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公司治理监控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运用代理理论和治理理论,从会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监控问题,对监事会、董事会监控功能和监控绩效加以评析,提出监控模式调整对策,就选择适当的监控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许永斌 《财会月刊》2005,(12):20-21
一、公司治理的典型模式 目前,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类: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是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它是协调利益群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机制。涉及到激励与约束等多方面的内容。麦肯锡公司的调查表明,在财务状况类似的情况下,“治理良好“的亚洲企业可多获得20-27%的溢价,“治理良好”的美国企业可多获得14%的溢价。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从公司治理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入手,进而论述了西方发达国家两种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西方公司治理的经验,认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最佳选择是利益相关者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不同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于其资本市场结构性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股权结构,形成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大体上可归类为“英美模式”与“德日模式”,或者股权分散结构与股权集中结构,亦称市场主导模式与银行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 推进上市公司治理的改革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如何构建有效的监控机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与法律制度的不同,各国的公司监控机制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监控模式。在经济与社会国际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了解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监控模式的特征并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是很重要的。因为,一种特定模式的应用与随之而来的公司监控的有效性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对处在转轨经济中的中国而言,如果通过比较分析能够获取最适合其需要并且更具操作性的、更经济的监控模式的养分,将会大大减少转轨中制度变迁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基本问题展开了分析。认为对经理层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并就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国融资制度、股权结构与要素市场的差异,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并且这三种治理模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我国公司治理主导目标模式的选择。应切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与吻合公司治理模式国际趋同的演变趋势,定位于“基于多方监控主体并存的、以内部监控为主”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纵观世界,由于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社会传统、法律体系、政治体制及经济制度,因而演化出多样的产权结构、融资模式和要素市场,进而形成了多态性的公司治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多态性是不同制度下公司的利益相关之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刘春林 《企业研究》2005,(11):71-72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大潮中.如何借鉴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中的有益做法.解决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已成为我国现实公司治理中必须面对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的本质就是建立一套有效解决代理问题的机制,各国在选择监督制度时需要系统考虑内外部治理机制,使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本文通过美、德、日的监督模式对比,认为强化中国的监督制度应充分借鉴德国经验,从实质性强化监事会:这是公司治理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13.
现代公司融资与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就是如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两权分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制度产生了两个问题:信息不对称与代理成本。这两个客观约束恰恰对投资者的利益构成了威胁,妨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作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环节,机构投资者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正> 公司治理是指导与控制公司运作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安排与方法,主要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监督机制等。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我国公司治理虽有悠久的历史,也在各方面进行过或大或小的改革,但迄今为止,我国公司治理改革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认为,基于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公司治  相似文献   

15.
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被当作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绩效的基本手段,会计政策选择存在于公司治理机制的框架之中,最终会影响到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正确认识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的内在逻辑,透视相关利益主体对会计政策的要求,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会计政策的公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波 《广东审计》2003,(10):7-10
一、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会计模式的内在联系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选择对应的会计模式.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高质量和公司治理的高效率。会计模式是会计理论框架的基础和会计实务的出发点。目前会计模式的学术争论,主要是围绕西方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展开的。决策有用观是事前概念,即财务报告不仅需要披露当期利润,还需要披露分部信息、非财务数据、前瞻性数据,强调“充分披露”原则,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侧重现在的、潜在的投资者的资本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7.
18.
任何一种现有的公司治理模式都不能无条件的应用于所有的公司环境中,我国银行业在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时必须充分适应和结合中国国情,不能照搬别国现有的模式。本文通过对现代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行国际比较,指出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的国际趋同,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作为一整套制度安排,其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本文首先论述了外部与内部公司治理模式各自的特点及其对财务会计及财务报告的影响和制约。接着分析了公司治理的国际趋同趋势和财务报告的国际协调。最后探讨了我国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及财务报告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一、两种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内都监控制度的比较分析 20世纪以来,由于英美股份公司巨型化,导致股权分散,股东会无法真正做到对公司业务的有效控制。现代商业交易的快速性要求,也使公司的决策必须面对竞争和多变的市场,客观现实使得董事会的权力日益扩张。为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英美国家逐渐形成了董事会监督经营管理层的内部监控机制——即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