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小微企业创业时间不长,其财务状况和经营都不透明,银行很难对其进行信用评估,做出借贷行为,因此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小微企业为了能获得贷款不得不做出让步,银行不能区分对其借款风险的高低,便会提高借贷利率,使得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上升,造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借贷投资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收益不对称和风险转移问题,这会造成资产价格膨胀从而形成泡沫。基于选择有代表性投资者的借贷投资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贷款价值比(LTV)进一步扩展Allen-Gale模型,并用LTV的动态调整来说明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泡沫生成的内在机理及其影响,以及通过模拟分析后得出:利率不变时,LTV越大,资产价格泡沫程度越大;LTV不变时,利率越低,资产价格泡沫程度越大。因此,遏制资产价格泡沫的关键是降低LTV,提高利率。  相似文献   

3.
自亚当·期密推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以来 ,经济学界很快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市场形成价格 ,价格引导生产 ,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而这一理论框架的基础是要有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一个基本前提则是信息的完全性。完全的信息可使交易双方能充分比较、择优限劣、促进竞争 ,使买卖双方作出最优抉择。但这一假定前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存在的只是不对称信息。在银行与企业借贷关系中 ,企业 (借款方 )是资金的使用者 ,是不对称信息决策中的代理人 ,对于借贷资金的实际投向及其风险、收益水平、贷款的偿还概率等信…  相似文献   

4.
非对称信息与商业银行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由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主要是由于银行难以完全了解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因而只能根据市场的平均利率发放贷款。这种定价并不能完全反映借款人的全部信息,最终使低风险和预期收益低的借款人退出信贷市场,留下来的全部是高风险的借款人。  相似文献   

5.
杨毅 《经济导刊》2012,(2):34-35
银行借贷是我国中小企业当前最为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导致其在与银行信贷交易时处在弱势地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致使银行的贷款供给不一定为贷款利率的单调增函数,在竞争均衡下也可能出现信贷配给(Stiglitz and Weiss,1981).抵押物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配给,对于资质较低的企业来说,抵押物价值具有更强的激励效应,中小企业需要提供更多的抵押物来获得信贷( Boot,2000).然而抵押物不足却是中小企业共同的问题.因此,基于软信息(即企业财务状况、抵押物等"硬信息"以外的信息)的关系型借贷,被认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关系型融资是解决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一个很好的制度选择。信贷市场上银行和企业的博弈,决定贷款的可得性和利率水平。为了避免银行对企业的长期信息垄断,企业会寻求多重关系型信贷,银行之间的竞争是维护信贷市场均衡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后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和关系型信贷的建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 ,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本额的比率。博弈是指利益双方谈判、协商、相互让步的过程。从资本供给与需求的角度看 ,利率实际上是资本供给者与资本需求者在资本借贷过程中相互博弈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率是由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是银行、企业和储户三方博弈的结果。因而 ,实行由市场调节的浮动利率制度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一、银行与储户的博弈储蓄是一种回报稳定的个人投资方式 ,除了储户的消费需求、倾向、观念和“风险”意识以外 ,利率对储蓄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现金是最…  相似文献   

8.
转轨经济条件下的信贷配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宏 《经济评论》2007,144(2):85-89
信贷配给是信息不对称的金融市场上的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在转轨经济条件下,银行、企业和利率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就使得转轨经济条件下的信贷配给和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贷配给存在一定的差别。在银行改革初期,银行对政治收益的追求会使得其扩大信贷供给,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总体的信贷配给程度。随着银行改革的深化,银行的利润压力加大,普遍出现“惜贷”行为,市场信贷配给程度随之大大加深。缓解市场信贷配给程度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推进银行改革和企业改革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垄断性的金融体系格局下,我国存在着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与民间资金所有者投资无门并存的局面,而这就是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基础。在现阶段,由于我国对民间借贷的监管缺失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民间借贷积累了较大的风险,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0.
孙建辉  吴健 《经济师》2006,(3):251-251,253
文章运用一种几何方法推导出了不同借贷利率下投资组合有效前沿的方程。我们首先把Markowitz模型的有效前沿用投资组合的权重向量表示出来,然后将不同借贷利率下的资本市场线(CML)也用投资组合的权重向量表示出来,接着根据CML的定义在Markowitz模型的有效前沿上分别求出不同借贷利率下资本市场线与Markowitz模型有效前沿的切点,同时也得到了不同借贷利率下CML的斜率,这样就推出了不同借贷利率下投资组合的有效前沿。  相似文献   

11.
资本市场层级结构与信息不对称下的私营企业融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指出资本市场根据计算融资风险所需的信息量的多少,自发地生成一种自甄别装置,这种装置就是资本市场由低到高的分层结构,而在每一层级的资本市场上,借贷双方都存在着个人信息和企业经营信息这两方面的的信息不对称,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放款人所需提供借款人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增多,而在当前的转轨时期,这些信息有可能会加大私营企业融资的风险成本,因此,在现阶段,私营企业成本最小的融资方式是通过民间借贷获取企业营运发展资金。  相似文献   

12.
资金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因供需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金不合理配置(逆向选择)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借鉴Spence的信号传递模型,运用Bester的结论——抵押品数量可以充当甄别贷款项目风险的机制,构建了一个具有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特征的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内生化了贷款抵押品数量和银行贷款利率,分别讨论了银行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下混合均衡和分离均衡出现的几种情况,为银行提供了一种相对更高效率的识别企业风险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受到各方关注。中小企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多元化服务,解决就业等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却一直得不到解决,严重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利率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假设经济中利率市场化已经实现,来探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利条件,同时指出即使利率市场化已经实现,由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利率市场化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作用,也会缩水。进一步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融资约束,并提供了一些旨在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经济学方法对中国农村民间借贷市场利率定价过程进行经验分析,着重考察农村民间借贷利率受到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的影响程度,分别对借款人、贷款人以及市场交易价格建立利率定价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结果显示,市场交易价格模型方程在F-检验1%水平上显著,其他模型具有R2的统计显著性;反映借款用途的变量在10%水平上显著,其他变量均在5%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该市场利率能够反映公共信息的影响,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利率定价也反映了各自私人信息中风险和能力因素的影响,可知农村民间借贷市场是借贷双方自主交易的民间金融市场,其利率定价过程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黄巧玲 《时代经贸》2012,(24):206-206,220
信息不对称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失衡主要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能得到有效供给;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融资供求不平衡。银行为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常常将科技型中小企业配给出信贷市场。运用不完全信息关系型融资模型表明,关系型融资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放松利率和抵押品甄别机制对企业的信贷约束,扩大信贷量,实现银行的帕累托改进,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16.
开发性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面临较大的交易费用与违约风险,因此,中小企业通常成为信贷配给的主要对象从而陷入所谓的融资困境;而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出发,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实质上是一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困境.而开发性金融将国家及政府组织增信作为信贷约束条件,实质上是通过市场机制谋求构筑政府、企业、银行和市场四位一体的融资平台,从而降低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贷款条件(利率和抵押要求等),促使金融交易顺利进行并推动经济主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信用基础,从而形成了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复杂网络关联影响模型,对银行倒闭引发银行间借贷资产损失和关联投资产品价格下降引发关联银行损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报告了银行系统风险有来自银行间借贷的直接风险也有来自银行投资关联的间接风险的现状,通过采用建立银行间借贷网络和银行投资关联网络进行冲击传染的数值模拟方法,结果发现通过银行间资产损失传染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银行间资产与银行资本金的比例,还有银行间的借贷网络结构.提出市场投资种类和银行持有资产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才会引发银行投资资产的关联传染的实际现象,研究结果指出银行投资资产损失关联传染和银行间借贷损失传染叠加,会使风险冲击加强,银行倒闭传染加速,很容易形成银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8.
郝蕾  郭曦 《经济研究》2005,40(9):58-65
在利率管制下的卖方垄断型信贷市场中,担保额是银行甄别企业风险的有效工具,但这依赖于企业的风险收益特征。第三方担保可以帮助禀赋不足的企业融资。由于不同担保机构对企业信息了解程度不同,文章通过模型证明,在对会内企业担保时,互助担保比政府担保具有优势。互助担保不会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因为存在市场分割,政府担保是不可或缺的。政府担保会引起风险转嫁,导致收益在企业内部、银行与企业之间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信用缺损成为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并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风险高,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监控便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银行监控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借主的事前监控.构建监控模型和产品差异化模型在于银行利用资源在发放贷款之前监测企业,通过银行获取信息或者在市场力(产品差异化)投资模型的分析表明两种选择产生不同的预测,即银行加大分支机构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有利于提高信息获取的范围以及信息获取的准确性,但对市场力增长不显著;银行对借主资金交易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借贷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上,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而出现信贷配给现象。与一般性均衡下的供求相等不同,信贷配给性均衡状态下的需求大于供给。本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贷配给的传导机制,并证明了信贷市场上配给性均衡的长期存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