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扬子石化研究院氯化聚乙烯用专用系列基础树脂开发项目H前通过了中石化组织的专家鉴定。氯化聚乙烯是用于生产塑钢门窗、电线电缆等的高分子材料,国内所用的基础树脂大多需要进口。扬子石化研究院通过对氯化聚乙烯催化剂体系的筛选,优化聚合工艺、产品结构和性能设计,建立了聚乙烯粉料颗粒形态的控制方法,形成了自己的工艺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2.
橡胶助剂是橡胶工业重要的辅助原料,对改善橡胶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橡胶助剂通常被分为防老剂、促进剂和加工助剂三大类。随着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子午线轮胎的大规模生产,刺激和带动了我国橡胶助剂的生产与发展,品种与质量大幅度提高。目前国内橡胶助剂生产与应用主要集中在一些通用和传统品种上,对新品种开发与生产较少,随着近年来国内汽车工业高速发展,国际上许多著名橡胶助剂企业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由于国内一些通用和传统品种经过多年发展水平较高,国外产品不一定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主要计划在中国销售或生…  相似文献   

3.
2012年12月26日,受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委托,江苏省教育厅召开了对由南京工业大学管国锋教授主持完成的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中溶剂循环利用的过程强化工艺开发等3个项目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3个项目通过鉴定,并认为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PTA装置溶剂脱水原有工艺存在的问题,PTA生产中溶剂循环利用的过程强化工艺开发项目开发了PTA装置溶剂回收系统萃取一共沸精馏新技术,提高了精馏分离效率,突破了国外公司对PTA生产中溶剂回收技术的垄断,为PTA装置国产化技术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2002年6月20日,对于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我国外经贸部发布2002年第20号公告,对原产于英国、美国、荷兰、德国和韩国的进口二氯甲烷开始征收反倾销税。这标志着源自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自贡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起诉,历时一年半的二氯甲烷反倾销调查有了结果,最终巨化、鸿鹤等国内企业获胜。起因:由抵制国外工业垃圾开始1995年起,国外四氯化碳产品采用倾销的方式挤占中国市场,影响了国产甲烷氯化物的生产与销售,严重损害了国内化工企业的利益,致使原本效益不错的氯碱、甲烷氯化…  相似文献   

5.
聚苯硫醚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庾晋  白杉 《化工管理》2003,(5):27-27
聚苯硫醚树脂(PPS),最早由美国菲利浦斯石油公司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国外生产厂家绝大部分都采用菲利浦斯的PPS合成工艺,所用的极性溶剂基本上是N-甲基吡咯烷酮(NMP),只有个别公司正在开发采用其他溶剂。在90年代,世界PPS年生产能力在8万吨左右,预计今年将达到12万吨以上,需求  相似文献   

6.
碳九石油树脂生产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乙烯的生产能力逐年提高,裂解碳九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利用这部分资源开发下游产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裂解碳九主要用于生产碳九芳烃石油树脂,采用适当工艺合成的碳九树脂可广泛用于涂料、油漆、橡胶及轻工行业,残余的混合芳烃可作为生产涂料的溶剂。  相似文献   

7.
甲基异丁基酮(简称MIBK)作为溶剂广泛用于纤维素类,树脂类等特种涂料中,用于萃取分离钚,铌,锆等稀有元素,可以作油品脱蜡溶剂,药物溶剂,在化学合成等领域中可用来合成有关表面活性剂,橡胶抗氧剂等,也可加氢制备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等,因此,MIBK应用前景比较广阔,由于国外生产MIBK的技术比较成熟,规模大,而我国起步较晚,规模小,因此国外产品占据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  相似文献   

8.
我国稀土顺丁橡胶虽然产能居世界第一,但国内所需产品仍主要从国外进口。稀土聚丁二烯橡胶(国内习惯称为稀土顺丁橡胶)是聚丁二烯橡胶系列中的一员,具有强度高、耐屈挠、低生热、混炼胶抗焦烧性好、抗湿滑及滚动阻力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王成 《化工管理》2013,(16):131
简单介绍了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各种方法和工艺路线,并进行了具体介绍。重点述说了ACH新老工艺,为国内新建和改造MMA的生产装置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智溢 《现代班组》2005,(2):27-29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和管理单位。在多班制条件下,生产小组按轮班划分,故名班组。它根据产品或工艺要求,由若干相同或不同工种的工人组成。组内不设脱产人员,组长由生产工人兼任。班组管理是个既老又新的课题。说它老,是指从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企业形成起,就有了班组,就开始倡导班组管理。从1948年4月28日命名的马恒昌小  相似文献   

11.
长期制约我国高档建筑涂料发展的环保型成膜助剂研发终于取得突破。从北京斯伯乐科学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其与北京瑞佰德公司共同研发的国内首个全环保型成膜助剂BL-588产品,经用户使用表明:与普通成膜助剂相比,用于高档建筑涂料的BL-588用量可减少30%~50%,综合成膜效率提高1.5~2倍,生产成本显著下降。缩小了我国与国外在助剂开发上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新成果-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MIBK)催化剂及工艺开发,日前在中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开发成功,并正式通过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据报道,世界MIBK的总生产能力约为20~25万吨/年,其中60%作为涂料溶剂。随着我国汽车产量的不断增长,作为高档油漆优良溶剂的MIBK需求也将随高档汽车油漆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我国目前MIBK的总生产能力仅为2000~2500吨,与国外相比,在生产工艺技术上尚存在一些问题,生产规模较小,产品质量及价格很难与国外产品竞争。为提高我国MI…  相似文献   

13.
充油顺丁橡胶具有生产成本低、抗湿滑能力强、加工性能好等特点 ,不仅是非充油顺丁橡胶的理想替代品 ,也是轮胎面的优选材料 ,为合成橡胶加工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目前在国外 ,这种充油橡胶的使用率已占非充油橡胶的一半以上。但是 ,长期以来 ,这种在汽车轮胎制造业上大显身手的充油顺丁橡胶 ,国内的合成橡胶生产企业从未进行过生产。为了填补这一空白 ,齐鲁石化公司橡胶厂专门组织攻关 ,并得到了石化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 ,使充油顺丁橡胶连同合成树脂专用料、差别化纤维一道 ,被列为1999年的“三大新产品开发项目”。在没有铺设新摊…  相似文献   

14.
生产生物柴油最常用的是反酯化法。新开发的反酯化方法可克服碱催化反酯化的缺点,如甘油回收和催化剂脱除困难、反应不完全,以及当油中含有游离脂肪酸和/或水时会生成皂化产物。该方法采用无催化剂的超临界甲醇在350℃、30.6MPa下,反应时间为240秒,醇/植物油克分子比为42/1。一种开发中的工艺可降低常规工艺的化学和能耗费用。采用碱催化反酯化(特定的反甲基化),缓慢的反应动力学形成两相反应混合物,使反应受到传质限制。而新开发的方法使用共溶剂,可形成富油单相系统,因此反应可在室温下快速进行,10分钟内反应可完成95%,而现用工艺要几个…  相似文献   

15.
对氯苯甲醛外观为无色片状结晶体。其生产方法有多种,大多是以对氯甲苯为原料合成。该方法又分氯化水解法和氧化法两种。其中,氯化水解法选择性好,总收率可达80%左右,易于工业化生产。氧化法中的电化学氧化法生产成本低、产品纯度高、无“三废”污染,经济效益好。此外,目前广泛采用对硝基甲苯为原料的合成方法,该法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原料来源广,具有较好的工业开发前景。对氯苯甲醛开发前景诱人  相似文献   

16.
《中华商标》2011,(9):60
<正>2012年《中华商标》已开始征订,欢迎新老读者继续订阅。2012年订价每期12元,全年144元。本刊国内外发行,国际标准大16开,全国各地邮局及本社均可订阅。国内总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聚氯化氯能够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产品氯化聚氯乙烯树脂,其在工业领域的生产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而合成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主要工艺方法是气固相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聚氯乙烯树脂在生产活动中的性能。因此文章从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性质和应用入手,分析气固相法合成工艺,以期为我国工业相关生产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为提取介质,对五味子果实中的木脂素类化合物进行超声辅助提取。首先对9种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DESs)及4种物理辅助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含水量、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对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超声波辅助氯化胆碱-乳酸(1∶1)低共熔溶剂提取木脂素的效果最好。最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1∶10,含水量20%,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600 W。此条件下,总木脂素得率为13.06 mg/g。超声波辅助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提取具有得率高、安全环保等优点,该研究为提取五味子中木脂素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化学工业的钛白粉制造技术难关日前被辽宁省一家老工业企业所攻克 ,国内市场对钛白粉需求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将从此结束。钛白粉化学名称是二氧化钛 ,属精细化工产品 ,广泛应用于涂料、造纸、塑料、化纤、橡胶等工业领域。世界上最先进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技术一直垄断在美国、德国等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 ,国内为攻克这一技术难题花了30多年的时间 ,但始终没能形成工业化生产。日前 ,辽宁省锦州铁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引进国外部分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又经过十多年的研究 ,终于开发出了一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东北大学多元物质科学研究所和新日本制铁化学公司首次开发成功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溶剂的低温己内酰胺合成工艺。该工艺采用一种新开发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可使反应在接近室温(即约5 0℃)下进行,不副产硫铵,也不采用有机溶剂,因而该工艺还是一种绿色化学工艺。日本开发超临界CO_2下低温合成己内酰胺工艺$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