万户左右的美国家庭是通过计算机获得银行金融服务,而且几乎都是通过互…  相似文献   

11.
随着Intemet的商业化发展,Internet已渗透到经济、金融等许多领域。世界银行业利用Internet发布、获取信息,处理银行业务正成为银行电子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Internet的银行应用,本质上提供了客户与银行的电子接口,为银行走向千家万户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本文通过实例对Internet的银行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发展和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银行业界对Internet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直销银行是对传统银行服务的有力突破,创造了全新的服务模式、客户体验和生活方式,独具发展潜力,再次挑战传统银行的底线。互联网金融持续发酵,中国直销银行新时代的开启条件已具备。北京银行、民生银行等中小银行已陆续对直销银行服务模式进行初步探索和实践,或将掀起新的金融浪潮。破除直销银行设立的诸多障碍,推动其驶入健康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追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不朽功绩,研究金融改革开放,研究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关系,对坚持改革开放和进一步办好农业政策性银行,有着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银行储蓄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从今年开始,我国已进入“八五”计划,储蓄业务如何发展,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张庆寿同志在《开创“八五”时期储蓄工作的新局面》一文中,阐述了发展储蓄业务的指导思想、业务规划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5.
作为银行对外服务的一个窗口,ATM不仅代表着银行的形象,而且也是影响持卡人是否愿意用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ATM的普及和应用已成为各家银行提高竞争力、改善服务手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银行保函(Letter of guarantee,L/G),又称“银行保证”。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保函已成为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之一,保函种类日益繁多,其中蕴含的法律风险也日益复杂。’如何化解法律风险,实现客户利益与银行利益的统一,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过去,人们常把银行比作收付的大出纳、保管箱,而现在已时过境迁,今天的银行已非昔日可比了,从老百姓的上学、买房、买车、消费、投资要跑银行,到人们领工资,领退休金,交纳税赋、水电暖费、电话费、保险金也要跑银行,就连过去跑邮局的个人汇款业务也可在身边的银行办理;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电话银行更是拉近了居民与银行的距离,老百姓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现代银行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方便。金(?)小超高,昼夜伴随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业的战略顶层设计和金融创新活动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深化金融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道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进入21世纪以来,涉及多方面的金融改革政策陆续落地,频频触及金融体制中的深层抑制性因素,这也意味着我国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与此同时,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也由此应运而生。中国的影子银行在传统银行体系外进行信用创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也给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因此,本文拟通过简要介绍我国影子银行的起源、发展及构成,来讨论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价值及风险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瑞锋 《金卡工程》2010,14(6):254-25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逐渐由垄断走向市场竞争,尤其加入WTO后,银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银行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文化的含义及在银行发展中的功能作用,从而提出银行发展中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以期促进银行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电子银行营销已悄然发生变化,银行各业务部门早认识、早得益、早主动,充分依托电子银行发展传统业务,创新新业务,创造更多价值。电子银行营销已从单兵突进式的电子银行人员营销,到人人参与、人人动手的全员化营销;从单一的电子银行部门营销,到部门联手、外部联合、多方共赢的联动化营销。在营销中,不再简单地强调扩充业务规模,而是业务规模与质量效益兼顾,立体化、全方位、创新性的精细化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