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工业机器人从开发到进入普及阶段大约经历了十年的时间,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1980年在日本被称为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元年,产值较1979年增长85%,达784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8亿元),产量达19,900台,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1981年产值达1千亿日元(约11亿人民币),预计85年与90年产值分别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意识的增强,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新产品产值增长迅猛,新产品率不断提高。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达到2202.2亿元,同比增长41.2%,远高于同期产值增长幅度,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3.78%,再创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科技与经济建设结合上存在的问题,从横向比较看,当前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达到60—80%,而我国科技的贡献约为30%,农业科技对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达到40%左右;从纵向比较看,1964—1982年,全国技术进步的贡献为29%,而在80年代末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仍然继续在30%的低水平徘徊。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成果应用率有所提高,但能及时大面积、大范围内应用于生产的约为15—20%,科研滞后与科技成果的滞存现象较为突出。再看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现已消化吸收的项目只是引进技术的10%左右,而日本的消化吸收率现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4.
产业特色:占到世界钨消费量的四分之一, 基地特色十分凸显 2004年,厦门市重点工业企业的经济规模继续扩大,规模经济特征进一步显现.全市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197家,共完成工业产值1379.68亿元.机械、电子、化工三大支柱行业共完成规模以上产值1289.4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7.3%,直接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7%.其中钨材料产业完成产值26.06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6%.  相似文献   

5.
速度、比例、最终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50年至1977年28年中,我国的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3.5%.比美国的4.5%、西德的6.9%、日本的12.5%都高;我国的农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4.2%,也比美国的1.9%、西德的1.8%、日本的2.7%都高。从这些数字来看,我国的工农业发展速度都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说是高速度。但是,我国人民生活却改善得很缓慢,人民消费水平比这些国  相似文献   

6.
"到2015年,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力争实现产值1300亿元,年均增长26%."吉林省工信厅副厅长马军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期间,吉林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要在光电子、汽车电子、新型元器件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1987年,是广州市电池工业公司实行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的第一年。一年来,该公司围绕经理任期目标在深化企业改革上下功夫,在经营水平、技术水平、创汇水平、产品质量、生产管理等几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值、产量、劳动生产率、出口创汇、销售收入等都创历史最高水平。1987年,该公司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电池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5%;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13%;利润比上年增长7%;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78.9%;出口创汇比上年增长45.4%;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30%。  相似文献   

8.
徐冬林 《经济管理》2005,(11):87-89
一.我目高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1.从产值规模来看,200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值规模约为1480亿美元,仅低于美国和日本,排在第三位,略高于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德国和英国。但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占全部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2001年仅占10%,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指标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就已经超过10%,英国和韩国也于1986年达到10%。199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大约仅占全球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3%,而美国、日本高达36%和20%。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期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重大项目的支撑 90年代以来,特别“九五”期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高技术产业群体。200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5年平均增长26.7%,高于同期工业增长12.6个百分点,比1995年的36亿元增长5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5.3%上升到19.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5130万美元。长春高  相似文献   

10.
过去十年内,美国不少工业缺乏竞争力或竞争力下降的趋势,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关注和担忧。以电子工业为例,1985年美电子行业占世界电子市场的64.5%,目前为50.5%,产量也从52%降为34.9%。美国所开创的集成电路、消费类电子、光电子以及机器人等技术领域也逐步失去了领导地位。为了应付来自日本和西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战略技术,一直得到各国的重视。据报道,1996年世界信息产业产值的增长率比1995年增长了10.4%(不变汇率及现行价格),1995与1994年之比为7.7%,远远超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1996年的总营业额为6030亿美元,如果加上通讯行业的营业额可达到12300亿美元,可与1996年法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信息产业产值的增长率按地区划分,北美为1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为13.3%,欧洲为5.8%,意大利为4.3%。  相似文献   

12.
一、瑞士钟表工业在国际上的地位钟表工业是瑞士第三大支柱产业,有400多年历史,现有575家钟表厂和3.3万名工人。1991年全世界生产钟表8.28亿只,瑞士出口成品钟表3200万只,机芯l亿只,共计1.32亿只,其产品95%出口,其中40%出口到欧洲和亚洲,14%出口到北美,15%出口到香港。日本钟表产量比瑞士高三倍,但以产值计算,瑞士则占世界第一位。1991年全世界钟表产值为140亿瑞郎,瑞士约独占53%。其原因之一是瑞士生产的多为高产值的高档表。其次,瑞士80年代以来研究开发、生产了价廉物美的SWATCH表,近年来,产量猛增(增长率为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吉林省电子工业呈现持续高速发展、产值连年翻番、效益同步增长的好形势。1998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80.6亿元,提前一个月完成翻番的奋斗目标,比1997年增长158.9%,是1996年的4.3倍,在全国30个省市中从1995年的第20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12位;实现销售收入51.9亿元,比1997年增长281%,是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一股“摩托车热”席卷全国,1992年全国摩托车产量达到200万辆,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1993年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经济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受高速增长的惯性推动,依然达到了337万辆,使我国一跃而成为数量上的世界头号摩托车生产大国,超过日本30万辆。全国各地摩托车项目纷纷上马,生产企业由1991年的80多家猛增至130多家。在这股热浪中,江苏摩托车工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全省已有金城、玉河、捷达、金狮、雅西、兰翔等20家上国家目录的整车生产企业,居全国各省份之首。另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借牌、联营等方式生产整车的企业还有近15家,这样全省整车生产企业实际达35家左右。1993年全省摩托车产量共完成52.5万辆,比1992年增长了112%,仅次于四川、山东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由1992年12.5%上升为15.6%;同时,销售形势很好,全行业完成销售收入34.8亿元,比1992年增长117.5%,实现了产销同步增长,增幅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70%的增长速度。那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1993~1997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26.4%,比全部制造业年增长率高出9.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1993年的634.4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1274.2亿元,年均增长19%,高于全国制造业增长速度12.7%。最近几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2000年全国电子产品出口额已达552亿美元,同比增长42%;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比1999年增长75%;电子器件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32%;电子元…  相似文献   

16.
沈才彬 《经济》2004,(3):36-37
第一个疑问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否还能持续下去? 中国政府公布的200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为9.1%(速报值),预计2004年也能达到8%的增长率。 从日本的经验上看,GDP冲破1万亿美元大关后,经济增长开始加剧。日本的GDP在1979年达到1万亿美元,为此日本在战后付出了30年时间。但日本以后仅用了7年就达到了2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广州开发区以“深化改革、实现超常规发展”的气魄,埋头苦干,红红火火地走过了1993年。全区经济建设一举驶上了加速增长的快车道。 去年,广州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均全面超额完成,并实现大幅度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7.27亿元,比上年增长50.34%;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5.06亿元,比上年增长55.07%;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4.4%;实现出口总值2.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06%;出口国别达46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实现利润3.1亿元,比上年增长33.95%;利润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6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增大,全年完  相似文献   

18.
一、日本的科技发展促进了经济的高速成长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已是世界所公认的事实。根据日本经济企划厅所公布的材料,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1945~1955年为经济恢复时期,也是以后经济腾飞的准备阶段;1956~1970年为经济高度增长时期,也正是日本为达到欧美诸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的追赶阶段;1970年以后,日本的经济从高度增长转向中度增长,标志着追赶过程已  相似文献   

19.
1.概况 化学工业是与衣、食、住、行及能源、医药、电子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关系的一个重要工业领域,是为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原料的基础工业之一。在日本的基础材料产业中,生产规模最大的是化学工业,据统计目前日本的化工企业有5390家,职3]40万人,1991年化学工业产值为242 531亿日元,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日本的制造业中化学工  相似文献   

20.
<正> 基本判断 1979—1984年是我国解放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历史时期。自1985年开始,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波动,发展速度陡然下降。这次波动,无论就其下降幅度还是就其下降趋势进行控制的难度来说,都超出了人们预料。农村的发展与改革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业产值增长放慢。1985和1986两年,农业产值增长速度仅为3.4%和3.5%,远低于前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农业产值增长放慢主要是由于近两年种植业产值比1984年分别下降了2%和1%,1986年林业产值也比1985年下降了2%,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棉花、油料、糖料、黄红蔴、烤烟等的实物量也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