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选取利率、汇率、房价和股价等方面的指标,利用VAR广义脉冲响应模型赋权来构建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并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其进行时间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具有非线性、周期性和两阶段动态变化特征,且在扩张阶段和紧缩阶段表现出相互变迁的结构性突变。同时,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在各区制内的平滑概率值较大,均接近于1,说明各区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3.
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要求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地监测金融市场总体状况,而现有指标多数局限于分析单个金融市场。2008金融危机后,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等机构开发出金融市场压力指数监测整个金融市场压力情况,从而更好地来评估货币政策效率和金融市场稳定状况。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金融市场3种常用的金融压力指数,采用6个指标分别描述影响我国金融市场投资者信心和流动性状况的因素,并据此编制中国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数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波动率指数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够较好地刻划我国金融市场压力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4.
张素素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20,(9):71-72
随着改革开放影响的日益深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业得以迅速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金融业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此存在金融风险,虽然距离2008年我国金融危机已十余年,但我们也应继续吸取教训,提高警惕意识.本文在金融安全的知识背景下,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我国金融安全指数的构建,分析我国金融安全状况,并对维护我国金融... 相似文献
5.
从宏观经济安全、银行业安全、房地产安全和国际外部安全四个方面选择22个基础指标构建中国金融安全指数指标体系,并利用新颖的核化主成分分析方法合成中国金融安全指数。该指数刻画了2000—2013年期间中国金融的安全状况。实际分析的结果表明:与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相比,由核化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更加符合金融安全状况的历史事实,因而可以更好地用来反映和评价中国的金融安全状况。此外,还引入了相似度的概念,可用于筛选和精简指标。指标精简前后所得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非常接近,这说明精简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7.
浅议黄金储备与金融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金是一种重要的储备资产,其在历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提示我们,必须重视黄金储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黄金储备明显偏低。适时扩大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是发挥其金融安全保障职能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金融形势指数的中国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基于VAR模型的FCI,研究了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短期利率、汇率等所具有的政策信息作用。结果显示:FCI与通货膨胀指标CPI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从Granger因果关系上看,FCI是引致CPI的原因,表明资产价格具有明显的信息作用.同时考虑到FCI指数的模型依赖性及数据限制等问题,笔者认为FCI对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的预测来说直接作用有限,但可以将其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辅助参照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基于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视角分析党组织参与治理在解决国有企业金融化中的作用,并以2006—2018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方面,通过整合金融化“预防性动机”“投机动机”和“盈余管理动机”构建综合的机制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参与治理,有效抑制了企业金融化的“投机动机”和“盈余管理动机”,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金融化程度。党组织参与治理的效果在“讨论前置”实施前后、不同层级国有企业间以及不同方式的“双向进入”安排中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治理对金融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但显著提高了风险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本文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情境下公司治理理论,为抑制国有资本“脱实向虚”、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2-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结果显示: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具有显著的逆周期效应,但受企业异质性影响,不同类型企业金融化行为逆周期效应具有差异性,属于轻资产、国有制、制造业以及非东部的企业,其金融化行为的逆周期效应较为突出.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会抑制固定资产及研发创新的投入,进而挤出实体资产收益.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的潜在动机表现不同.在经济上行期,企业金融化是套利投资行为;在经济下行期,企业金融化可以起到平滑资金作用,但需防范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可能带来的\"脱实向虚\"风险.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以来,黄金一路高走。该文从布雷顿森林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与黄金价格走势的关系分析中,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确定性是黄金狂涨的宏观背景,而实物投资需求增加和开采商去套期保值化、美元汇率走低和通货膨胀预期、发达国家惜售黄金储备而新兴国家增持黄金储备以及投机气氛甚浓等,是支持黄金上涨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黄金价格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但短期调整仍会继续。相应地,中国应有长期增加黄金储备的战略,但在具体时机的选择上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手工整理的我国中期借贷便利的数量和利率数据,匹配2014-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中期借贷便利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的适度下降显著降低了企业金融化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中期借贷便利政策对投机交易活跃、融资约束较强、税收负担较重、地区金融化水平较低的企业影响更为显著;其作用机理在于,中期借贷便利利率适度下降,会引导银行贷款利率适度下降,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保障企业中长期流动性合理供给,提高企业投资水平,缓解企业“脱实向虚”。本文从企业金融化角度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有助于厘清货币政策改革创新产生的经济效应及作用机理,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总需求管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宇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6):26-30
中国黄金市场是一个新生的市场,2002年建立,2003年正式运营,在短短6年的时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一个集套期保值、投资、避险等金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市场体系。2008年,中国黄金市场日均交易量名列全球第五位,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黄金市场之一。黄金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完整和稳定是货币政策顺利运行的基础。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为推动中国黄金市场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本文试分析中国黄金市场的基本框架、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金价上涨并非推动中国黄金投资的唯一动力,中国黄金投资市场近年的快速发展在更大程度上是全球黄金市场金融属性增强和中国黄金投资追赶世界平均水平的结果。从宗教祭祀的神物和权贵财富的象征变为百姓资产组合的一部分和平常的投资标的,黄金投资的平民化是未来中国黄金投资市场发展的主动力。下一步,应积极推进黄金业务创新,加快黄金进入民间资产组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浅析完善我国股票发行方式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智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8):35-38
本文从分析中国股票市场发行方式的历史演变和存在弊端入手 ,探讨了中国股票发行方式模式选择的科学基础与客观制约因素。指出在中国加入WTO后 ,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股市资源的市场化选择 ,而要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必须经过阶段性目标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companies, but also unexpected consequences. We quantify the firms’ level of digitalization using text analysis to examine whethe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ffects financial investment. The results conclude tha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creases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our findings remain valid after robustness checks, indicating tha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unexpectedly exacerbates the financialization problem of Chinese companies. We further discuss the motive and channels of corporate financialization unde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creases financial investment through financial surrogate intermediaries and higher return on financial assets. Therefore, managers should not ignore the potential negative effec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9.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22,15(2):100238
At its 19th National Congres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vowed to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sector’s ability to serve the real economy.” However, many studies provide evidence of the opposite trend, a problematic “transition from the real to the virtual,” among Chinese enterprises. Meanwhile, the investment efficiency of China’s Social Security Fund (SSF), a public fund, attracts much attention. In this context, we use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18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lding by the SSF and enterprise financialization. We find that SSF holding significantly inhibits financialization and that this effect is non-linear. Mechanism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SSF holding suppresses enterprises’ financialization mainly by improving their governance. Moreover, SSF holding more strongly inhibits small-scale (vs. large-scale), state-owned (vs. non-state-owned), and non-eastern (vs. eastern) enterprises in China. Furthermore, SSF holding can alleviate corporate value impairment caused by financialization. The conclusions enric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may help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o guide investment by enterprises and prevent financial risks.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多功能是建设银行未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建设银行通过建立战略协同机制,积极培育子公司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综合化经营对集团的贡献,加快从单一银行功能向综合金融服务集团转变步伐,已初步形成了综合性经营基本架构。建设银行将继续推进综合性、多功能经营发展,在经营平台架构、体制机制建设、产品渠道、风险管理、IT系统和人才队伍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