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经济以人力资本为基本增长来源,人力资本是无限的,与无限的经济增长并行,因而服务经济是持续的.欠发达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正是服务业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动力源.本文在阐述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及其就业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及扩大就业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力量。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第三产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而第三产业的萎缩必定造成劳动力就业减少收入水平降低的情况。因此,在金融危机下,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通过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第三产业时,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以现代服务业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正逐年增加,但就业增加速度比不上产值增加速度,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就业空间。本文通过比较发现我国服务业就业相比于发达国家比重偏低,我国各地区服务业就业差别也非常大,各传统服务业吸纳劳动力较多,但由于其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今后应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来促进社会就业。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服务业的隐性就业增长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某一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不仅在于产业本身吸纳劳动力,还在于本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就业,这种隐性的就业机制是产业促进就业的重要方式,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根据现代服务业的特性,从乘数效应、产业关联、技术进步、劳动力供需配对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隐性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5.
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服务业是城市内部正常运转、地区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现代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也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认识现代服务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和意义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分析了现代服务业促进就业的原理,并对重庆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其对就业影响程度作了比较,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米利群 《江苏商论》2011,(11):114-116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区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其对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河北省现代服务业来分析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对于河北省建设现代服务发展先行区、改善民生服务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服务业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横截面数据构建线性模型,从城市化水平、投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和劳动力价格等方面出发,本文对决定服务业就业的因素进行了数量分析,进而探讨了促进服务业就业增长的有效途径。结论显示,服务业投资增长及基础设施改善对服务业就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他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不明显。本文结论的现实意义是应将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结合起来,在加大服务业投资时,不仅要考察投资的经济回报率,更要重视投资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同时,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带动服务业发展,进而促进服务业就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推进现代服务业体制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压力、保持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服务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要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着力推进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9.
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压力、保持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服务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要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着力推进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趁荣 《商业研究》2007,(11):162-163
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发展趋势。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发达省市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几年必须抓住发展机遇,使现代服务业超常发展,为解决我省就业、产业升级、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服务业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随着云南经济的发展,现代服务业也呈上升趋势。本文就云南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云南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劳动力技术禀赋演变的视角,分析高技术工人就业比重提高、技能溢价等效应对消费性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利用2004—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技术禀赋演变通过生产率效应、技能溢价效应促进了生活性服务业的增长,但这些效应对现代消费性服务业增长基本没有影响。为了推动中国服务业结构升级,不仅要减少服务业行政管制,还要提高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3~2011年季度数据,通过选择外来劳动力较为集中和澳门主要就业分布的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利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实证分析外来劳动力对澳门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澳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制造业就业已经难以维持对澳门经济的正向贡献作用。而建筑业方面,外来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程度明显高于本地劳动力水平。旅游与其他服务业方面,澳门本地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能力高于外来劳动力。研究结果说明澳门引进外来劳动力确实促进了澳门经济的发展,符合澳门发展的长期利益,澳门政府需要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制定外来劳动力的政策和澳门整体人力资源政策,以保证澳门经济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媛媛 《现代商业》2013,(2):157-158
本文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全国1978~2010年间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另外,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口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传统服务业,而工业、建筑业和农业在观察期内对我国就业促进作用相当有限,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与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压力.何恃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服务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要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着力推进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6.
李亚鹏 《商场现代化》2006,(31):330-331
现代服务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讨,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建设和谐社会、扩大就业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日益重要。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由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变,论证预测其对扩大就业及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提出黑龙江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对我国的就业问题带来了两种负面影响:一是降低了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二是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由于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没有构建起吸纳劳动力,特别是传统劳动力就业的机制,一遇外部冲击便会倒逼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使重化工业战略更加得到强化。因此,应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和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向跃进 《商》2012,(1):40-41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产业,在未来时期,现代服务业将以较好的就业弹性保持着职业总量的持续增长,成为容纳新增和转移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一方面,中国现代社会正步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这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将成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早在近二百年就完成了城市化框架构建和发展进程,当前的发展速度明显变缓,而我国属于发展中  相似文献   

20.
现代服务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之一,对于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这也是切实可行的创业方向。现代服务业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视角,研究大学生创业问题,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当今,可以有效的扩充大学生就业渠道和缓解就业压力,并且在实践上极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