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确认消费者的权利.此举对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社会主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今形势下,修改<消法>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其中,是否将反悔权写进<消法>的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对此,本文着重论述了<消法>设立反悔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有有关的不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有关立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近十年来发展迅速,手机应用客户端购物等诸多新型消费模式兴起,消费形式、消费内容的多元化发展催生消费理念的变化,也要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对于新型消费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予以规范,以保护消费者权益.针对现行《消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的法律工作者积极致力于《消法》的修改,并形成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修改后的《消法》于2014年3月15日起实行.其中有关惩罚性赔偿和后悔权的部分有较大变化.本文将从以上两个部分切入,浅谈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思考与感悟.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消费者知情权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存在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于前不久联合15个市消费者协会(不包括淄博市、滨州市),共同开展了全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情况调查。通过调查,从总体看,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以及对《消法》的认识有较大的提高,对消保事业和“消协”的工作持肯定态度。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消费者的消费知识还很匮乏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已经8年了,但至今仍有不少消费者不甚了解,消费知识较匮乏。调查显示:在  相似文献   

5.
近年以来,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还需进一步扩张和细化.本文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发展和现状出发,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上存在的几点不足进行分析,从进一步完善法律保护制度、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及加强各方面的监督三个方面,提出对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尹永强 《经济师》2012,(4):74-7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消费者保护的基本法,对维护消费者权益和约束经营者行为意义重大。然而,在经济发展及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我国消费者保护立法中的一些缺陷。完善消费者保护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文章着重对完善我国消费者保护立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即:消费者概念的界定、扩大消费者权利范围、精神损害赔偿、惩罚性赔偿、完善举证责任,旨在让消费者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主体资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消法》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主体界定为"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与《民诉法》的规定不相同,不仅没有法律规定的机关,有关组织也被限定为部分消费者协会,这是否符合《民诉法》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朱慧 《经济研究导刊》2008,(10):143-145
美国是世界上消费者权益保护思想萌发最早、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及实践最为完备的国家,对美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物价控制、消费争议解决方式、消费者权益保护特色进行探析,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进一步完善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各国重新意识到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要性,危机后,各国陆续推出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监管范围内。本文比较了危机后美国、欧盟和英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最新动态,从金融消费者保护专门机构的设立、监管的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披露及金融教育的强化、纠纷解决机构的完善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危机后各国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出台的具体措施,并分析了其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完善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卓 《现代经济信息》2014,(16):348-350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涉及金融消费者个人利益,而且对国家利益以至整个国际社会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研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成功经验及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借鉴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成功经验与启示,探索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效途径和完善举措,并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改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市场中不正当竞争的加剧,市场消费空间和消费层次不断拓展,各生产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市场争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频频发生,致使消费者权益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但是,既有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然。同时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及经济地位相差悬殊。因此,加强消费者权利保护意识,正确引导消费,恰当规范经营者,严惩违法经营行为,便成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许多问题,亟需采取以下对策给予解决:对从事网络经营的企业进行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建立通过网络发布商业广告的经营者在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制度;保障消费者在网络交易时所享有的知情权;注重对用户的信息及个人隐私的保护;保障消费者支付款项的安全;建立和完善统一适用的退货换货制度;建立和完善网上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行政监管和司法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3.
袁远 《经济纵横》2019,(6):122-128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愈加凸显。然而,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尚未建立,导致消费者财产和隐私屡遭侵犯、维权困难。应在厘清互联网金融本质基础上,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在宏观方面,应树立"公共产品型"的新型监管理念,将实现消费者保护作为重要监管目标,以监管科技为依托加强事中监管;在中观方面,应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机构,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体系;在微观方面,应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三权"保护制度,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纠纷在线解决制度。  相似文献   

14.
高雁 《经济研究导刊》2014,(23):303-304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反映出传统的金融监管和金融消费者维权途径存在缺陷,在美、英等国纷纷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制度背景下,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也迅速展开。作为金融系统中最薄弱的农村地区,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亟待加强。研究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对维护农户权益、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特别是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政策的推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并已成为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而我国的消费者保护制度集中体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具体规定之中。该法颁行7年多来的实践表明,我国的消费者保护制度还存在不少漏洞,亟待进一步完善。一、应明确界定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内涵和外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既然以“消费者”命名,又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首要宗旨,“消费者”就成为一个最为基本的概念,它直接决定着法律的适用范围,对此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经济的发展,各种电子商务的交易形式不断更新。网络团购以其开放性、便利性、低成本,无时限以及高效率等特点,积累了超强的人气。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网络团购交易纠纷的不断涌现。在我国,网络团购是近两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市场运行机制尚不成熟,加之网络经济和消费者保护立法的滞后,网络团购消费者保护存在诸多障碍。本文从我国法律制度对网络团购消费者保护的现状入手,分析网络团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所存在的法律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进入了自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商品相对过剩的阶段,消费者的期望也在起着变化,他们对质量、服务和价格的要求也在逐渐地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生活方便和更加安全。因此我们要逐步地完善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把公众的视线聚焦于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消费者保护上,重新审视、完善《消费者保护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消费者保护法》和《反垄断法》都属于消费者保护法法律规范内容体系,只是在不同层级的消费者保护法律规范中对消费者权益进行有效保护。因此,两者在立法宗旨、立法出发点、保护环节上存在差异,又在交易结果、增进消费者福利等方面相互补充和交叉。正确认识两法的异同有助于更为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的日益普及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面临的风险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其中主要存在的风险有: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信用体系欠完善、消费者维权机制不完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健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重点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加强资金及信息安全、完善互联网消费者维权机制.  相似文献   

20.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已经为广大的消费者所接受.网络购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增加了消费者购物的风险,容易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对网络购物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之后,详细分析了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和求偿权受到侵犯的现状,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措施,以期望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应有的保护,促进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