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李玲 《现代审计》2013,(3):56-5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日趋完善.非国有企业(指除国有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已成为了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但由于种种原因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税收和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以下简称税费)审计较多.而对日益壮大的非国有企业税费的监督很少甚至是一个盲区.不利于企业问的平等竞争。因此,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审计机关应在非国有企业税费监督方面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企业已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面临的法律风险变得越来越突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应当构建好法律风险防范管理体系,这才能使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法治化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主体的市场经济模型——ASMEC-M,用于将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ASMEC-M模型中,微观个体通过应用人工适应主体被个别地模拟出来,主体状态的不同导致主体行为的差异,宏观经济总量是微观个体状态的累积。假设经济由家庭、企业和政府组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家庭消费该产品,企业和家庭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市场来进行;企业根据库存量和销售量制订雇佣策略,根据销售量和利润等制订价格策略;家庭根据收入进行合理的消费;政府制订财政政策追求经济的平等。市场通过数量和价格调整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应用ASMEC-M模型,我们可以定性地分析经济周期波动等宏观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经济模式,这已被许多国家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尽管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但是法治对于构建市场经济秩序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其他国家别无二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离不开法律。在企业内部,无论是处理企业出资人或者股东之间的关系、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还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等等,均离不开法律。而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对外交往、交易活动,更是离不开法律。从企业的成长历程来看,一个企业从诞生,严格来说从诞生之前,到发展,甚至到终结,每一步均离不…  相似文献   

5.
6.
韩伟 《辽宁经济统计》2006,(12):22-22,29
一、企业诚信的定义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企业作为经济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其诚信状况不仅直接关系着自身的信誉度,也影响到社会整体的诚信建设。企业诚信蕴藏着多元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吴定宪 《企业活力》1996,(12):30-31
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的企业经济形象□中共湖南省常德市委书记吴定宪企业经济形象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经济形象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它的生死存亡。因此,树立良好的企业经济形象,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经济形象是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信、企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日益稀缺。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只有走绿色技术创新的道路,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制约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制度创新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数据》2008,(2):9-9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但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体从一开始就能实现法治的目标。这种制度性缺陷不但使得暴富神话常常成为可能,也在不断地引诱一些最缺乏德行的企业高管满怀侥幸、以身试法,轻而易举地攫取巨额的不义之财。  相似文献   

10.
11.
<正>经济主体是指参与经济活动,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人或组织。市场经济主体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人们习惯于称之为市场主体。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通常把经济主体概括为个人、企业和政府三大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或组织。按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个人亦即自然人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以及个人合伙、个体工商户、农村经营承包户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逐步集中于如何提高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途径就是重视体制改革更要重视机制转变,重视技术进步更要加强企业管理。一句话,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已成为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一、当前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上局限性。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至今.我国会计界有不少人对会计监督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企业经营管理权都集中在代表国家的上级主管单位。因此.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一是代表企业记录、核算、反映、报告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二是代表国家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监督。而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不复存在,会计部门成为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6.
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的思考孙贵寅当前,相当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亏损严重。据对河南省机械工业17个国有企业(其中特大型企业1个,大型企业3个,中型企业13个)调查显示,截止1994年9月底,亏损额达6110万元,占全行业亏损总额的64....  相似文献   

17.
18.
<正> "四五"(2001年-2005年)普法期间,是我国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同国外企业按照同一规则进行竞争与合作的新时期。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大力开展企业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推进企业讲信用、依法经营,讲制度、依法管理,推进企业依法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法处理经济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管理须臾离不开法律的调整和规范。企业只有做到依法经营管理,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才能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9.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构建企业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金花 《会计之友》2007,(8Z):39-4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存在各种不同的风险。本文从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估、风险管理策略等不同角度提出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策略,以构建企业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主体,其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企业的最终目标。同时市场经济更是一种法治经济,依法纳税是企业的应尽义务。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税款的支付是企业资金的净流出。为了减轻税负,企业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少缴税、免缴税或延缓税款。正是在这种直接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纳税筹划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