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相邻的两个企业,产品一样,规模不相上下,技术水平相当,都是私营企业。不同的是,老板的身份不一样,一个是内地公民,一个是台商,但一年下来,两者的赢利数字大相径庭,内资性质的那个企业赢利30万元人民币,台商老板那个企业赢利120万元人民币。也许这里面有销售和成本方面的因素,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两者相差甚微,甚至可以说基本相同。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两个企业这么大的赢利差距呢?是企业所得税!中国现在对外资太优惠了,三免六减半,这样的优惠政策,内资企业拿什么和他们竞争呢?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低,这是其一;其二,人员工资税前全额扣除,这…  相似文献   

2.
“我成了台湾常驻上海的50万人口之一了。以后回福建扫墓,再也用不着从台北辗转香港了。”  相似文献   

3.
现在还有什么东西是抢手热销的呢?在这个年代,谁都叫喊着东西难卖生意难做。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首张为司机度身定制的“厕所地图”,近日成了上海书报亭里的抢手货。目前,上海地图已大致做到每月一版,年销售量超过500万张。没想到吧?提供“特殊服务”的“厕  相似文献   

4.
太仓县陆渡乡佳佳乐食品厂生产的豆浆晶,投产不久,就打入了上海市场。上海中百一店、十店、食品二店等店堂里,都陈列上了他们的产品。小小豆浆晶现在已成为“大上海”畅 销的保健食品,这是继“小骆驼打进大上海”之后,所出现的又一新的市场信息,这里有什么“新招”呢?一、讲求质量求信誊 这家厂认识到,产品质量是工厂的命根子,因此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做到生产工序道道把关,产品精益求精,不符合产品质量的不流入市场,以取得商誉  相似文献   

5.
宝岛行     
去年十二月九日初冬期间,我有幸随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组织的代表团赴台湾同业访问.在台北桃园一机场海关入口处,工作人员听说我们来自大陆保险界,一声惊讶:“怎么,你们来这儿做保险生意啦?!”似乎颇感意外和陌生,但同胞间的心脉相通,迅即驱走这种“陌生”感.我们走出入口处时,已等了许久的台北产险同业公会干事长一行迎了上来,并引导我们顺利通过各类关卡,登上去台北市内的大巴士.他们的热情和诚意,驱散了冬夜的阵阵寒风.几十公里的路途,迷人的夜景,似乎置身于上海南京路.当车到达住地时,我们就下榻在台北南京东路五段一家大饭店.  相似文献   

6.
广东台资企业的现状调查和金融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吸引外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据资料显示,广东目前仅台商企业就有13000多家,吸引台资超过110亿美元,是名符其实的吸引外资大省,广东也因此有了"世界工厂"的称号.然而近年来,出现了台资涌入上海、江苏以及广东的台资北移长江三角洲的现象.这是正常的资本逐利的经济现象还是新闻媒体的宣传泡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广东的台商们又是持有什么样的心态?为切实了解广东台资企业的经营现状、业务动向和对银行的业务需求,笔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一、快餐巨子:业绩辉煌 在美国的大城小镇,有着数万栋如此模式的房子:一式的砖房店面,清洁得惊人的店堂,还有那富有象征意味的标志——耸立于店面一侧的金色“M”型拱门。 这金色“M”型拱门,就是麦当劳快餐公司下属连锁店的特有标志。当今这金色“M”型拱门已耸立在欧洲、澳洲、亚洲的不少城镇,就连饮食习惯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别的中国,在北京,在上海,在台北,在不少城镇街头,也偶尔能见到这金色“M”型拱门。  相似文献   

8.
上海分行向全国各兄弟行提出友谊挑战,要把今年原定的城市储蓄存款任务“翻一翻”,保证今年增加城市储蓄存款12,000万元。这是上海分行在最近召开的职工代表会议上作出的决议。总行今年分配给上海分行的储蓄存款任务是6,800万元,该分行行长经过研究准备提出全年增加8,000万元的储蓄存款任务。这个任务数提交各区办事处主任一讨论,他们纷纷批评分行保守了,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平均每天就有370种新药问世,而每一种新药在投放市场前,都必须经过多名健康人“受试”。目前仅在北京就诞生了4000多名职业试药者。他们的生活现状如何?收入是否高得惊人?这些“当代神农”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目前,记者专赴京城对他们进行了探访。  相似文献   

10.
文摘精萃     
他们为什么选择亏损 笔者有个朋友,几个人合伙开了一个贸易公司,几年下来,几位合伙人都买了公寓。闲谈之余,不免赞扬朋友精明能干会挣钱,不料朋友却正色说道:“我们可是亏损企业。”亏损怎么还能买公寓?“我们若不把帐做成亏损,我们将交多少税呀?现在就我们几个人每年还得交十几万增值税。至于住房那是摊进成本的。”  相似文献   

11.
张梦 《中国外资》2005,(3):24-26
<正>国内甲级写字楼市场只有内资才会购买的"定律"正被悄悄打破!位于上海徐家汇地区的一处甲级写字楼,开盘仅一个月售出1.5万平方米,在买家中出现了许多外资企业的身影,外资客户纷纷购买上海的高档写字楼,这一景象在前些年还非常罕见,如今却频频出现。 外资企业对资金的运用一向严谨,他们着手购买写字楼是否是某种市场信号呢?他们是看好未来写字偻市场的良好投资"钱"景,还是在豪赌人民币升值预期?国内甲级写字楼市场只有内资才会购买的"定律"正被悄悄打破!位于上海徐家汇地区的一处甲级写字楼,开盘仅一个月售出1.5万平方米,在买家中出现了许多外资企业的身影,外资客户纷纷购买上海的高档写字楼,这一景象在前些年还非常罕见,如今却频频出现。 外资企业对资金的运用一向严谨,他们着手购买写字楼是否是某种市场信号呢?他们是看好未来写字偻市场的良好投资"钱"景,还是在豪赌人民币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银行6月27日举行了台北分行的开业仪式,这是中国大陆的银行首次在台湾成立分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表示,这是两岸金融合作上重大的里程碑。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表示,未来3年,将向台商提供20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服务。吴伯雄表示,中国银行台北分行  相似文献   

13.
齐伟 《中国外资》2004,(1):68-69
<正>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劳动市场,目前,“洋打工”活跃在各行各业。以前来华工作的外国人都是“三顾茅庐”请来的洋专家,而如今的“洋打工”却大多主动来到中国。目前在华就业的外国人已超过6万,他们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据统计,在北京常住的外国人达3.4万人,其中近两万人领取了就业证。他们从事的主要工作是行政、销售、生产、财务以及厨师、教师等,来自日本、美国、韩国、德国、新加坡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4.
读者心声     
《会计师》2005,(7)
读《会计师》所想到的《会计师》今年第六期的封面设计风格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转变,从颜色搭配看感觉舒服了很多,无形中让人比较放松。“2004年报盘点”的专题仔细读了,总体看符合重要性原则,重要部分都涉及到了。在《2004年报审计“142”与“105”》一文中提到有13家上市公司解聘安永而转向了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原因是安永的合伙人转到了上海立信长江,面对这么多家上市公司的忠心耿耿,那在以后的业务中上海立信长江是否会有相应的回报?在这个市场上,事务所与上市公司成为真正朋友关系的应该很少,存在的都是利益关系,这种现象应该是…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嘉定镇有一家食杂批发部,90年批发额达139.36万元,实现利润4.7万元,商品资金周转天数4.2天。为什么这家不起眼的小批发部经济效益这么好?他们的营销策略是三个字:“小、补、快。”一是“以小取胜”。这家批发部既有几分钱的泡泡糖,又有几角钱左右的小包  相似文献   

16.
我爱我的事业和祖国——记六届人大代表马旭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爱社会主义祖国,我也爱祖国的保险事业。”连云港市保险公司副经理、六届人大代表马旭升,在出席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向记者谈到了他三十年来走过的曲折道路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我怎么会对保险这个行业这么有感情呢?”马旭升深有感触。“那是1953年,我在上海财经学院进行毕业实习,当时恰逢靠近外滩的一片棚户区失火。我们参加了这次救灾工作。我亲眼看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受灾群众被妥善地作了安置;由于这些群众事先都办了‘简易火险’,他们的经济损失得到了应有的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会财会》2015,(2):46-47
现在银行汇票理财大多都设置了5万、10万的起点,许多工薪族一下进不了,经高人指点,有些人学会了一套“用银行的钱消费、留自己的钱增值”的傻瓜式理财法。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实现“用银行的钱消费、留自己的钱增值”的傻瓜式理财呢?其实说到底就一句话:工资余额自动申购货币基金,货币基金自动还信用卡。以广发银行智能金账户为例,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只要坐在电脑前一次性完成开通操作,今后就可以完全“放羊”,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青年人就业更是民生之根本。然而,对于“2030”人群来说,横亘在他们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却是职业经历。能否让他们携一份令人心动的简历作为敲门砖打开一扇扇企业的大门?上海开始出招,让青年人——  相似文献   

19.
曾记得早些年,我国在酝酿筹划加入WTO的时候。不少国人表现出种种担忧:外资企业一个个如“狼”似“虎”,一旦放他们进入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他们会不会将我们企业都吞掉。于是在一些报刊杂志出现了“狼来了“、“虎来了”的惊呼。几年过去,结果如何呢?中国企业不仅没有被吞掉,反而在与之“共舞”中越来越优,越来越  相似文献   

20.
<正>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报道:在海尔集团总部所在城市青岛,每逢周末,都会有一群人,自发地在海边拾垃圾,他们的衣服背后都印着这样一句话:“我是海尔人!”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感召他们?这又是怎样的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