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冀鹏飞 《经济研究导刊》2012,(9):92+119-92,119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有车一族的不断增多,关于车辆停放和小区车位的权属问题引发的纠纷呈愈演愈烈之势,中国《物权法》原则上规定了小区车位所有权的归属的确认原则,但缺乏实践操作性,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广华 《经济导刊》2007,(11):249-250
<物权法>第74条第1款对"车位"和"车库"做出了规定,第3款仅对"车位"的权属做出界定,可见,对"车位"和"车库"的法律评价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3.
我国物权法关于车位的权属规定较笼统。本文剖析了我国《物权法》对车位权属的规定,并对车住所有权的取得,房屋与车位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则是有关资源利用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律保障。其中明确规定了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等权利的物权性质。结合《物权法》的有关规定,研究基于物权法律关系及其物权化两个方面,对自然资源所涉物权属性进行探讨,分析了立法对司法实践可能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时也阐述了该立法所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新《物权法》的诞生,对于中国广大的业主或者物业管理公司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涉及私有财产的保护上,关于小区公共物业的归属成为立法中最大的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新《物权法》中对于小区车库权属的规定。本文对车库权属以及新《物权法》中关于小区车库权属的规定进行分析和评论,对小区车库的问题给与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等相关法律条款的内容,并借鉴了国外有关法律和国际惯例,对酒店客人贵重物品丢失的不同情况的责任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等相关法律条款的内容,并借鉴了国外有关法律和国际惯例,对酒店客人贵重物品丢失的不同情况的责任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有人认为《物权法》对国有物权的保护远远不够,其实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症结,既非《物权法》上国有资产权利归属问题,也不是特殊保护问题,而是国家所有权如何行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主体的财产关系须得由民事财产法律来加以规范调整。一般而言,民事财产法律包含两大块,即调整财产流转关系的债权法和静态财产归属关系的物权法。我国目前已有了一部较具代表性的债权法即统一的《合同法》,但却没有一部统一的《物权法》。  相似文献   

10.
在《物权法》中,虽然确立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但其规定还是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是在权利归属问题上。本文阐述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物权法》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规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量化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临界值为尺度,划分1979年以来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的阶段性,结果发现,至2003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此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公有制经济,以致现今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已经动摇。国有经济改革取得多方面的成就,但存在方向性的偏差,亟需采取战略性措施,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2.
李刚磊  邵云飞 《技术经济》2021,40(9):122-136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突破口,也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影响国有和民营企业创新仍不清楚.另外,现阶段混改仍存在"混而不改""混而不合""动力不足"等关键问题,提高国企经营和治理效率的主要改革目标还未实现.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通过系统梳理现有研究,厘清混改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和结果,进而指出现有研究的短板及未来方向,既有助于理解和指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管理实践,也有助于丰富混改及创新研究的相关理论.另外,结合Citespace、Vosviewer等3种计量可视化工具的分析结果,本文构建了以"影响因素-实施过程-治理效果"为主线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框架,并进一步评述了框架中每个部分的研究现状及不足,旨在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以后并且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中,随着职业经理人地位的提升,人们最关注,也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关于两者的利益协调问题。本文以激励理论为线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认为职业经理人和企业所有者之间是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平等的契约关系,所以他们之间应实行双向激励以达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权利制衡,从而实现企业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强调了搞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认为随着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国有制将由过去的“包打天下”转变为主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国有制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也将合乎逻辑地有所下降;国有制改革首先要解决适当缩短战线、优化结构的问题,并应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合理划分产权,充分利用现代市场经济所提供的各种组织和工具,广泛引入竞争。  相似文献   

15.
生产资料所有制实际上是一个积累主体的选择问题。不同的积累主体具有不同的积累动力和积累效率,从而决定着生产资料积累的状况,进而成为人们考虑选择积累主体的重要因素。由于生产资料所有者承担着积累主体的职能,因此他必然要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获得一个相应的份额,做为进行生产资料积累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社会福利水平应以他用于消费的部分为依据,将其同社会的一般福利水平进行比较,由此来  相似文献   

16.
以制造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构建主观社会地位影响工匠精神的双路径模型,检验心理所有权与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主观社会地位与工匠精神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关怀型伦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收集的538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社会地位对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有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所有权与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主观社会地位对工匠精神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关怀型伦理氛围在心理所有权、和谐式工作激情与工匠精神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主观社会地位对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的双路径影响机制,丰富了工匠精神的前因变量研究,并为培育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公司股权结构是各利益方相互博弈的结果。本文从企业融资渠道的角度出发,考虑在负债条件下的企业最优股权结构的确定。通过文献回顾股权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分析出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大体分为三大类: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不相关以及股权的分散性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同时认为股权结构的内生性问题与绩效也有一定的显著性影响。本文采用Pagano和Roell(1988)提出的股权结构的形成模型,同时本文将在外部融资中加入债务融资进行分析。理论分析表明,企业的最优股权结构受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影响。在考虑债务融资的情形下,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的价值是相关的,也就是说,企业的股权结构可能是内生的,它会随着企业经营境况的改变而改变,是股东间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会计盈余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冬林  李刚 《当代财经》2008,(2):111-118
本文从会计盈余质量的角度来研究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我们从盈余管理程度、盈余信息含量和盈余稳健性等三个方面来衡量会计盈余的质量。三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改善会计盈余的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公司,并且会计盈余的质量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还能够缓解大股东对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恶化,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其快速成长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也有助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状况受股权制度的制约.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是股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它为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市场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它也必然导致并购动因、并购方式及并购效应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larify existing doubts with respect to the performance of private and privatised banks versus public banks; that is, it is an attempt to clarify the ownership–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The analysis takes explicit account of the privatisation transformation, including its intermediary stage, and the status of the economy. The ownership–performance model is estimated using cross‐sectional time‐series data and is used to test the influence of ownership changes on performance. Alternative performance measures are considered. The empirical findings show that ownership transformation in the case of regional banks has resulted in improved performance, whilst the benefits in the case of major banks were not significant, even though these banks have become more competi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