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调整价格的同时,必须改革过分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这就是说,改革价格管理体制是理顺价格、促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本文拟就价格管理体制与价格体系的关系,当前价格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的原则以及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价格管理体制与价格体系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认为,它们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经济范畴。价格体系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内部和各部门之间商品价格互相联系、彼此制约的有机总体。它的内涵包括价格的种类、比价、差价及其相互之间的纵横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关系。价格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价格机构的设置、权限的划分、价  相似文献   

2.
<正> 价格体系的改革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谨慎而认真地探讨不同的价格形成理论,为确定价格改革的方向与步骤提供可靠依据,在今天具有重大意义。一两种对立的价格形成理论及其政策含义在价格改革的探讨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价格形成理论,即计划价格理论与市场竞争价格理论。计划价格形成理论包括生产价格、理论价格和计划价格等不同模式,尽管提法不同,实质上都反映了一种无需通过竞争,而直接用计算社会劳动消耗来定价的指导思想;在市场上表现出的供求关系,充其量只作为计算均衡价格时的参考指标。持该观点的人们认为,这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党的十四大报告更深入,更精密地论述:“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应当根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加快改革步伐,积极理顺价格关系,建立起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  相似文献   

4.
“七五”期间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七五”期问价格改革有三个重点:生产资料价格改革,房租及住房销售价格改革,劳务收费标准改革,其中又把生产资料价格的改革放在首位。生产资料价格的改革对于完善生产资料市场,搞活大、中型企业以及对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七五”期间把生产资料价格改革放在首位的必要性首先,这是由于生产资料在再生产中的经济用途和在价格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各项经济改革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价格的改革,价格问题已成为当前人们议论的中心。本文拟就改革现行价格体系的紧迫性,理顺价格的前提与原则,以及价格体系改革的方向与步骤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参加价格体系改革的讨论。一、改革现行价格体系的紧迫性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由于过去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其它历史的原因,存在着相当紊乱的现象。这些紊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 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它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涉及千家万户,它同财政的关系更是十分密切。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财政与价格改革的关系,是社会主义财政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价格体制改革的土要目标是:从“耗费”型价格向“效用”型价格过渡,加强价格的刺激、调节与核算职能,削弱其再分配职能;全面调整价格体系;改革价格形式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 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需要几方面的配套改革,其中价格体系和价格体制的改革是当前理顺经济的枢纽。本文试图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价格改革道路,以供参考。一价格改革的理论模式问题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仍然是  相似文献   

9.
<正> 一、价格双轨制:结构优化的障碍现阶段价格改革的起点已经不是10年前的那种传统的价格管理体制和价格体系了,而是经过10年改革形成的价格双轨制和以此为基础的价格体系。其特征是,不同种商品分别在计划轨和市场轨定价,同种商品也按一定的比例分别在计划轨和市场轨定价。这种在计划和市场双轨定价条件下的价格体系,既不是单纯的计划价格体系,也不是单纯的市场价格体系,而是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相交织的价格体系。仔细分析双轨价格体系中的比价关系,便可发现,现行的价格体系仍然是扭曲的。首先,放开的商品价格明显高,没有放开的商品价格明显低,彼此间悬殊的价格差别不能反映其价值差别。其次,同一种商品(主要是计划和短缺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对于我国当前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的表现,进行了概括;对于改革的内容、要求、方法等,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解决了一些长期争论的理论问题,是进行价格改革的理论基础。目前,对于进行价格改革,不少人还有疑虑,主要是价格改革会不会影响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1.
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十年,近几年的价格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同时搞好工资结构的改革。过去那种不合理的价格体系的形成同旧体制下的平均主义的工资结构有直接的关系。虽然近几年工资结构也有一些改革,但基本没有突破平均主义和论资排辈的框框。如果工资结构不实行彻底改革,价格改革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所谓工资结构的彻底改革就是要打破平均主义的工资结构,实行差别工资结构,以体现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着消费水平差别的客观要求。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着“优胜劣汰”这样一条客观规律。在  相似文献   

12.
曹振良  李雯 《经济纵横》1993,(10):33-36
<正> (一) 14年来,伴随着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等一系列完备的思想原则和方向目标的确立,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关键的价格改革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放开价格、放开经营的深入,也出现了价格体系的扭曲、物价水平的上涨以及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与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因此,需进一步转换和完善价格机制。由于价格(广义价格)是市场运动的核心机制,其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价格,作为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指示器,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当前价格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为了探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三产业价格体系,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引导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本文对第三产业中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务商品的价格(收费)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力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上,探索这些特殊劳务商品的价格改革途径和价格结构目标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水利产业市场化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要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其关键是建立一个能真实反映并有效调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水价格体系,这就要求改革传统的水价体制,实现水利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本文探讨了水资源价格确定的有关问题,并对水价体制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价格改革包括价格体系和价格体制两方面的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价格体制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才有利于实现价格体系合理化,正确地发挥价格功能,这是我国价格改革所要研究和达到的目标之一。一、选择价格体制模式必须清醒地认识价格功能的二重作用我国过去价格体制的最大弊病在于抑制价格功能的发挥。现在探讨价格体制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探索性的全面经济改革的历程,价格改革首当其冲。价格改革就是要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至今,价格改革已迈过了第十个年头,但价格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 运输价格是我国社会主义价格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生产领域价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11月开始的部分铁路、水路运输价格的调整,同时也是价格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这次部分运输价格的调整不只是调整运输价格水平,而且是在调整的那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实行的低价资源能源体系,不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也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自然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反映自然资源价值、市场供求及其稀缺性的价格机制,而要最终解决自然资源价格存在的问题,必须使价格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改革、健全市场体系等相配套。  相似文献   

19.
<正> 现在,大家都很关心物价问题,特别是做经济工作的同志,对于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更为关注。因为价格体系的改革,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改革的成功,将会大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价格改革又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持续的、按比例发展的经济条件,没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很困难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那末,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改革价格体系所需要的条件是否已经具备了呢?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价格体系改革的理论根据是些什么?马克思的价格理论是否回答了这个问题?依据马克思的价格理论,我国现行价格体系应该怎样进行改革?为了保证价格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应该及时采取哪些有力措施?下面拟谈谈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