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财政部农业司组团于2002年11月16日至11月30日赴英国、意大利考察两国农业补贴政策。一、欧盟和英、意两国补贴情况(一)欧盟农业共同农业政策和共同农业基金英、意两国都是欧盟成员,欧盟的农业补贴政策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两国的农业补贴政策。考察英、意两国农业补贴政策,首先必须了解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和共同农业基金。二战以后,为了实现欧洲重建,1958年,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在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欧洲共同体。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在欧共体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欧共体的第一个条约《罗马条约》…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政府、规模主体、小农户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综合粮食产量、经济效益、市场评价三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不同均衡点和不同补贴政策方案进行仿真,进而构建农业金融补贴机制.结果表明:补贴潜在收益、规模主体销售收益、规模主体农业补贴、小农户销售收益与小农户农业补贴是补贴机制的关键影响因素.取消农业金融补贴可以减轻财政压力,但粮食产量将大幅下降,收购价格补贴方案优于其他政策方案.结合补贴政策效果,研究从市场机制、成本机制、倒逼机制三方面构建了农业金融补贴决策支持策略,从而为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保障农民的收入,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农业补贴的力度.文章用实证的方法对1978年以来我国的农业财政补贴对农民收入的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农业补贴对农民的收入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效用有递减的趋势;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村居民家庭平均纯收入影响最大,而农业科技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6.
7.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改革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国,对农业长期实行补贴政策。1995年以来,为适应WTO《农业协议》的要求,美国不断调整补贴形式,减少“黄箱”政策,扩大“绿箱”政策。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及改革趋势对优化我国农业补贴的方式,特别是设计金融支农的政策措施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9.
WTO框架下政府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冲击以及政府的对策选择问题,学界和实际工作部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策主张。但这些研究大多基于一种“应对”思维,集中在政府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新的补贴政策目标模式的设计上。实际上,WTO农业协定对政府农业补贴政策调整的基调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基于政府债券规模和流动性的双重视角,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二者对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变量的影响。研究显示:政府债券规模的增加促进了投资,刺激了产出和劳动供给,但过度扩张对实体经济也带来"挤占投资"和物价上升、消费下降等负面效应,同时通过债券作为金融资产的特性向金融部门蔓延并形成金融风险集聚;政府债券流动性增强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资,促进了物价稳定,但也存在"挤占消费"和引起经济波动等负面效应;而政府债券流动性的提升有利于缓释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益,但流动性过高也会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集聚。本文从促进政府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同发展、总量和结构合理匹配、政府债券与实体经济有机契合、政府债券流动性管理与金融供给侧密切衔接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ARDL模型对我国名义有效汇率对物价水平的ERPT效应进行了测度,发现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各自都较合乎情理,但是二者并没有达成一种相互协调的整体。在目前ERPT效应相对较低(货币政策的稳定情况影响效应的大小)和支出转换效应效果不明显的现实情况下,保证货币政策稳健、及时、有效,并对货币供给的自主控制将成为我国央行的首要目标,而适度的放开名义汇率的浮动范围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会计政策选择的契约动因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选择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企业真实反映经济业务实质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为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盈余提供了机会.分析和检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与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选择为切入点,选取符合我国企业特征的契约变量,运用均值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的选择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实证会计理论中的政治成本假设和报酬契约假设. 相似文献
14.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粮食产出的激励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理性经济人"的假定条件下,基于生产者行为理论就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对粮食产出的激励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农业保险补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影响粮食产出:一是通过提供较高保障的农业经营收入以鼓励农民加大农业生产投入,进而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产出水平;二是通过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实施不同的保费补贴标准,引导农民改变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而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规模。就当前实施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来说,由于绝大部分地区的保障水平都比较低,目前通过农业保险补贴来增加粮食产量的实际效应相当有限。如果政府想利用农业保险来增加粮食产出水平,可以通过适当提高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为种粮大户构建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以及对粮食类作物和经济类作物保险采取差异化补贴政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区域生态环境政策制定需要协调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制度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作为识别生态环境保护的外生冲击,基于2006-2016年中国县级面板数据,采用PSM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区位导向型生态环境政策对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并识别地方政府在面临生态环境约束条件下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的实施提升了生态功能区的环境质量和生态质量,但同时导致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相对下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同时,抑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缺口;财政收支缺口越大的县,地方政府发展工业的激励越强,进而面临着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的风险,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未得到明显提升,这与生态功能区的激励结构有关.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约束性的生态环境政策需要做对激励,考虑政策实施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稳定政策实施的预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保户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刺激保险需求的增长。可以刺激保险需求的增长。从而有效地促进保险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本文通过对一些国家和地区政策的介绍。提出了完善我国此项政策和促进保险需求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现代社会风险程度加剧,老年残疾问题日益凸显。在我国机构照料和社区照料供给严重不足、且老年残疾人对照料服务支付能力低下的基本国情下,家庭照护成为老年残疾人照料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随着家庭规模缩小与家庭结构改变,家庭对于老年残疾人的照护能力逐渐削弱。老年残疾对家庭成员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老年残疾加剧了老年人残疾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因此,如何完善老年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以提升家庭照料能力,完善家庭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已成为当前社会政策需要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试图从老年残疾人家庭政策的概念界定、发展状况、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这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老年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18.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合理搭配,方可以发挥其政策效应.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已经出现重大转折,经济发展的中期上升趋势已经确立,原有行之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也因此难以适应实际需要,必须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外资流入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冬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10):26-28,45
外资的持续流入始终是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亮点。但外资的流入也不是万能的,在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外资的流入势必造在货币供给量的大量增加,这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必然受到掣肘。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应改革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等等,以实现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