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秩序     
《道路交通管理》2010,(8):64-64
疑问:一次,李先生驾车在北京宣武门路口由西向东行驶,当时前方道路交通堵塞,前车已经停在了路口内,李先生也跟着驶入路口后停车。这时,一名交警过来称其违法了,李先生说自己是绿灯进来的,怎么会违法呢。交警说.前方道路已经堵塞.停满了车,你再进入路口就属于违法,李先生不明白,难道“红灯停,绿灯行”有错吗?  相似文献   

2.
秩序     
《道路交通管理》2010,(1):64-64
疑问:黄先生驾车通过路口由北向南等红灯。因是头车,黄先生在绿灯亮时,起步驶到路口中心,而一辆由西向东的小客车没有减速,直冲到他车的右侧,差一点相撞。黄先生下车与之理论,却被认定为路口内抢行,黄先生不明白,自己明明是绿灯进的路口,差点被撞,怎么会是抢行呢?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管理》2005,(5):41-41
最近我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现场为灯控T型路口,A车在绿灯亮时由东向南左转弯,B车由北向南直行是停止信号,但路口有一指示标志:红灯亮时准许直行。B车在行进中与A车相撞,请问,速起事故该如何定责?  相似文献   

4.
值日警官     
秩序疑问:黄先生驾车通过路口由北向南等红灯。因是头车,黄先生在绿灯亮时,起步驶到路口中心,而一辆由西向东的小客车没有减速,直冲到他车的右侧,差一点相撞。黄先生下车与之理论,却被认定为路口内抢行,黄先生不明白,自己明明是绿灯进的路口,差点被撞,怎么会是抢行呢?  相似文献   

5.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大多数人从小就能够倒背如流的一句话。但闯黄灯却成了很多行人和司机习以为常的事情,甚至要多于闯红灯。据笔者所见,不少司机驾车行至路口,在看到黄灯亮起的瞬间  相似文献   

6.
秩序     
<正>问:我在交叉口左转方向信号灯绿灯、圆盘灯红灯时(如图1),在左转车道上直行了,会以“闯红灯”还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处罚?答:机动车在交叉口“闯红灯”和“不按规定行车”是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会不同,因此处罚标准也不同。要准确判断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现有的交通指挥岗台应该取消。理由如下一、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再设指挥岗台;有悻于依法管理交通的原则。因为信号灯本身就代表着交通法规,是相关法规的物化,行人、车辆有义务无条件地按照信号灯发出的信息行止,再设指挥岗是一种重复。二、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设置岗台不利于培养人们的交通法制意识。连小孩子都明白的“红灯停、绿灯行”规则,在成年人中为什么不能实行;这样迁就下去何时能了。三、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设置岗台;还会分散交通参与者的注意力。当信号灯发出的信息和交警的…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的一位朋友不解地说,在深圳生活工作了6年,已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回到家乡后,第一次骑车上街,见红灯亮起,赶紧刹车。不想后面的骑车者竞冲撞上来,四目相对,肇事者居然理直气壮地问:“为什么停下?”朋友指了指亮着的红灯,而那人却摆开车龙头,飞驰而去,摔下一句“乡巴佬,傻拉巴叽!”听罢朋友的一番话,我发现还真是如此。譬如说,时下我的家乡建了许多标准、一流的渠化路口,从整个路面到路口,很是干净、漂亮,让人感觉很舒坦。但是,路口的红绿灯或人行横道灯就是“管不住”行人和骑车人。  相似文献   

9.
又是夏令时节。据说,交通事故与气温变化有关。太阳黑子活跃,空气温度升高,乃至看了午夜的足球转播等等,都是诱发交通事故的因素。这,或许是“理有固然”吧。然而老汉我静观久矣,导致车祸的内在因素似乎更多。马路口上,车流如潮。但只消稍等片刻,绿灯亮出,便可从容通过。偏有性急者见缝插针,“激流勇进”,更有人不走人行横遭,偏要横穿马路,从汽车前面抢过去,以致“为争一秒”而“误了卿卿性命”、把一辈子搭上的,颇有人在。其实此类“争分夺秒”的抢行者,往往并非惜时如金的大忙人,这从他们侥幸抢行过后便又悠哉游哉闲溜达…  相似文献   

10.
福州市湖东路与鼓屏路的交叉路口,交通负荷较大,交通高峰期常发生交通堵塞。为了疏导交通流,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在路口设置了几种交通信号,有通常的红绿灯、车道灯(箭头灯)、人行横道灯等等。目的是将车辆和行人占用路面的时间错开,减少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行人在路口的冲突。但是,由于信号设置不合理,反而造成行人与车辆在绿灯下的冲突,且这种冲突的后果较之于不设置车道灯或人行横道灯更严重。  相似文献   

11.
童行平安路     
正交通安全大讲堂如何安全过马路1路口有红绿灯时红灯停,绿灯行。绿灯亮了过马路时,还要左看,右看,再左看,观察道路交通情况,确认安全了才可以通过。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能跨越护栏,有人行天桥或者地下通道时要优先选择。如果红绿灯没有亮,要听交警叔叔的指挥。在交通指挥中,交警叔叔的指挥仅是最高的。2路口没有红绿灯时停下来,左右看看有没有车。如果没有车就快速通过;如果有车,要耐心等待。还可以举手示意司机减速或停车,然后再通过。  相似文献   

12.
红黄绿三件颜色醒目的T恤,背后还印着“今天你等了吗?反正我等了!”“等!等等灯!等灯!”“红灯退一步,文明一大步”等很有亲和力的流行提示语。近日,早晚高峰,在北京市街头22个人流密集的十字路口,近300名志愿者轮流上岗,提醒市民改掉闯红灯的陋习,文明出行。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喜欢的颜色一位女士,刚考取驾驶证,第一次上路就在一红绿灯处熄火。后面的车越聚越多,车越多她越紧张,车越打不着。当绿灯再次变为红灯,一位警察来到女士车边亲切地说:“小姐,你还没等到你喜欢的颜色吗?”晕车交警抓住了一个交通肇事的司机,司机摇摇晃晃的站在他面前。交警摇摇  相似文献   

14.
安全与侥幸     
《出租车之家》2004,(12):45-45
前些天,与几个“的哥”朋友聚会。席间,有人说一次行车遇红灯亮时,我的车其实在停车线内,但我利用最后零点几秒,冲了过去,幸亏交警没看见。又有人说,每遇绿灯亮前,我也在倒计时:5、4、3、2、1,车轮总比绿灯先走零点几秒,第一个冲出停车线。其他几个“的哥”也都说了违章能逃避交警警处罚的“绝招”,如“一慢二看(看交警是否在注意你)三通过”等等……  相似文献   

15.
由于职业的习惯,每次出差到外地,我总忘不了到当地交通岗上转转看看,这次出差到威海也不例外。吃过晚饭,我步行来到旅馆附近一个不知名的小十字路口旁。 夜晚六七点钟的交通岗上已经没有交警同行指挥来往的车辆、行人,而我却惊奇地发现:尽管没有交警,通过路口的车辆、行人依然严格按信号通行,路面秩序井然。 在家乡我所管辖的那些路口,红绿灯是按照传统的指挥方式同时指挥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的,即"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人行横道"。每当绿灯信号一亮,各种车辆一起涌向路口,常常出现自行车和汽车争道抢行的现象。由于自行车速…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路口通行质量.近日.浙江省杭州市在繁忙的上塘路和文晖路交叉口新设置“直行待驶区”。今后该路口前方右转信号灯为绿灯时.向西直行的机动车可前行.进入待驶区等候通行。路口的一块指示牌写着“右转绿灯时,直行机动车请进入待驶区”。直行的两个车道向路口中央延伸出的一段区域.白色虚线内写着“直行待驶区”字样。该路口平均日流量约10万车次。  相似文献   

17.
粗心妈妈     
正路口等红灯时,坐在电动车后座的小女孩偷偷下来捡掉落的棒棒糖,妈妈浑然不觉。绿灯刚亮,妈妈便迅速启动离去,小女孩发现后来不及追赶,站在原地嚎啕大哭。执勤交警发现后,连忙跑过去追赶,可没想到的是,这位妈妈居然连闯了3个红灯,交警直至追到第4个路口才将她拦下。民警称,儿童安全座椅固然重要,但家长提高安全意识才是关键。如果家长能遵守交通法规,小心行驶,好多事故都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8.
管管自行车     
中国交通的特色是第一囱行车多,第二是骑车人胆大,过马路时胆子尤其大。每天交通高峰;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路口不亚于战场。机动车在红绿灯的指挥下尚能够顺序而行,但如潮的自行车却不那么守规矩。地上明明划着停车线;红灯亮时,却没有几个人停在线内,大多停到车行道上,使通行的车道变窄,影响了行车速度。绿灯坯未亮时,自行站着的执勤交警却也熟视无睹,大概是自行车违章的人太多了管不过来吧;或许是法不治众,省得麻烦。就连执法比较严格的北京长安街上,自行车也没几个循规蹈矩。可见,自行车违章是国人的通病。如何治理自行车违章,…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国式过马路"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只要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绿灯行,红灯也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第六十二条规定: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笔者路过一红绿灯路口,亲眼目睹了惊险的一幕:一青年迎着红灯飞跑过路口,到路口中央时,遇上一辆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只听“吱”的一声,小轿车刹住了,车保险杠刚好接触到青年的衣服,青年侥幸躲过了一劫。人们当然有理由为这青年松一口气,但如果那辆轿车来不及刹车或者刹车不灵又会怎样呢,他不就成了车轮下的亡魂了吗,这种事故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还少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