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坐的特权     
鲁迅在《孔乙己》中说,做工的人,傍晚散了工,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穿着长衫,自认为属于有权利坐下喝酒阶层的读书人孔乙己,却也只有和做工的一样,站着喝。这正是孔乙己没落的尴尬处。  相似文献   

2.
中国商标何时走出误区?文/复旦大学新闻系顾学文鲁迅笔下出了个名人:孔乙己。他一生穷困潦倒,最好的光景也只是在咸亨酒店的柜台上‘’温两碗酒,要一碟苗香豆”,说几句“多乎哉?不多也”的名言。据说,绍兴的一家个体首香豆店老板,几年前花300元买下“孔乙己”...  相似文献   

3.
伫立了百年孔乙己还在品味着他的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还是那顶旧毡帽.窗外的乌篷船传来了叫卖声,不如碗里这一口有味道。偶尔排出几枚小钱,沽几碗酒──个中滋味儿只﹂有绍兴人才体会旦出!百年老店旧貌新颜,咸亨酒店有限公司正在悄然引入国际酒店管理模工。还是当年的曲尺形柜台,“温一碗酒!这回是是现钱,酒要好”罗汉豆、梅干菜、薰鱼头、煮河蟹……让人忘记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金笸萝,千杯未醉嗬”。老牌的绍兴花雕.真的不醉人!究竟是咸亨“酒店因孔乙己出名,还是孔乙己让咸亨酒店获益?毕竟咸亨酒店这个品牌…  相似文献   

4.
围炉话黄酒     
说起黄酒,就会想到孔乙己、想到阿Q.鲁镇成亨酒店,穿着又破又脏长衫的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即便穷困潦倒,也能抖凛凛地排出九文铜钱,要上两碗黄酒一碟茴香豆,然后站在柜台边,慢慢地喝起来.还有阿Q,头上有几处癞疮疤,两碗黄酒下肚就手舞足蹈.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打了几棍,却去无端地戏弄小尼姑.受闲人欺辱后,便以自轻自贱、妄自尊大等等妙法克服怨敌,跑到酒店喝几碗酒,就愉快地回到土谷祠倒头睡着了.读鲁迅小说,让人怦然心动的是作者那“含泪的笑”的深沉情怀,还有作品那弥漫着浓浓黄酒味道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有服饰崇拜传统的。皇帝穿龙袍,龙袍黄色且绣有蚊龙,这样的服饰便成了帝王的象征,引所有人为之折腰;古代经济不发达,染上颜色的宽大衣裳就成为富有者的标志,有钱的知识分子更以“峨冠博带”的扮相到处招摇;在鲁迅笔下,孔乙己成为穿长衫者中唯一站着喝酒的,长衫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传统积习有着巨大的惯性,所以白领、蓝领、金领等等舶来品能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迅速窜红,自然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人在自己家楼下的杂货店买东西,给了老板钱,但是老板说你没给。有人会想,应不应该去法院告他去?但是仔细想一下,法院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无能为力的。为什么呢?法律要解决问题,一定要使得双方当事人能够明确事实之外,法官也能鉴别这个事实。而在这个情况下,杂货店老板说你没交钱,你说你交了钱,那么这个法院是没有办法来判决谁对谁错的。这就是我讲的,一个社会靠法律解决问题是有局限的。大家可能想,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在我们一生中并没有碰到?不是绝对没有,也许你在某一个大街上买了点香蕉,本来应该出五块钱,结果你出了十块钱。为什么在杂货店里边没有碰到这样的事?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杂货店的老板在你交钱以后他说没交钱,你下次会不会再去买东西呢,你就不会买东西了,你还会告诉你的邻居,他是骗人的,你的邻居也不会去买东西了,那么这个杂货店就应该怎么?关门了。这就是我要谈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江南水乡,浙江绍兴。大凡到了这个鲁迅故乡的客人,都会踱到城东的咸亨酒店,“排几文大钱,要一碟茴香豆”。 咸亨酒店的茴香豆既香且脆,是全城出了名的,包装袋上,那个曲着辫子的孔乙己更是让人玩味不已,情趣盎然。但就在几个月前,咸亨酒店突然接到一纸很没情趣的“通知”:该店从此将不能再使用印有孔乙已字样或造形的任何包装。 因为,“孔乙己”商标已被他人正式注册。 而注册者,就是开在大名鼎鼎的咸亨酒店百米之遥的一家临街小店。店主,老夫老妻一对,注册费用,不多不少300元。这对老夫妻并声称,此商标将“传之子孙”,“出一百万也不卖”。  相似文献   

8.
水泊梁山真正发展壮大,是在宋江上山以后。梁山的第一任领导人,是白农秀士王伦。此人是个落第秀才,要文没文,要武没武,更没有胆量,只是纠集了几个人落草,有几百喽罗,坐了第一把交椅,他就知足了。  相似文献   

9.
穷是极地     
很小时候就听过这样的活,人不怕穷,就怕没气象。穷,作为一种财产的拥有,是最下一等的。多有者为富,少有者为贫,至无者为穷。什么都没有,穷得底掉,吃了上顿没下顿,家无隔夜粮,一条裤子五人穿,家徒四壁,穷得丁当响。穷和困字连在一起就走不出去了。  相似文献   

10.
我邻居家的孩子一直在央求他妈妈给他买新衣服,上衣是白衬衣,下面是黑色的短裤。他的妈妈说“:老师怎么会这样啊?”我问“:怎么了?”她说他们学校要搞拔河比赛,要求男孩儿一律都要穿白衬衣黑短裤,但我的孩子不用啊,因为他长得瘦小,没有被选上参赛。她是不想买的。因为孩子有很多旧衣服。“我想这小孩子虚荣心也太强了,看见别人穿新衣服自己也要。”孩子就哭了,边哭边说“:虽然我没有被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老师说我是最重要的角色,没有我的鼓励,他们会没有力气的。”我一下感动了。这个老师是多么聪明而善良啊,既没有打击孩子的自信,还让他认…  相似文献   

11.
常有这样的说法:“只要有钱,哪个不会穿”。这话有理,但不全对。细想,在我们周围确有生活宽裕却穿得贵且俗的人。因为一个人的衣食住行要追求情趣,是需要以文化素质为根基的。那些会穿会扮的人大都会买又会看。起码会“四看”:  相似文献   

12.
面包师     
有这样一个天才的面包师,自打一生下来,就对面包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闻到面包的香气就如醉如痴。长大后,他如愿以偿地作了面包师。他做面包时,要有绝对精良的面粉、黄油;要有一尘不染、闪光晶亮的器皿;打下手的姑娘要令人赏心悦目:伴奏的音乐要称心宜人。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酝酿不出情绪,没有创作灵感。他完全把面包当作艺术品,哪怕只有一勺黄油不新鲜,他也要大发雷霆,认为那简直是难以容忍的亵渎。哪一天要是没做面包,他就会满心愧疚:馋嘴的孩子和挑剔的姑娘只能去买那些粗制滥造的面包了。他从来不去想今天少做了多少生意,然而他的生意却出人意料地好,盖过了所有比他更聪明活络、更迫切想赚钱的人。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恐怕再没有第二个人会像戈利高里这样坐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牢,他在监牢中度过了漫长的103年,最近才被释放。去年6月3日,头发花白的戈刊高里走出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监狱时,已是120岁,且身体健康。他说,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在监狱里生活这么久。故事要追溯到19世纪末,那是1895年,17岁的戈利高里与邻居因为一头牛而发生争执,结果他误杀了邻居,被当局逮捕后判刑坐监100年。1年后,戈利高里尝试越狱逃跑,结果未遂,狱方将他的刑期又延长了3年。除了女人外,老人在这100多年里没见到过的东西可多着呢。他不知道飞机为何物,也没见…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都知道武大郎死的很惨,真正知道武大郎临死前讲最后一句话的人并不多,这结果也是他被评为了2006年全球营销知名人物之一,他跟潘金莲讲最后一句话是:炊饼要做得大,潘金莲听了他的建议之后,在以后生活当中,发现不管小炊饼还是大炊饼都不影响销售,就感到很疑惑,就问王婆为什么大郎死前说要把炊饼做大,王婆说:大郎个子矮心眼好,把炊饼卖给客户的时候,怕哪些人弯腰买炊饼,这样做的大一些,这样客人不用弯腰就可以很方便的买到武大郎的炊饼。但是武大郎忘了一点,他目标中锁定的买炊饼人个子巨高,而对潘金莲而言买炊饼的人就不是个子巨高,更何况来人不是来看手中炊饼,而是来看脸的。武大郎犯了这样一个错误,但是他可以有效利用大炊饼介质,把需要传递的东西传递到消费者中,这使得他被评为2006年全球知名营销人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度的冬季扶贫送温暖活动。是落实党的“关注民生”惠民政策的具体行动,受到受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欢迎。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年年扶贫不脱贫,慰问的几乎都是老面孔”。这种被动应付的扶贫,收效甚微。也无形助长了一些人等、靠、要的思想,更有甚者,前脚送他慰问金,后脚他就拿去打酒、买肉吃,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扶贫送温暖本应在以下“五送”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酒店如雨后春笋,形成数量庞大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不同规模的酒店约40.12万家。酒店行业追求的目标是收益,是经济效益,但安全却是酒店经营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前提。酒店的安全管理工作重点在保安部门,可是安全作为酒店管理的组成部分,却是所有从事酒店行业的人员需要共同关注和共同参与,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工作,人人都要明确,需要人人都要重视,这也是做好酒店工作的根本,没有了安全保障,酒店的发展将无从做起。  相似文献   

17.
消费荣辱观     
陈鲁民 《财会月刊》2013,(3):I0016-I0016
上海电视台的同学打电话要求我穿晚礼服盛装出席颁奖礼。我说,没有晚礼服。人家说,你去买啊。我说我发疯了啊,为你们好看我自己掏钱?不买。他说你好歹也是国内知名的女编剧,一集挣那么多钱,怎么就这么抠门呢?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0月末的一天,北京某酒店咖啡厅。郑南雁比约定时间提前半小时到达。一个人,一个拉杆箱,一个电脑包,没有助手跟随。身高一米八、体型健壮,根本就不像个广东人……怪不得他常把“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儿”的话挂在嘴边。  相似文献   

19.
快乐的密码     
《冶金企业文化》2009,(4):35-35
清晨,我去买菜。市场上有一位卖菜的中年男子,笑得让人觉得不买他的菜就欠了他的情似的。他给我挑了几个番茄,“四块”他说。我拿给他一张百元大钞。“我找不开!小姐。”可是我当时确实没有零钱。他说:“这样吧,你先把菜拿去,明天再给我钱吧。”我想了一下,说:“算了,我还是不买了吧,我明天一早要回乡丁,过几天才能回来,恐怕这样不好吧!”  相似文献   

20.
多经下少比上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如没有分到住房,没有评上职称,没有得到提拔,这时大可不必与分到、评上、得到的人去比,那样会越比越想不开;不妨多与不如你的人去比,这样心情就会轻松许多。辩证看问题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多往好的方面去想。有一位高级工程师,长期住一楼,家里很潮湿,他却说,住一楼出人便当,买米、换煤气省劲不少。前年单位分新房,他一下又搬进了最高层,而一些比他年轻的干部却住进二层三层。别人为其鸣不平,他却乐呵呵地说,人快步入老年了,住高层上下楼正好锻炼身体。退一步思考 一位经商的朋友在生意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