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人治理结构要规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通过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股票上市,一些运作规范的公司经营机制转变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确实有不少企业翻牌为公司之后并无起色,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被严重扭曲。在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应注意掌握7个方面问题,最重要的是3个方面:国家所有者通过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的严格监管,使他们成为企业的“真老板”,而且要权能到位;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党委成员可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在国象法律法规范围内,公司董事会决策的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竞争中推进公司治理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总体上来看,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但我国企业同世界上的大企业相比,还比较弱。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治理机制很不完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制衡关系;二是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体制,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许多国有企业效益不佳、面临困难的状况,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不久前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企业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是目前各个企业都可以采取的成本最低、最有效也最现实的办法。陈清泰指出,不少优秀企业的经验证明,抓企业内部管理潜力很大,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只要企业管理能提高到新水平,把国有企业具有的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变成市场竞争优势,国有企业的总体状况就会大为改观,经济效益就会提高。陈清泰分析,当前确有一些厂长、经理把市场上的灵活经营与企业内的严格管理对立起来,相互混淆,管理…  相似文献   

4.
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访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本刊记者郑海航,高旭东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现已进入攻坚阶段。中央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决定从1995年起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陈清泰同志长期以来在企业做领导工作,对国有企业的情况有着深切了解...  相似文献   

5.
再接再厉 务求实效──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谈1996年国有企业改革本刊记者周景勤问:1995年,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您作为国家经贸委分管企业改革的副主任,请您谈一谈,1995年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哪些进展或突破?陈清泰副主任(下同)答...  相似文献   

6.
<正> 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近年显得活力不足、效益低下。从1994年开始我国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旨在通过改革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重振国有企业的辉煌。但是,经过两年的实践收效甚微。原因所在呢?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指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制约着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经营机制和管理落后是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日前指出,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只是建立一个机构的看法是不全面的,成立国资委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步骤。国资管理体制是涉及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运营以及国家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等多方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体制和机制,绝不是各级政府设立一个专门机构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在概念上,建立一个机构和建立一套体制和机制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陈清泰认为,未来成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至少应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国有资产的公共管理职能。如国有资产的立法、国有产权的界定、会计制度、统计…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现已进入攻坚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百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拉开序幕之时,我们采访了陈清泰同志,请他就广大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谈了他自己的看法。一、今年和今后几年企业改革的总体安排陈清泰同志认为,当前把国有企业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大家已经取得了共识。但是,由于一些相关条件不具备,比如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财政承受能力不高,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改革的深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等这些条件完全具备了再进行企业改…  相似文献   

9.
谷学禹 《董事会》2013,(1):10-11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陈清泰2012年12月19日表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基础,上市公司协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的制度建设,通过大规模的上市公司治理情况调研,协会深刻意识到公司治理是中国微观经济领域最重要的制度建设,中国资本市场应成为推进中国公司治理建设的强大力量,成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公司的温床。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必须对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系统及其规制进行研究,这是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和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中自发形成的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因产权一元结构而控制权相对分散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不到位、控制不力和管理系统不匹配等诸多问题。本文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改制的经验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模式”的混合公司治理结构的新理论,并对混合公司治理结构在资源配置与绩效的产生及评价方面进行了数理模型分析,以期对国有大型企业深入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制度规范,使之走出制度障碍,在相互支撑的基础上实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整体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经贸副主任陈清泰对运用 市场经济搞活国企提出五点意见(摘要) 一是搞好国有企业与搞好国有经济相结合。要把国有企业放在全国、区域国有经济之中定位。国有资产分布要结构优化,调动起新的生产力,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通过改革和改造,确立经济发展的支柱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阐述搞活中小企业的“三放二不放”原则陈清泰认为,搞好中小企业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三放二不放"。"三放"即把企业的具体组织形式放开、经营方式放开、人事管理放开;"二不放"即指国有资产管理不能放、照章纳税依法经营不能放。在坚持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3.
《航天工业管理》2001,(12):29-30
我国入世后遇到的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国有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资源按市场原则流动,除自然条件外,最重要的是看哪里有适合的发展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各国之间的竞争是市场有效性的竞争,是公共环境水平的竞争。而能够创造和维护有效市场机制和良好市场环境的是政府。因此,入世对政府管理体制和行政方式的挑战最为突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政府、市场、企业的定位必须调整。在这一调整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经济关系遇到的矛盾最为尖锐。 陈清泰说,要想处理好国…  相似文献   

14.
北京评论     
关于“政企不分”的经济学追问陈清泰再次抨击“政企不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日前在一次研讨会上痛陈“政企不分”的种种弊端。他指出,首先,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不能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也使政府陷入了要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的境地。同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有企业的有效公司治理,关键是建立来自于外部的制衡力量。近,我常被经理们问起:中国的公司治理概况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在我看来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尽管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各种类型的中国企业在公司注册的时候都要成立“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公司内部的实际运作过程在多数情形下都显示,这些所谓的公司治理的机构要么不能体现公司的全部权力关系,要么形同虚设。在不同类型所有制的企业中,由于权力关系在性质和内容上完全不同,因而,它们也面临着相当不同的公司治理问题。所以我认为,讨论中国公司的治理问题,必须要基于不同权力主…  相似文献   

16.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企业组织管理制度。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总经理构成的企业治理机构及其运作规则。构筑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东胜精煤公司在改制组建过程中,按照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了董事会和经理班子,初步形成了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并依照制衡性原则进行运转。经过近一年来的实践探索,取得一些经验,也遇到不少问题。现结合公司改革实践和学习体会,对国有企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公司…  相似文献   

17.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制度创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国有企业已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成了公司制改造,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却迟迟建立不起来,原因在于企业制度本身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文章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指出这种差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且是企业制度特别是企业产权制度决定的,脱离开企业产权制度而空谈治理结构是不可取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从企业制度创新上下功夫,首先要对照国际经验考虑我们的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上走什么样的路子,离子开这个前提照搬他国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不妥的,我国企业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落实有限责任,推进股权多元化、分散化、法人化。  相似文献   

18.
<正>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今年三月份指出:我国实行企业家岗位资格证书制度,企业将逐渐交给职业企业家经营。陈清泰说,从明年开始,国家将在企业中青年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的基础上,实行企业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对于上岗前的厂级领导干部和中层管理干  相似文献   

19.
在2006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发展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认为,政府对于汽车工业的政策重点应该由生产的管制转向消费的激励和抑制,由引导投资与规模的增长转向促进汽车工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陈清泰提出,汽车一旦进入大众社会,其影响力早已超出汽车消费和汽车产业自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是199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核工业走出困境、深化改革、攀登第二次创业新高峰的重要环节。这里,特转载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在尖端技术与产业管理学会上所作报告的第二部分,供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