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大量的稳定计算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路基边坡高度20~80m的安全系数与坡高、坡度、内聚力、摩擦角、容重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弥补了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不足,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坡脚位移与边坡安全系数关系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坡脚位移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关系,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边坡有限元模型,结合抗剪强度折减法,在改变坡顶均布荷载的情况下分别计算相应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并在坡脚范围内选取3个点进行位移观测.观测结果表明:3个观测点各方向的位移均随安全系数的减小而非线性地增大,各点X方向位移的变化幅度比Y方向大,各点Y... 相似文献
3.
传统边坡位移反分析常采用确定性方法,忽略了参数的非唯一性,相比之下概率反分析方法通过量化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来确定多组输入参数,这对于边坡失稳概率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先验分布量化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同时构建针对原边坡数值模型的高效率代理模型,采用贝叶斯推断并结合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对输入参数进行更新,极大降低了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通过对一实例边坡位移进行预测,并与实际监测位移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最后通过构建高效的主动学习代理模型预测了边坡的失稳概率,预测结果可为边坡失稳的定量风险评估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判断土坡稳定时,使用沙尔玛法,可以简化计算的工作量。是以Kc作为判断土坡稳定程度的一个标准,然后根据理正岩土软件岩质进行边坡稳定分析,不考虑地震作用,而是每次加入不同的水平外荷载Px,模拟水平地震惯性力KWi用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一系列不同大小Px所对应的滑裂面稳定安全系数Fs,最后根据回归分析把Kc与Fs的定量关系用函数表示出来,使其可以在工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开展基于滑坡灾害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建立台风暴雨诱发滑坡概率预测模型,对预防台风暴雨诱发滑坡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基于贝叶斯理论和增量学习理论,推导基于连续型变量的滑坡增量型贝叶斯分类预测概率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已发生的539个滑坡点作为学习样本,进行时空联合预测预报;选取研究区部分滑坡作为待预测样本,检验模型的学习性能和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在时间上实现了延续性,能捕捉连续变量微小变化对参数学习和更新的影响;在当前学习样本的条件下,增量型预测模型因为有检验元组部分样本的加入,使模型结构更为完整、概括性更强;该模型整体预测精度达75%,能较好的实现灾害时空联合预报。 相似文献
6.
重大水电工程库岸滑坡堆积体变形稳定受到强降雨、库水位变化等诱发因素影响,表现出长期的时空演变特征,致使库岸滑坡灾害风险防控难度极高。为揭示强降雨、库水位及其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等诱发因素对水库滑坡堆积体变形演化的影响机理,选取清水江三板溪水电站库区东岭信滑坡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滑坡堆积体变形、降雨、库水位与地下水等诱发因素时序监测数据,采用自回归模型对东岭信滑坡堆积体变形开展了动态预测研究,将单因素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型推广到多因素向量自回归模型,实现了水库滑坡堆积体变形与诱发因素时间序列脉冲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月降雨量较地下水和库水位对东岭信滑坡堆积体位移影响更大,且表现出强烈滞后性,但是随着时间的累积,影响逐渐降低,位移变化趋于稳定。研究结果为水库滑坡防治和监测预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逻辑回归模型和某油气管道工程沿线已发生滑坡的确定性系数CF,统计回归滑坡发生概率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函数关系。首先,根据影响因子子集中滑坡灾害面积和影响因子子集面积来计算滑坡发生的确定性系数CF;其次,将滑坡灾害是否发生作为因变量,影响因子子集中发生滑坡的确定性系数CF作为自变量,应用逻辑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GIS技术计算研究区内各独立属性单元发生滑坡的概率p,按概率p值范围,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危险性等级,并绘制滑坡危险性区划图;最后,用滑坡灾害的分布数据来检验滑坡危险性区划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逻辑回归模型和确定性系数CF的滑坡危险性区划方法是有效的,并适用于油气管道工程沿线滑坡的危险性区划工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Geo-Slope软件对新疆天山公路k601处大型滑坡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钻孔资料及滑坡边界特征在Slop/W模块中建立该滑坡的计算模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认为在天然工况条件下,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1-1、3-3滑体,处于不稳定状态,2-2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条件下,滑坡体处于完全不稳定状态,需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普通的滑坡稳定性计算,只能对滑坡的安全性做一个直观的计算,而滑坡的失稳概率却无从得知。利用蒙特卡洛(Monte-Carlo)法可确定滑坡的失稳概率,但传统应用蒙特卡洛(Monte-Carlo)计算滑坡失稳概率时,常认为c和φ值服从正态分布,其实在不同情况下c和φ值服从多种分布。基于此,探讨了岩土体参数c和φ服从不同分布形式时的滑坡失稳概率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c和φ值的变异系数和偏度系数计算得出的失稳概率比考虑c和φ值的变异系数和偏度系数计算出的失稳概率偏高,且2种失稳概率误差为10%~25%。上述研究对滑坡失稳概率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究并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14 年 12 月—2015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心绞痛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 35 例胸痛患者纳入对照组。使用 Gensini 评分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通过测定反应性充血指数(RHI)评估外周动脉压,检测患者血清相关生化指标,并采用蛋白质芯片技术测定血清内皮生长因(VEGF)、血管形成蛋白-1(Ang-1)、血管形成蛋白-2(Ang-2)等水平。结果 两组的基线资料相比,心绞痛组较对照组 TG 水平更高,Gensini 评分更高,RHI 值更低(p 均<0.05);心绞痛组较对照组 Ang-2、VEGF 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p 均<0.05),但 Ang-1 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I、Gensini 评分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 VEGF的水平密切相关(p 均<0.05)。结论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 VEGF 水平显著提高,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与 RHI 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滑坡变形发展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过程,同时在降雨以及库水位变动下,滑坡土体常处于非饱和状态,因此构建考虑基质吸力的非饱和土蠕变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三峡库区某滑坡滑带土非饱和蠕变试验数据为基础,基于伯格模型和非饱和土力学原理及相关假设条件,构建了适合该滑坡滑带土的非饱和蠕变模型。接着,利用非线性回归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将该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最后,考虑模型参数与净围压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对模型进一步修正,并验证了修正后模型的有效性。构建的非饱和土蠕变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该滑坡滑带土的非饱和蠕变特性,其对预测该滑坡的长期变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江西乐安河流域香屯站1956年-2005年年最高水位,采用均生函数方法,生成25个周期性基函数,利用SPSS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因子挑选,最终筛选出10个周期性基函数作为预测对象的影响因子,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非极值的模拟和预测精度很高,对极值的模拟效果较其它模型有很大改善,但仍然是主要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15.
以粤西高州市马贵河流域为靶区,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崩塌滑坡灾害的主因子及其权重,得到主因子耦合作用下崩塌滑坡灾害的易发性分区。结果表明:(1)坡度、水系、地层岩性、公路和高程为影响崩塌滑坡灾害的主因子,累计贡献率80%;(2)≥30°坡度区间,200~800 m水系距离,第四纪、侏罗纪和晚元古代地层,≤2 000 m公路距离,300~700 m高程区间分别为5大主因子的高敏感性区间;(3)高易发区域主要分布在马贵镇、深水村、三家村和六塘村,居民点分布广、灾害严重。建议加强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定研究区崩塌滑坡灾害的主控因子、高敏感性区间和易发性分区,可以指导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经济建设布局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以云南观音岩水电站右岸铅厂沟滑坡为例,在现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和反演的方法确定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运用Geo-Studio计算滑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在原河床水位下,铅厂沟滑坡体稳定性较好。水库蓄水后,随着库水位升高,铅厂沟滑坡体稳定性会降低。当库水位骤降时,坡体稳定性亦会略微下降。若遇暴雨或地震等恶劣状况,坡体稳定性会大幅度降低。对此提出了削坡减载的治理措施,并对治理后的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经削坡治理后,坡体稳定性有较大提高,满足相应的安全储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清江隔河岩库区重要滑坡预测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掌握隔河岩库区主要滑坡体变形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将近年来取得的安全监测资料,采用模型筛选、带权回归、参数优化及样条回归等方法,建立了有效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清江流域滑坡灾害地形因子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从孕灾到成灾的演化过程与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其中对地形因子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基于GIS和RS研究技术,以清江流域宣恩县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和平面曲率等4个地形要素作为敏感性分析评价因子,分别采用敏感性系数法和条件概率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所获得的敏感性分区面积基本接近,且与地表地质调查的滑坡信息基本相同。可为类似宣恩县这种中小区域滑坡灾害评价和预测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且对中小区域防灾和规划具有一定的宏观决策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