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川会计》2001,(12):57-58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企业编制的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应当遵循的确认与计量原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现予印发,请布置所属上市公司从2002年1月1日起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附件:《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一年十一月二日《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引言1.本准则规范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和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遵循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定义2.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定义为:(1)中期,指短于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  2 0 0 1年 11月 2日以财会 [2 0 0 1]5 4号通知印发并规定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执行 )引言1 本准则规范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和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遵循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定义2 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 ,其定义为 :(1)中期 ,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2 )中期财务报告 ,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重要性3 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披露在中期财务报告中列报的各会计报表项目时 ,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判断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时 ,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 ,不应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 ;而且 ,与年度财务数据相比 ,中期…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和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遵循的确认与计量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中期财务报告,是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第二章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第三条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中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应当是完整报表,其格式和内容应当与上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当年新施行的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格式和内容作了修改的,中期财务报表应当按照修改后的报表格式和内容编…  相似文献   

4.
2001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并定于2002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这不仅是我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内容,而且有助于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企业行为,便于投资者、债权人等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从而作出比较正确的相关决策。因此,企业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的要求,认真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在具体编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引言1、本准则规范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和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遵循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定义2、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定义为:(1)中期,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2)中期财务报告,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重要性3、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披露在中期财务报告中列报的各会计报表项目时,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判断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时,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且,与年度财务数据相比,中期会计计量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企业应当保证所提供的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了与理…  相似文献   

6.
199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三号〈中期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要求我国上市公司编报中期财务报告,目的是加快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披露频率,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及时和有用的决策信息。但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出于配股、平滑利润等目的,操纵利润的现象较为严重,中期财务报告编制中存在许多不尽规范之处,加上具体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尚在拟订中,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理论、编制方法尚未明确,中介机构缺乏中报审计的执业依据,“失真”的中报信息常常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误导,中报…  相似文献   

7.
《福建财会》2001,(12):40-41
引言:1.本准则规范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和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遵循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决策有用性,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效发展,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暂在上市公司执行。准则明确和规范了中期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强化了中期报告的信息披露要求。本文力求通过系统分析中期财务报告准则,以益于深入理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一、中期财务报告编制意义第一,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有助于改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而年度财务报告信息披露间隔时间过长,不利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及时了解企业…  相似文献   

9.
李蕾 《事业财会》2003,(1):9-12
2001年11月2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以下简称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所有上市公司从2002年1月1日起执行。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颁布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前上市公司披露的中期财务报告良莠不齐的状况,提高了中期报告的信息质量。但是仍有许多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及使用者对于中期财务报告编制的理论基础及编制原则等不甚了解,致使在编制和分析中期报告时产生偏差,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判断决策。本文试图从报告编制者及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于在编制、提供和运用中期报告时可能遇到的一些…  相似文献   

10.
(一)中期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中期财务报告(Interim FinancialReporting)是指所涉会计期间短于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例如季报、半年报等。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IAS34)《中期财务报告》规定中期报告至少应包括:简化资产负债表、简化利润表、简化现金流量表、反映权益变动的简明报表以及选择的说明性附注。我国证监会在1998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三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及2001年的《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中期报告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的完整报表及报表…  相似文献   

11.
引  言1本准则规范中期财务报告的基本内容及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应采用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定  义2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定义为:(1)中期,指短于一个会计年度的会计期间。(2)中期财务报告,指包括涵盖一个中期的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的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3中期财务报  相似文献   

12.
蔡艳艳 《四川会计》2000,(12):41-41
1999年 11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征求意见稿,以规范上市公司中期报告信息披露,提高中期报告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利于报表使用者作出合理决策。本文对此发表几点见解。   一、对征求意见稿的评价   (一)首次规定了中期报告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自从 1994年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三号——中期财务报告(内容与格式)》以来,我国已有六年披露中期报告的实践,但至今尚未有公开的准则对中期报告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进行说明。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实务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不计提…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于2023年6月26日正式发布。本文在系统介绍两项准则的规范内容和披露要求的基础上,凝练和评述了准则的8个鲜明特点,即投资者导向、单一重要性、全球性基准、争议性定位、关联性信息、相称性机制、例外性豁免和相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年度报告披露的信息表现出滞后性,且报表本身的价值也仅在于表述当时的情况,使得年度报告在时效上已难有效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中期报告作为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中介便应运而生,也是势在必行,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国家相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中期报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也于1998年2月发布了IAS34“中期财务报告”,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动态经济对加快信息披露频率的强烈需求,我国证监会于1999年5月颁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规定》及紧随其后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中首次规定上市公司应提交中期报告,1994年6月,为统一中期报告的具体内容和格式,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三号-中期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并于1996年6月和1998年6月两次修改定稿,进一步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披露行为,规定上市公司应当编制、披露,报送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在内的完整中期会计报表(以往中报格式既可完整地可简化),依国际惯例强调中期会计报表需经审计的上市公司应编制现金流量表等,但现有的准则仍需加以补充和改进,如未曾明确规定中期报告编制的理论依据也无有关中期确认与计量的规定等,为此,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在加紧制定中期报告的有关准则,并于最近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会计理论界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讨论的焦点主要是中期报告的理论依据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有关资产、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本文拟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来探讨中期报告编制的理论依据,结合我国实践提出现实选择和相应的改进建设。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1月2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以下简称新准则),于2002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先行施行。此次出台的新准则对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作了充实和改进,为规范资本市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新准则的主要变化(一)中期财务报告内容的变化。1.比较报表为了体现可比性原则,新准则第7条规定,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当提供以下比较会计报表:(1)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2)…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94年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三号-中期财务报告(内容与格式)>(以下简称第三号准则)以来,我国已有七年披露中期财务报告的实践.在此期间,虽然证监会对第三号准则多次修订,但一直以来都没有公开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确认、计量等问题进行说明.财政部于2001年11月2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以下简称中报准则)正好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该准则的发布也标志着我国中期财务报告披露规则的基本完善,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本文就基于新颁布的中报准则和证监会有关规定,对中期财务报告的相关问题作一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于2001年11月2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并于200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颁布,是为了使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以便进行决策。因为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及时性,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及时性,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讲,会计信息的披露和传递无疑是越快越好,而中期财务报告正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这一要求,以弥补年度财务报告间隔过长的缺陷。但是突出及时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中报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于中期会计政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中期报告作为会计信息时披露的中介应运而生,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中期报告,也规定上市公司应当编制、披露、报送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三月及利润分配表在内的完整中期会计报表,目前,乐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在加紧制定中期报告的有关准则,并于最近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会计理论界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讨论的焦点主要是中期报告的理论依据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有关资产、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在本文中,笔者拟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来探讨中期报告编制的理论依据,结合我国实践提出现实选择和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的执行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年度财务报告时间间隔过长的缺陷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突出及时性的同时 ,也不能忽略中报的准确性 ,尤其是对于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鉴于现在书刊对此实务的操作上均未述及 ,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意见。一、准则对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要求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规定 ,企业在中期如果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 ,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来处理 ,并按照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的披露。其中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  相似文献   

20.
如何解读企业中期财务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岚  王新红 《财会月刊》2003,(12):45-46
2002年1月1日我国所有上市公司正式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以下简称<中期报告准则>),标志上市公司在中期财务报告(以下简称"中报")的编制过程中已有可遵循的会计规范.如何解读企业中报,是投资者、债权人等据以预测企业获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从而做出比较正确的相关决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