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传统养鱼经验“八字”精养法,水是八字精养法之首。大规模、高密度的甲鱼人工养殖,改变了甲鱼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各种各样的疾病隐患潜存,而甲鱼疾病研究历史较短,防治甲鱼病害技术尚未完善。因此,根据甲鱼的生活习性,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水体生态系统,适应甲鱼栖息、摄食、生长、繁衍的水体环境,切断甲鱼疾病的传染与侵袭途经。  相似文献   

2.
<正>一、建池。甲鱼喜静怕声,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建池要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塘作为养殖基地。如是自繁、自育、自养的养鳖场,就要考虑新鳖池、稚鳖池、幼鳖池、3龄鳖池、成鳖池5种鳖池配套建设。塘底没砂性土的,要掺一部分砂性土,塘边和池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清了养鱼水体中产氧与耗氧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了一套越冬期间利用生物增氧的技术。首先要着眼于增氧因素。决定冰下水体浮游植物产氧能力的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营养盐、二氧化碳、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群结构,以及制约浮游植物的生物因子或其他化学因子。在冰下水体中消耗溶氧除鱼类呼吸外,还有浮游动物、各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底泥中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通过对数家甲鱼养殖场进行长期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了甲鱼可养密度定理:一般甲鱼养殖中,甲鱼可养密度与甲鱼的背甲长的平方成反比。甲鱼可养密度计算公式为:甲鱼可养密度≤K/L2其中L为甲鱼的背甲长,即甲鱼背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4、5月份,许多采取温室有沙养殖模式的甲鱼养殖场,往往都会出现一个甲鱼生病高峰期,死亡率明显上升;防治效果不明显;并非偶然,究其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水环境的变化经历了八九个月的养殖生产期,池底沙  相似文献   

6.
<正>涟水县水产工作站在2012年的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中,推广鱼种池套养甲鱼的养殖模式,取得非常好的效益。模仿野生甲鱼的生长环境,投放150~250g/只的幼甲鱼,经半年的养殖,即可达到上市规格,品质达到野生甲鱼标准。我县在高沟镇常兴村的32只塘口共284亩养殖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由于饵料资源(量)的限制,花鲢一直只能作为配养品种,产量一直不高,近年来,有的饲料厂商也推出了配方花鲢饲料,对于提高花鲢产量效果显著,但是,如同其他养殖鱼类一样,大量人工饲料投喂虽然提高了产量,加快了生长,却也造成了花鲢品质的下降,如何提高花鲢的养殖产量,并且保持其如同  相似文献   

8.
<正>一、"多福可乐"微生态制剂的来源"多福可乐"复合微生态制剂是武汉施瑞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相似文献   

9.
<正>8水色发白池塘水体水色发白在养殖前期通常是由于浮游动物过多或者浮游植物突然大批死亡,单细胞藻类不能正常生长所致;而在养殖后期因为天气突变、溶氧缺乏、毒素增加、代谢障碍、摄食投喂、消毒治病不当等也可造成单细胞藻类非正常大量死亡,进而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或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当前各地施用生物鱼肥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专题编辑了"施肥养鱼技术各问",将分多期刊出,请关注。1.为什么要在水体中施肥?各种水产养殖对象都是异养生物,其生长的物质、能量需要完全依赖于食物——外源性饵料。除工业化、高密度养殖生产主要依靠人工配合饲料外,天然饵料是水产养殖生产中主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基本食物。在苗种培育、大水面天然增殖、以滤食性水产动物(鱼、虾、蟹、蚌、贝等)为主要养殖对象的水体,若能及时地、保质保量地供给天然饵料,满足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施肥养鱼已被广大养殖户所应用,池塘、水库、湖泊等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施肥养鱼是通过向养殖水体补充营养成分(N、P等),培育鱼类的饵料生物,以提高渔业生产力,实际上是进行间接投饵,扩大养殖对象的食物资源,提高水产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12.
<正>在水产养殖生产实践中,经常碰到施用碳铵、磷肥或生物有机肥后,实际发现养殖水体并没有立马肥起来或者好几天都没看到水体变绿,究竟怎么回事,有些养殖户不理解,很纳闷,明明施了肥,肥都跑到哪里去了呢?鉴于以上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就养殖水体肥不起来的原因与解决措施作一浅析,以期为养殖户和水产同行做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公众对水体环境的日益关注以及水体本身的日益恶化,饲料开发者已经逐渐开始考虑如何减少饲料在水体中的溶失等方面的问题。虽然近年来环保饲料,无公害养殖和绿色食品等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饲料中的氮、磷在水体中的溶失的基础数据依然十分缺乏。因此,研究和开发低溶失性饲料成为日前饲料开发的重中之重,要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的饵料系数,减少水体的污染,就必须得从饲料的研制和科学管理抓起,即通过开发环保型饲料,改进水产饲料加工技术,改进鱼类饲料营养配方,提高营养成分利用率等方式来降低氮、磷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溶失。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已进入水产养殖的“黄金”时期,各种饵料生物旺盛生长,水产动物新陈代谢加强,摄食量大增,生长加快,同时也带来养殖水体容易恶化缺氧,病害微生物活跃,鱼病容易发生,尤其梅雨季节,多阴雨,少太阳,空气湿度大,大量雨水形成地表水夹带着多种物质流入养殖水体,使养殖环境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5.
从生物资产准则适用性特征出发,以水产养殖生物资产为研究对象,对其会计核算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产养殖生物资产具有实物数量难以确定、季节性和周期性强、未来收益不确定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对其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同时生物资产准则也表现出明显的不适用性,包括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方法的不适用性及水产养殖生物资产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的不适用性等。希望在相关企业及其他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出更具适用性和实用性的生物资产准则,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1生物有机肥的来源目前国内外对生物有机肥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定义,许多专家认同的概念是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微生物肥料,它不同于仅利用自然发酵(腐  相似文献   

17.
<正>一、水体中氮的循环空气中的氮气经固氮藻类或固氮菌类吸收转化。大气中的氮气经雷雨以硝态氮的形式进入水体。水中动植物的尸体及水生生物的排泄物经细菌等微生物的分解变成为铵态氮(NH4+)、分子态氨(NH3)、硝态氮(NO3–)和亚硝  相似文献   

18.
<正>一、水温水温是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几乎所有的环境因子都受水温的制约,一般水温影响到水产生物的呼吸、摄食、消化代谢功能、生长状况等。若超过适温范围,则可导致代谢失调,甚至引起死亡。二、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产养殖所必需的,水中的溶解氧主要来自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是大气中的氧气直接溶解入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殖品种的老化和退化,养殖水体环境的日益恶化,水产动物疾病的频繁发生,这三大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以投饵为主的精养模式,残饵、粪便、死亡生物的残体、养殖池塘底物的  相似文献   

20.
<正>养殖池塘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水生动物的排泄物、肥料,被微生物分解的饲料、粪便及动植物尸体。氨氮是水体中氮循环的一个阶段,氨的毒性取决于水体中的非离子氨,水体中的氨氮偏高会使水生动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