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兴强 《中国审计》2002,(12):43-44
一、财务丑闻与处于非议中的股票期权制度. 曾几何时,股票期权被西方国家赞誉为"自公司制后资本主义的第二次制度革命"而备受推崇,以至于美国大部分的公司都设置了各自的股票期权制度,用以激励企业的管理当局努力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为股东创造财富和促使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期权在中国为何缓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权未亡 华尔街丑闻频出后,《财富》杂志将股票期权称为“财会欺诈的始作俑者”,其实在美国市场上,对股票期权的质疑并非自安然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美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通过股票期权获得巨额报酬时,人们便在质问:是否真的有必要向公司高管授予股票期权?如果  相似文献   

3.
何小兰 《企业经济》2003,(7):183-184
自美国安然公司财务丑闻暴露以后,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企业界都纷纷对股票期权提出质疑。诚然任何东西如果被疯狂地滥用都会稀释它自身的价值。股票期权从被追捧、被依赖再被狠狠地咒骂、甚至被预告死亡正证实了这一点。但在质疑的同时我们不应该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而应该理性对期权进行重新的认识。一股票期权及其特征股票期权起源于美国,它作为企业的一项新的金融创新,已在美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得到成功实践和推广,一般而言,股票期权是指企业资产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实行的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具体是指经营者享有在与企业资产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  相似文献   

4.
安然丑闻发生后,美国上下也搞排查,不仅是要查哪些人违法,而且要排查公司造假之风的风源,到底是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期权乃万恶之源? 排查已经有了初步结果,都说期权是万恶之源,而会计造假只是表面现象。公司主管的报酬大多是期权,所以在期权到期之际或之前,公司主管千方百计地要把公司的股价抬上去。  相似文献   

5.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6,(20):54-55
为美国CEO犯罪辩护的衍生意义在于,这激发了制度的变革自公司和市场一出现,形形色色的违法欺诈犯罪活动就应运而生。在美国这样现代化和法制化的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走过了很多阶段,名人麻烦、富人丑闻、CEO涉案时有爆发。这时候,从事白领犯罪辩护(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源于公司治理理论的股票期权制度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风光后,再一次成为人们的焦点,激励经营者的股票期权,现在却成为公司财务丑闻的制度陷阱,而这一制度陷阱的背后,却是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问题,由此,人们的视线聚焦在股票期权会计上.本文试就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股票期权会计处理中的会计计量问题加以阐述和对比分析,期望能找出这一问题的国际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胡羽 《中外企业家》2003,(10):73-75
面对美国工商界各种欺诈丑闻不断引发出的“诚信”危机,许多明智的企业巨子都惟恐避之不及而引火烧身,纷纷采取明哲保身的防御措施,尽量远离各种欺诈丑闻这个涉不得的“雷区”。可是,竟有这样一位“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女企业巨子,为了从区区4000股股票中捞取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正积极推进产业界实施期权制度。2001年3月财政部选定上市公司“中国联通”和中关村的8家高科技企业作为首批期权制试点企业:4月份,国家财政部、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计委等四部委正式宣布:“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将与经营者年薪制、股票期权等改革试点相结合,推动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这引起了我国经济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人道听途说,以为期权制在美国新经济改革过程中运作相当成功,完全可以成为我国国企改革尤其是加强国企领导班子建设的一剂“良药”。且不说期权制在我国移植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就是在美国学术界对期权制的孰是孰非也未下定论。安然、世通、施乐的丑闻更使人对期权激励的效应产生了怀疑。下面,简单探讨一下我国实施期权激励制度的制约因素,希望那些追赶期权激励“时髦”的人“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9.
尤工  张清明 《企业活力》2002,(11):22-23
<正>在美国虚报利润和销售额的公司财务丑闻引发的大讨论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的来看,多数还是从制度上找原因,认为美国财务丑闻制度漏洞是根源。这无疑打破了美国公司管理与财务制度一向被宣传为“完美的”神话,也为人们留下更多的思考。 一、“一流制度”下的假账丑闻浪潮 美国公司管理与财务制度一向号称走在世界前列,并被不少国家学习和效仿。去年下半年开始,在这被誉为“完美的”、“一流的”制度下,却发生了一连串  相似文献   

10.
张英 《集团经济研究》2005,(21):154-155
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申请破产,其前任首席财务长Andrew S.Fastow承认合谋从事电信欺诈和合谋从事证券欺诈罪;美国施乐公司爆出虚增利润15亿的造假事件,原董事长Paul Allaire及原首席财务长Barry Romeril等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会计违规操作被起诉;加拿大北电网络由于财务丑闻,原总裁及首席执行官Frank?Dunn等三名高层管理人员因涉嫌可能的财务造假而被解职.类似的滥用职权及职务欺诈行为在世界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根据<2004年美国职务欺诈与滥用职权报告>统计数据,美国企业年收入的6%损失于职务欺诈,而这还仅仅是一个估计数.如果加上未被发现或由于各种原因未公开的职务欺诈案件,实际金额将更多.  相似文献   

11.
理股票期权制度(Executive Stock Option,以下简称ESO)是近二十几年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用以激励经理人员的报酬制度,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ESO为主体的薪酬制度已经取代了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体的传统薪酬制度.但自美国公司财务丑闻曝光以及被微软公司和花旗集团先后宣布废弃以来,美国学界和媒体已开始对期权之弊议论纷纷,遭到空前质疑.  相似文献   

12.
2002年7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旨在打击财务欺诈、加强财会监管的公司改革法案。该法案是对安然、世通等美国公司一系列财务丑闻的法律回应,对美国公司和会计制度作全面透彻的改革,对我国审计监管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公司改革法案审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公司的审计责任 1.CEO和CFO财务报告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一直被称为华尔街“模范生”的高盛因为涉嫌欺诈,不久前被美国证券监督交易委员会(SEC)无情地揪了出来。对于拥有140年投行历史的高盛而言,欺诈丑闻的曝光无疑将使其面临信誉扫地的风险,同时还必然承受着客户流失之痛。而更为深刻的意义还在于,  相似文献   

14.
天下     
“9.11”事件一周年祭:恐怖与丑闻 文/刘亚洲 将世贸双塔被恐怖分子炸毁与美国大公司丑闻连在一起,是美国现任总统布什的“发明。在“9.11”恐怖事件一周年前夕,20D2年8月14日,布什公开表示,要以反恐怖的决心,来反对美国大公司的财务造假。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末,众多高科技企业正是靠股票期权这个“金手铐”才创造了一个个眩目的财富神话。而自美国会计丑闻曝光以来,特别是近几个月来,美国学界和媒体已开始对期权之弊议论纷纷。但日前“IT标杆”微软的突然出手,依然举世震惊!毕竟是期权,毕竟是微软……当众多中国企业对期权还只能纸上谈兵时,微软此举意味着什么?是梦想的终结吗?  相似文献   

16.
美国系列财经丑闻震惊朝野,信息披露历米是美国的监管哲学,2002年7月30日由布什签署生效的《萨巴尼——奥克斯勒法案》(下简称法案)肩负着“重典救市”的重任,其内容囊括有关会计制度和公司冶理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其中对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的重大修改,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对法案强化信息披露的新规则进行评述,并提出我国立法完善的建议。 一、公司改革法案强化信息披露规则的评述 以安然事件为例的财经丑闻暴露出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上市公司利用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钻了空子。因此,被认为是“罗斯福时代以来,对美国商业实践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的法案将加强信息披露作为重点,相关内容涉及多个层面,并呈现出以下几大特征。  相似文献   

17.
6月25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有线电视网揭露了又一个惊天丑闻:电信巨头世界通信公司涉嫌虚报巨额利润,在五个季度中,先后共虚报了38亿美元的利润。 这个丑闻似乎证实了一个现象,华尔街正在上演着一个危险的假帐丑闻的多米诺。半年前震动美国经济的安然公司假帐案尚未平息,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公司又创造了美国财务假帐的历史记录,在安然公司假帐案中名声扫地的财务公司安达信又一次不幸地与这个假帐丑闻牵扯在一起。世界通信承认作假帐的几天后,老牌复印机企业施乐公司也被查出虚报收入14亿美元以上,另一家世界驰名的财务公司毕马威涉嫌与施乐假帐案有关。 假帐丑闻爆出后,西方股市随之大幅下挫。与此相比,中国股市的“造假”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像银广夏、亿安科技等事件都曾给股市带来很大的影响。 虽然中美两国的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很不一样,两国公司在“造假”上也还有一些层次上的区别,但他们都牵涉商业道德问题。一时间,“虚假财务报告”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就如何对待和解决“造假”问题,业内人士纷纷就此类问题进行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一向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健全、最有效的。然而,自从2001年末安然公司做假账一事东窗事发以后,华尔街的财务丑闻就接踵而至。在上市公司披露制度非常成熟的华尔街会接二连三地爆发财务丑闻事件,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国的上市公司披露制度该何去何从? 一、华尔街财务丑闻概况及其信息披露缺陷 2001年10月美国著名的安然公司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违规调查,并于2001年12月2日申请法庭的破产保护。随后揭出的安达信在处理安然账目上的所作所为,也引发了颇多争议和指责。由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上不断有“问题”公司被曝光和查处,国内有银广夏、蓝田股份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国外有美国安然、世界通信等的财务丑闻。财务造假前仆后继,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财务数据可信度下降,费用支出失控,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造成这些危机的因素很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效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资产安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实行经营管理目标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是一个循环渐进…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舶来”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股票期权激励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股票期权是西方公司特别是大型上市公司中,对高层经理进行激励的一种非常普遍的方式。1952年,美国一家叫菲泽尔的公司,为了避免公司主管们的现金薪金被高额的所得税率“吃”掉,在雇员中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但是这种分配制度显示的巨大效应,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活跃才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