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江 《价格月刊》2016,(8):50-52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CPI变化的影响显而易见,在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以石油、农产品及金属矿产资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进口量不断攀升,已经对我国CPI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应采取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进口依赖、积极参与国际大宗商品定价、建立大宗商品战略储备等策略,不断提高我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争取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中国物价》2007,(5):32-35
中国作为大宗商品的国际大买家,争取国际定价权已经成为再也无法回避的问题。有鉴于此,我们着重探讨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经济学机理。本文认为,传统的价格理论已经不能指导我国争夺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实践了,在不完全竞争或者垄断市场上,运用博弈理论来指导价格谈判则是有效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我国国际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和影响商品国际定价权的因素,最后给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增强。在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40%,之后随着经济好转,价格也呈上升趋势。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再次下跌,此状态一直持续到2016年。股票市场作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必然也会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而2017年,商品期权即将上市,部分股指期货取得了较好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股票市场又将如何波动值得人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彬 《适用技术市场》2011,(8):63-64,70
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主要是指农产品、铁矿石和稀土资源等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在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从中国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现状出发,分析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指出改变目前中国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现状是当前中国急需考虑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晓通 《商》2015,(4):173-17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我国成为了大宗商品最大进口国家,同时也是许多大宗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出口国家,然而我国不管是成为最大买家还是卖家,我国本国所具有的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仍然缺乏相应的国际定价影响力,因此长期以来,很容易就被一些国际化的大宗商品定价体系转向边缘化发展,从而为此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甚至直接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就必须尽快的提升我国商品期货国际定价方面的重大影响力,从而尽快的将我国建设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期货定价中心,这项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商品期货国际定价影响力分类比较进行研究,并为此进行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和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蔓延,大宗商品在生产供应受到影响的同时,市场整体需求也受到较大冲击。同时,OPEC减产谈判破裂,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平均水平大幅下跌23%。全球疫情发展变化、俄罗斯和沙特何时重回谈判是影响后期国际商品价格变化的两大最主要因素。通过综合判断,本文认为二季度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仍将震荡偏弱运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全球性大宗商品概念的界定开始,相继论述了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全球性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尤其阐述了当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导致了中国成为了利益受损的一方时.笔者所讲行的思者.  相似文献   

8.
以货币流通量为代表的货币流动性与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货币流动性虽然对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波动存在一定影响(并不特别显著),两者在变动走势中始终保持趋势基本一致的变化,但是货币流动性并不是引起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货币流动性对资产价格具有影响,主要是由于货币资产配置的因素——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作为资产价格之一也是货币资产配置的选择之一.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波动更多依赖于商品的供需关系,货币流动性大小仅是通过货币因素制约或活跃商品交易量而影响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9.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造成上涨的压力,而大宗商品价格又和国内物价水平具有影响关系。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当前美国量化货币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及其对我国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最后本文从产业结构、金融监管及货币政策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下半年有所回落。受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影响,未来大宗商品价格仍将缓慢上涨或维持震荡走势。现阶段,我国应在国际贸易和价格体系中谋求更加有利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国和消费国,理应掌握相称的大宗商品定价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大宗商品定价权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若干商品期货品种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价格影响力。同时,长期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一直处于“西强我弱”的格局,主要症结是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各维度控制权的过度集中,且我国在相关金融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一些距离。为进一步破解定价权难题,应制定提升我国大宗商品定价影响力的国家战略导向;分清主次,有侧重地设计和落实对策措施;组建国家级金融资本平台。  相似文献   

12.
2023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下行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行,国际能源价格已回落至接近疫情前水平,国际粮食和金属价格仍高于疫情前。2023年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仍由需求主导,高通胀背景下全球主要经济体持续加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将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枢持续下移。与此同时,极端天气等供给侧因素将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3.
“高杠杆化”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期货交易的操作规则。虽然期货交易不能从根本上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趋势.但能够放大价格涨跌的幅度。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领域具有财富再分配效应,对我国而言,增加了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需要采取措施积极防范。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延续跌势,2月中旬价格触底后开始回升,3月升幅较大。由于主要大宗商品供应过剩,库存高企,预计二季度大宗商品价格小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图1 2015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走势图(2013年12月=100)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期货市场在大宗商品国际定价中的核心作用,并通过一系列权威机构的数据.分析了由于中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缺失给中国经济和相关行业带来的巨大损失。关于中国参与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策略问题以及建立期货市场、价格联盟、借鉴国外定价中心经验等,本文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选取国内金融市场代表指数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代表指数,采用溢出指数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国内金融市场代表指数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中国金融市场波动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第二,中国债券市场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最大,其次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很小;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金属和工业原料价格的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波动影响最大。第三,在发生全球性极端事件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显著增大。根据结论,提出了中国应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完善和优化中国期货市场品种体系,加快推进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石油、铁矿石及粮食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造成了很大冲击,还严重危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鉴于此,国家在制定调控物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特别注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要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防范通胀。  相似文献   

18.
朱险峰 《中国物价》2007,(1):3-4,31
2006年,受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我国大宗商品进出口价格有涨有跌,总体呈上升趋势。预计2007年我国农产品及工业品进出口价格将继续保持上升走势。一、2006年我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出口价格情况2006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多数上涨,国内市场粮油价格也有所上升,带动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普遍呈上涨态势。(一)大豆进口价格回落,棉花、粮食进出口价格上升。2006年,国际市场大豆、食用油价  相似文献   

19.
言论     
《中国对外贸易》2010,(6):11-11
“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5月16日直言,中国当前面临一大问题就是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他说,在世界大宗商品市场,“中国需求”成为大宗商品涨价的绝好理由,大豆、石油、铁矿石先后上演这样的情景。“面对自身对资源性商品的巨大需求缺口,以及被国际投机基金操控的国际定价权,中国企业虽掌握了一定的生产主导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缺乏发言权,高价进口资源和原材料,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生产并出口低附加值产品的贸易模式制约着我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通过分析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现状及定价权缺失的原因,提出了争取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