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2011年5月14—15日,第三届全国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生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这次论坛是由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中国土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华中农业大学共同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承办的。来自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的108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围绕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主题进行了研讨。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兴荣,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曲福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土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严金明,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胡承孝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浙江大学吴次芳  相似文献   

3.
2012年10月8日,以"社会管理创新与土地资源管理方式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暨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在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组、全国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和《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共同主办,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承办。来自国土资源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科院  相似文献   

4.
车娜 《中国土地》2012,(5):26-27
3月28日~29日,由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和中国地产服务联盟发起单位联合主办、中国地产市场理事会和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房地产学院承办的2012年中国土地资源与资本项目对接会,在上海世博会展中心召开.  相似文献   

5.
1993年9月2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经济所召开农村土地管理与土地制度建设座谈会。会议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刘广金主持。现将会议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农民土地承包期限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作为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但对土地承包期的长短,看法则不一致。有的主张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长些为好。陆学艺认为,土地承包期长些,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保护地力,是绝  相似文献   

6.
2009年8月22日至25日,本年度的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湖南省长沙市召开. 时令正值处暑,长沙市的天气却没有一丝凉快下来的打算,酷热无比.不过,来自海峡两岸的土地研究专家们与会的热情,并不比炎热的天气逊色多少.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将于2012年10月上旬在南京举行。本论坛由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组、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和南京农业大学共同主办。主题为"社会管理创新与土地资源管理方式转变"。本次论坛征文统一由论坛学术委员会组织评审,入选论文会前由《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汇编成《社会管理创新与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将于2012年10月上旬在南京举行。本论坛由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组、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和南京农业大学共同主办。论坛主题为"社会管理创新与土地资源管理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99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7月10日至11日在台湾台中市逢甲大学举行。中国土地学会应台湾中国地政研究所以及台湾政治大学、中兴大学、中国文化大学、逢甲大学、土地政策研究训练中心的邀请,组成以理事长邹玉川为团长的学术交流团出席了这次研讨会,同台湾有关院校及地政界的90多位专家学者一起,针对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问题,深入研究讨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城乡风貌塑造与生活环境品质”,并分为三个子题:城市(都市)景观之塑造、农村风貌之改造…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用制度与失地农民市民化——文献综述与制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与城市占地规模的扩大,造成了城郊大量的失地农民,这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群体.通过对有关第一手实证研究资料的综述表明征地这部分群体造成了不少经济与社会困难,对此研究人员也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本文在对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解决思路和土地征用制度变革的理论构想,这将有助于改善失地农民的弱势地位,并避免政府无谓的征地与寻租行为,进而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实现政府与农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构建适应市场配置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保障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顺利实施。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市场配置下,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1)改革现行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划、计划体系;(2)改革并建立能够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优化配置、收益公平分配的土地财税制度;(3)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分区,限制土地使用权,克服土地利用的负外部性;(4)为实现公共利益征收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由国家确定其土地用途;(5)改革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简政放权;(6)尽快制定《土地基本法》。研究结论:目前应首先改革财税制度,把建立稳定的、与地方政府事权相匹配的地税体系作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切入口,为全面开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基于2005—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从要素错配角度研究土地流转如何影响农业生产要素配置进而改善总体效率。研究方法:时变SFA模型、固定效应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流转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地区、确权前后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其效果的发挥既依赖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依赖于对土地权利的有效保护;(3)土地流转主要通过纠正劳动力错配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对土地错配状况的纠正作用有限。研究结论: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能改善农业要素投入尤其是劳动力要素的错配状况并进而改善总体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今年,国土资源部门在大力清理整顿土地市场的同时,积极参与了国家的宏观调控。4月末,国务院决定实行“三个暂停”,暂停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半年。这对于控制投资过热、保护耕地、促进粮食生产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建设占用耕地不可能永远停批,土地市场也不可能永远都处于整顿之中。“停批”和“整顿”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与国家大政方针保持高度一致、更为规范且合乎市场经济规则的土地管理新秩序。最近,国务院领导指出,要在抓好土地清理整顿的同时,着手研究制定管理制度。如何从根本上有效地抑制盲目圈地、滥占耕地现象,如…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创新资源及其配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一步分析了创新资源的配置,结合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特征,综合考虑创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市场与计划机制,探讨了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5.
借助于成熟的西方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地理学等有关理论,探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土地价格调节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城市土地价格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调控土地资源的总量配置、结构配置、各区配置、时序配置及微观配置等,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数字国土工程———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自1999年启动以来,运用“3S”等新技术手段,形成了一批土地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初步查明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及其分布情况,获得了大量数据、文字、图件等调查成果,初步建立了土地利用和城市地价的动态监测体系,培育了一批具有特色和指导意义的示范工程。本文重点介绍了“两项工程”三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工程实施中的主要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7.
依据产业结构和租值相关理论,作者分析了广州产业结构现状及广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优化配置需要水权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的水目前面临着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水资源短缺最为突出。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对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除了依赖工程和技术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外,我们必须从制度和政策上下功夫,通过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也就成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土地征用、农地直接入市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利益是土地资源在农用和非农用之间配置的根本。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市场机制和政府决定土地边际净收益,进而决定土地资源配置,同时,作为一种不合意的选择,市场和政府都有可能出现失灵,从而引发土地资源的低效配置。我国土地征用垄断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导致严重的政府失灵,是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首要原因。农地直接入市调整了市场主体行为,使农地和非农建设用地边际净收益的实现得到改善。但是,与农地直接入市如影相随的市场失灵以及我国目前青黄不接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制度体系,都使这种制度改善与社会决策的最优状态仍然存在差距。要切实实现土地资源社会最优配置,就必须在理顺国家经济关系的同时,采取诸如深化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完善农地直接入市配套法律法规、改变政府参与方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从经济增长贡献和人口用地公平出发,构建区(县)建设用地指标配置评价体系与方法,以南京市进行例证分析,为改进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提供思路与建议。研究方法:C-D生产函数、协调度分析、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2006—2014年建设用地扩展对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低于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地区经济增长对土地总体依赖度持续降低;(2)不同区(县)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明显差异,建设用地指标过度配置和配置不足现象并存,区际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率提升空间大;(3)从常住人口总量与建设用地总量来看,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公平性较高,但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变化率的关系显示建设用地指标地区间配置公平性需要提升。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所处发展阶段与主体功能定位,兼顾经济效率与地区公平;(2)应引进价格竞争和绩效竞争,提升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