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客观规律 ,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2 0世纪 40年代前后 ,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近几十年 ,经济结构的理论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克拉克、霍夫曼、库兹涅茨等人不仅对结构分类进行了深入研究 ,而且对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其《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 ,根据近二十个国家的时间系列数据 ,提出了被人们称为“霍夫曼定律”的规律。该定律有助于我们判断产业结构发展达到的阶段 ,分析产业结构高度。库兹涅茨等人则阐明了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2.
对工业化阶段的判断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系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15年规划专题研究项目“关于加速我省工业化进程若干问题的研究”部分成果。项目负责人:武义青、姚秋枫,成员:高钟庭、陈晓永、徐付军、陈永国等,执笔:陈永国。本刊略有删改。正确认识本区域工业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深入分析现状和过去的工业化道路,总结经验,对发展我省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对工业化阶段的判断1.判断依据判断工业化阶段的标准,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计算表,霍夫曼定理,钱纳里理论及罗斯托标准等。由于工业技术结构、产品结…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判断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一)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经典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是先略微下降,后基本平稳,再持续上升。对此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钱纳里、库兹涅兹、赛尔奎等人,基于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案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  相似文献   

4.
<正>因此面对业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物业服务企业应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开展"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来满足业主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物业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条件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和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活动以单一的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劳动力在就业总数中占绝对优势;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第二产业大规模发展,工业实现的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三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工业特别是制造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下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与标准,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实证研究,判断我国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动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设立以来,对经济区域发展功能化、产业结构生态化、增长动力内生化、经济运转高效化的路径及模式价值进行了有益探索。同时,对其实践成果进行归纳和统计分析,探求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规律,验证指导和推进实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广州、佛山、肇庆三个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城市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废产生量与人均GDP的关系进行拟合,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三市不同污染指标的EKC形状各异,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除广州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佛山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外,其余各种污染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工业污染排放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工业化阶段主要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但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对工业污染变化的影响始终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标: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中“逆库兹涅茨化”效应问题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方法:借鉴马塞尔增长源分解模式,构建基本模型,推导产业结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测算公式并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农民工回流及农业劳动份额增长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没有被发现;由劳动力从工业转移到服务业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显著;就经济整体而言,我国产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现象不明显。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与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方向相契合。研究创新:给出了测算中国产业结构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公式与判断依据。研究价值:模型具有研究产业结构质量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关系的宽泛用途。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波特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分析。通过指标分析得出:我国西部地区12省区均处于投资导向阶段。要实现阶段的提升,西部地区须加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工业发展阶段与经济增长要素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认识陕西工业发展所处阶段与工业发展要素投入的不同特点,对正确把握工业发展的现状,引导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陕西工业发展阶段的判断 1.工业化阶段发展的判定指标及标志值。为了方便,特将工业化不同阶段指标(%)列表如下: 关于此表,再作如下说明: ①P1为工业化结构比重数。针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设计这一指标更能反映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实际。其公式为: ②P2为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 ③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工业化最主要的标…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研究现阶段淮安市工业化战略,并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判断,有助于为今后调控、修改、完善其工业化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黄寰 《国土经济》2008,(9):19-23
三、区域工业结构调整方向 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化阶段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工业化的演进过程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来表现的。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的演进使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较快上升,并拉动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一、产业结构趋势预测的理论 钱纳里和库兹涅茨在解释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趋势时都曾指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与人口平均产值之间存在的关系.库兹涅茨提出了两种度量尺度来预测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3.
王友 《中外企业家》2012,(3):96-97,114
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潜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价值判断的核心标准,产业结构及其制造业等内部结构的演进和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成熟度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国际转移进程的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如何充分利用FDI以促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京津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严重。论文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环境治理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运用人均GDP水平与产业结构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它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逐步提高,我们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越时代去追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江苏省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去判断江苏省产业结构的优劣和制定发展目标。人均GDP可以反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可将世界上的国家按人均GDP水平分类以观察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因此我们可以把人均GDP水平与产业结构对照以判断产业结构的优劣。库兹涅茨总结出的人均GDP与三次产业GDP…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一般规律是分析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基础。城镇化顺利推进离不开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两者之间通过要素集聚、效率提升、产城融合、网络协同等机制实现互动,这种互动关系既有共性问题,又有制约问题。同时,城镇化的不同阶段对产业发展要求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生产组织、发展策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深圳三次产业结构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军 《价值工程》2007,26(1):20-23
科学判断三次产业的长期变动趋势对合理制定产业政策有重要意义。利用成分数据分析法,把受约束的三次产业结构数据转化为无约束的数据,再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深圳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通过分析,本文认为目前深圳市产业结构要再次跳跃式发展,直接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条件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18.
黄寰 《国土经济》2008,(8):24-26
第四章 自主创新与工业优化升级 工业增长、生产率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具体到区域产业结构,工业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生产能力已成为区域经济实力最为重要的标志。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对于各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为此,各经济区域都必须走上倡导自主创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顺德工业发展迅猛,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经济总量增长迅速,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一直处于前列,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县域经济奇迹。按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顺德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但是与顺德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顺德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下等问题。如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是顺德经济当前面对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20.
面向后工业化社会的海南探索:路径选择与空间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客观审视海南跨越传统工业化阶段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后工业化社会在产业结构、社会形态、空间组织等方面的核心特征和基本经验,结合对海南未来发展的启示,确定了海南在面向后工业化社会发展导向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人才体系、社会治理模式和城乡结构等方面的具体实施路径,并进一步探索了空间组织上的重点内容,以期为其他区域和城市面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