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阶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社会系统工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使用“小康”概念,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杜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表明党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连续、稳定和成熟,体现党领导亿万人民从建国后的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发展生产力社会革命,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造生产力社会革命,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从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使用“小康”概念,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表明党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连续、稳定和成熟,体现党领导亿万人民从建国后的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发展生产力社会革命,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造生产力社会革命,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对于我们地处山区的中国竹乡崇义县来讲,要建设成为富有竹乡特色的小康社会,关键在于以创新为先导,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新的角度研究新情况、以新的手段探索新方法、以新的理念构建新机制,以新的发展开展新境界。一、创新市场理念,把解放思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崇义县地处…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的新的奋斗目标,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意味着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将更加富足,生存环境将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重申"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8.
刘武俊 《开放潮》2003,(4):29-29
十六大报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综合体系。 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9.
着眼于“更高水平”和“惠及全省人民”,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浙江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浙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也是浙江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在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文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宽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目标:“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生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点是经济发展,难点却在社会发展方面。如何克服困难,加快社会发展步伐,主要是强化四个意识,构筑五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