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冬松 《活力》2006,(12):50-50
习惯一词是指人们长期重复地做某种事情,而形成的一种不自觉的行为,而违章在电力行业是指违反安全规程或有章不循、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因违章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屡见不鲜,这充分说明违章是产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少年来从上到下,一直把违章当作大事来抓并称要杜绝违章,可久而久之违章竟成了“习惯”。“习惯性违章”,在各种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无处不在,给我们的人身、设备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各种规程制度,各种组织措施,遇上习惯性违章效果不显著,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习惯性违章不能彻底杜绝呢。本人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2.
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必须实现安全生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和环境条件的缺陷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人的因素占70—80%。如果说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是安全生产的天敌,那么,习惯性违章就是安全事故的元凶。习惯性违章突出在一个"习惯"上,人们对偶然发生的违章行为看得较清楚,纠正也较容易,对习惯性的违章行为,由于见得多了,反而认为是正常行为,因而对事故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给安全生产留下了事故隐患。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齐力 《民营科技》2010,(9):148-148
全国电力行业的统计资料表明,习惯性违章是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习惯性违章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成为安全生产的隐患。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因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使职工从思想上、行动上彻底拒绝习惯性违章,才能防止人身伤害事故和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国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事故居高不下。违章作业所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而习惯性违章又是违章作业的突出表现,也就是说习惯性违章已成为当前违章的主要因素,如不尽早加以铲除,安全生产无法保障.家无宁日、厂无宁日、国无宁日!结合当前安全管理工作,涤纶部就如何反习惯性违章作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习惯性违章是施工作业中的重大安全隐患,是造成各类事故发生的根源。因此,杜绝习惯性违章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呢?我认为要从一线职工思想根源入手,提高职工本身的主观能动性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习惯性的违章是操作人员的习惯性行为、思维和工作方式在工作中的外在表现。习惯性遵章,即安全行为的养成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作用的发挥,突出了安全管理和执行力的创新。通过对习惯性违章透彻的分析,着力培养人的习惯性安全行为,达到以习惯性遵章消灭习惯性违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分析,明确有限空间作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有限空间及危害因素识别、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安全保障措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8.
赵虎 《价值工程》2010,29(18):87-87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生产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防护设施缺少或存在缺陷等,但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9.
近来年,我国劳动安全事故虽然稳中有降,但各类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每年仍吞噬着10万人的生命,损害着几十万人的健康,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发生伤亡事故最严重的是交通运输;其次是矿山作业,特别是煤矿生产;发生伤亡事故最多的是中小企业。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是造成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农民工是伤亡的主体,占80%以上。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作为安全“重灾区”的煤炭行业要尽快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必须做到工作“五戒”。一戒形式主义。当前形式主义在安全管理中的表现仍然较多。如:企业各种常规…  相似文献   

10.
在电力系统中,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相对比较健全,各项监督机制更趋完善,企业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更加重视,但从整个电力系统看,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有关数据统计,从2008年~2010年,某公司系统发生人身伤亡事故13起,共死亡3人,伤12人。从事故类别分,触电事故最多,达7起,占全部事故的53.8%,高处坠落2起,占15.38%,物体打击1起,占7.7%,其它原因3起,占23.08%。从造成事故的原因来看,由于各种各样的人为因素,即由违章造成的事故占100%,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造成的事故占0%。从分析数字可看出,电力事故的原因绝大部分都是人为因素造成,也就是说是由于工作或作业过程中人的行为失控造成。而真正属于天灾人祸、人力不可抗拒的外在因素造成的事故只占极少数。因此,要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为目的,强化员工的执行力,加强现场的风险管控,杜绝现场违章。  相似文献   

11.
几种容易触犯又难以察觉的犯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近年来外出进厂打工的民工增多,村民自已办企业增加致使这类犯...  相似文献   

12.
煤矿生产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化复杂的系统工程。据统计,全国工伤事故最多的是煤炭企业,煤炭企业中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的。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在煤矿事故致因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而煤矿职工的心理隐患是不安全行为的根子,所以,研究矿工的安全心理素质,寻找出一套强化心理素质的好方法,提高煤矿工人安全心理素质,对尽可能多地防止和减少事故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控制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习惯性违章产生的根源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对控制习惯性违章、保证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电力安全培训主要实施正面教育,规范员工行为,没有提供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员工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位置,缺乏对事故体验感。本文结合消防、煤矿等行业的风险体验模式,提出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逆向体验式电力安全培训构想。强调负面刺激,在不发生安全事故、不增加安全风险的前提条件下,再现电力生产中某些习惯性违章的安全事故情景。允许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犯错,受到适度的负面刺激性惩罚,从而直观真切的体会到安全违章的危害,感受到安全危险操作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生产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防护设施缺少或存在缺陷等,但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6.
电力安全是电力企业的立身之本,是电力企业的效益之源,据资料显示,在各种事故中,因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事故占到78%。习惯性违章在电力企业事故中逐渐成为罪魁祸首。为了有效的控制事故,通常情况下需要控制习惯性违章。对控制违章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对产生习惯性违章的根源进行熟悉和掌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进而杜绝习惯性违章,才能巩固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第五章监督检查第五十一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察。对学校、幼儿园以及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实施重点安全监察。第五十二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举报或者取得的涉嫌违法证据,对涉嫌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一)向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与涉嫌从事违反本条例的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8,(9):61-64
为研究建筑工人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因素之间的影响机理,将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归纳为安全态度、安全能力、安全心理和安全生理4个因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提出的假设机理模型拟合修正,得到建筑工人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的路径关系,进而提出建筑工人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预防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心理与安全态度、安全生理与安全态度、安全态度与安全能力之间的影响关系最为显著,影响强度均远大于0.7。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工作中,内部牵制是指每项经。济业务处理的各个相关部分,都规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工作人员)分别掌管、相互制约,以防发生错误或舞弊的措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相似文献   

20.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班组的安全生产同样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班组成员工作在生产一线,接触危险、危害的机率最高。从大量的事故案例分析,企业发生事故90%在基层班组,班组中80%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设备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和消除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