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商丘市本着“工厂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大力加强对“农字号”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00多家,农民从第一产业转为二、三产业人员达10.4万人,使农产品就地转化率达40%以上。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500家,带动  相似文献   

2.
陈利丹 《广西经济》2008,(1):28-28,25
近年来,贺州立足于发展现代农业,以迎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打通道、降门槛、引项目、建基地”,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建立和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着力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外向型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无公害蔬菜发展走在广西前列,并探索出一条具有贺州特色的农业企业化经营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莱阳市在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中,一改过去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做法,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莱阳市把发展乡村企业作为解决农业生产条件差与农业资金不足的重大举措来抓。他们在发展乡村企业上实行乡、村、户三个轮子一齐转,集体、个体、合资一起上的方针,大力发展农业工业项目,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近年来,莱阳市围绕农业兴办三资企业23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20多家,全市80%以上的村庄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农业三资企业和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了全市10万多从事初级加工和农产品采购运输的农民,还带动了全市70万…  相似文献   

4.
一、适应“长珠闽”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结构与潜力长珠闽地区高度都市化,并且从目前来看,它们在农业领域也具有某些优势,江西要扮演好长珠闽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角色,必须了解长珠闽农产品市场,才能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江西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势。(一)长珠闽农业生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近几年来,上海市加速农业产业的调整和转移。种植业结构调整为:以经济林为主的林果花草基地;以创汇农业为主的园艺蔬菜瓜果基地;以优质水稻为主的粮油生产基地。在畜牧业上,加快产业梯度转移,形成四个养殖区域。上海农业利用市场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发展…  相似文献   

5.
嘉善县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浙北粮仓”之称。改革开放以来,嘉善县充分发挥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围绕上海“餐桌经济”,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目前嘉善已建成了大棚蔬菜、商品猪、优质家禽、稻田养殖、名特优水产品五大“万”字号农业生产基地,拥有番茄、茄子、地蒲、西甜瓜、春大豆、蘑菇、淡水鱼、青虾、河蟹、甲鱼十大农业特色拳头产品。每年供应上海各类农产品近30万吨,成功地实现了“浙北粮仓”到“上海菜园子”的转轨。  相似文献   

6.
(一)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中,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开始由短缺转向结构性供需失衡以后,“买难”与“卖难”的交替出现与并存严重困扰着农民,农业发展的矛盾焦点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流通领域,农民遇到的最大难题莫过于如何进入市场、参与分享市场利益。而许多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工商企业也苦于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  相似文献   

7.
冉隆国 《重庆与世界》2017,(23):I0003-I0004
成功签约招商项目8个,协议投资5.45亿元! 这是在7月19日的垫江县承接主城产业转移推介会上,垫江工业园区管委会与8家企业达成的“良缘”。与此同时,市经信委、市知识产权局和多家行业协会也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8.
融资问题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发展思路,是把传统农业以农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为纽带,将农户与农业企业(包括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储运企业和销售企业)和市场三者结合起来,实施农业集约化经营的一个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市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小断推进,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在市域以外包括省外、国外承包或租贷经营的土地(水面)有120多万亩,外建农产品加工企业28家,外设农产品销售窗口716个。农业“走出去”的特点:一是经营主体数量多。全市“走出去”经营农业的企业有118家,农户有1.2万多户。二是分布区域广。全市“走出去”的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及本省的杭州、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今年3月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也把发展农产品加工列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水产品加工是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把水产品加工搞上去,除了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在资金、税收、减负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扶持政策以外,从市场出发,选好加工项目,选定加工方向,是能否尽快把水产加工业搞上去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水产加工产品,只有符合市场需求,引发…  相似文献   

11.
蓝旭鹏 《广西经济》2009,(11):42-43
在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中西部迎来了发展机遇。但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存在“只见项目,不见产业”的“企业转移陷阱”。现有理论研究表明,中西部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注重产业链整合,发展产业集群,就有可能摆脱这一陷阱,而地方政府相关的集群政策无疑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把成功承接东部产业并发展白色家电产业集群的安徽合肥市与同处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前沿的广西玉林市作政策比较,发现合肥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与两市政策差异,从而对玉林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方晓涛的“珍奇味”食品公司从创立之初,就把公司的发展方向精准地定位于农业产业化上,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深加工休闲食品企业。准确的定位决定了珍奇味食品今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摘要:高资本技术农业创新依赖于结构转换的深化。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助于深化结构转换,并对高资本技术农业创新产生拉动效应。坚持以城镇为载体承接非农产业转移和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及农业要素市场,应该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政策选项。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发展,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日前批准在海南省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热带和亚热带农业资源。建省以来,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来琼投资开发农业。截止至1998年底,在琼投资农业的台资企业达到218家,合同项目总投资1.75亿美元,引进了500多个台湾优良品种,一些大的台资农业企业近年已在海南投资。据了解,试验区范围包括“一场七区”,即:优良品种引种培训场、热带水果开发区、水产品繁育养殖合作区、休闲农业开发区、农产品保鲜…  相似文献   

15.
正成功签约招商项目8个,协议投资5.45亿元!这是在7月19日的垫江县承接主城产业转移推介会上,垫江工业园区管委会与8家企业达成的"良缘"。与此同时,市经信委、市知识产权局和多家行业协会也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承接主城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  相似文献   

16.
焦点     
重庆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从蓄能向跨越发展;西安1482家企业倡议企业“不裁员”。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面临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珠三角”制造业中的技术。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特点决定了其“生产加工-科研-生产加工:”的发展模式。要顺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殊三角”制造业必须根据生产要素投入的特点进行发展模式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1月3日~5日,“2000(海口)全国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在海口市明珠广场举行。在台资展区,呈现给观众的是百花齐放,竞相争鸣的景象:各类台湾水果琳琅满目,可口诱人;盆景种植、水果种苗秀色可餐,争奇斗艳;加工农产品异军突起,新奇夺目;水产养殖品、农机设备、高科化肥、纸雕艺术……等等,五彩缤纷,大放异彩。台资农产品在冬交会上着实火了一把。据了解,今年冬交会参展台资企业52家,展出瓜果蔬菜、加工农产品、水产养殖品、种子种苗、农机设备、农药化肥等近100个种类,共签订意向合同222份,总成交额5 180多万元。其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与农业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中国应进一步改革“以家庭为基础”的农业体制,促进农民分化,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提高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要加快改革国营企业专营农产品的垄断经营体制,建立大型非公有制的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国际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抗衡和竞争,在废除旧的农产品非关税壁垒体系后,应建立符合WTO原则的新的非关税壁垒体系。充分利用WTO关于农业支持的“绿箱”政策,改革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结构,加快以农业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领域建立全新的农业体制。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0月21日,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与江西省社科院共同举办了“江西经济发展与上海互动”研讨会。会议就沪赣合作与江西省经济快速增长的机制、江西与上海互动发展的连接点、江西省产业在东部产业转移中的承接对策、江西省的跨越式发展、农业产业化与沪赣合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