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国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工作始于 50年代 ,80年代走上正规管理 ,90年代获得快速发展。国家对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工作历来十分重视 ,对老旧汽车更新的管理日趋加强。为做好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与回收利用工作 ,促进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 ,使之走向正规化 ,法制化的道路 ,国家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出台了《汽车报废标准》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认证暂行管理办法》 ,《关于旧机动车辆流通行业管理的意见》和《旧机动车交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 ,同时为配合这些法规的实施 ,还下发了许多文件 ,基本上解决了因法规不…  相似文献   

2.
<正>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第41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以国务院第307号令发布。《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中第六条规定,国家对报废汽车回收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实行资格认定制度。第三条规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组织全国报废汽车回收(含拆解)  相似文献   

3.
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现状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对报废汽车的管理,并陆续出台过多项政策。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07号,以下简称国务院307号令)。根据国务院307号令,原国家经贸委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进行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各省级经贸主管部门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进行了资格认定;有关部门依法加强了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为的监督管理,报废汽车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4.
近日,河南省商务厅为加强对<报废汽车回收证明>的管理,规范其使用程序,方便各省辖市和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对<报废汽车回收证明>的申领和使用,根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第307号令)和有关要求,下发了关于<报废汽车回收证明>管理的通知.  相似文献   

5.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办建[2011]8号)、《财政部商务部关于下达2011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中央补贴资金的通知》(财建[2011]95号)有关要求,为提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环保、资源利用水平,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现决定2011年有关城市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试点。  相似文献   

6.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07号)于2001年6月颁布实施。为了全面、客观、准确的了解《办法》中各项内容的合理性及实施效果,推动307号令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管理制度,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  相似文献   

7.
近日,宁夏区商务厅等四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报废汽车行业管理的意见",内容如下. 为加强报废汽车回收工作的管理,规范报废汽车回收经营活动,保障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第307号令)(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为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为,商务部组织制订的国家标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已正式发布,并将于2009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为贯彻落实《拆解规范》,进一步推动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工作,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召开了培训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一是通报报废汽车回收管理有关情况,交流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工作经验,二是介绍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发展趋势,三是解读《拆解规范》,帮助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有关企业了解和掌握《拆解规范》的特点和内容,为顺利实施《拆解规范》做好准备。下面,就报废汽车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9月25日,由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主办的中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到会的国家有关部门、汽车生产和报废回收领域及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对我国汽车报废回收拆解、回收利用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广泛讨论。在这次会议上记者获悉,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我国现行报废汽车回收政策将作调整,逐步建立汽车报废回收拆解与安全、环保、资源利用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近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专项整治的通知》(商建发[2012]295号),全文如下. 当前,一些地方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汽车、利用报废汽车"五大总成"拼装车的活动有所抬头,报废汽车、拼装车上路行驶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造成环境污染.为整顿和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秩序,切实加强报废汽车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回收拆解和倒卖报废汽车、拼装车等违法行为,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决定于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在全国集中开展报废汽车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商委、内贸办)、商务厅(局):《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第307号令)规定,国家对报废汽车回收(含拆解,下同)企业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原国家经贸委负责组织全国报废汽车回收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济贸易管理部门负责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并将本行政区域内取得资格认定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报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备案,由原国家经贸委予以公布。据此,原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3月12日发布《关于加强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国经贸…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广泛进入家庭是必然趋势,汽车保有量的增大,必然会带来回收方面的问题.报废汽车的回收与再生利用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3.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工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加入WTO后,我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剧增而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则相对较为落后。在国务院颁布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原国家经贸委会同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307号令《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完善联动机制,日前,六安市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和六安市易达公司商定建立报废汽车回收动态、静态管理措施,加强车辆报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汽车回收产业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基本情况 1.1报废汽车的市场管理 我国报废汽车的市场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汽车保有量刚刚超过200万辆.1980年,为了节约能源,原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能源委和交通部、国家物资总局遵照国务院指示精神,联合下发<关于印发〈载重汽车更新试行办法)的通知>(计综[1980]666号)的文件,规定了汽车更新和回收手续,明确"回收部门接收旧车后,应及时解体作废钢铁处理.不得用旧零、部件拼装汽车变卖."  相似文献   

16.
<正>为提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环保、资源利用水平,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商务部、财政部从2009年起,在全国14个省、区、直辖市的60家拆解企业开展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7.
[经济日报讯 ]记者何振红报道 :6月 16日 ,朱钅容基总理签署第 30 7号国务院令 ,公布《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为此 ,记者就《办法》及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记者 :为什么要制定《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答 :当前 ,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市场秩序混乱 ,擅自出售报废汽车“五大总成”甚至整车 ,导致非法拼装车泛滥 ,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也影响了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加强对报废汽车回收的管理 ,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活动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保障道路交通秩序 ,促进汽车工业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07号)、《财政部、商务部、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关于印发(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的通知》(财建[2009]333号)的有关规定,将启用新《报废汽车回收证明》。  相似文献   

19.
影响报废汽车回收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家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实行资格认定、专营回收拆解政策,同时对老旧汽车报废采取更新补贴等政策措施,有效地扼制了倒卖报废汽车"五大总成"、拼装车上路等违法行为,对于进一步健全该行业的管理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就行业的现状看,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尤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上升,报废汽车的回收量并未增加反而有所减少.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加强报废汽车管理愈发重要。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到2015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1.72亿辆,汽车报废量超过600万辆;全国拥有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59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回收网点近3 000个,覆盖了地级以上城市和7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又到修订时。按国务院法制办发布的信息,《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简称307号令)修订赫然在目。2001年春,笔者参加了国务院召开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电视电话会,转瞬15年过去了;当时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