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纺织行业是滨州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之一。滨州市纺织工业体系、门类集中度较高,滨州市也藉此被誉为"中国棉纺织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作为滨州市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滨州纺织产业可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提供最丰富的样本支持。但目前来看,滨州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相对不足。本文在详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纺织产业发展中的金融需求,并为区域纺织企业提供更多资金、金融保障提出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靠技术创新,国际市场抓升级,国内市场挖潜力,是纺织服装企业平稳度过"寒冬"的关键。作为中国针织名城,山东省即墨市拥有纺织服装企业1190余家。今年以来,即墨的纺织服装企业遇到了较大困难。"危"中有"机",即墨市当地政府和众多纺织服装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谋求突破。  相似文献   

3.
杜钰洲: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加快纺织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纺织》2003,(1):36-40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今天请来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业绩突出、企业聚集度较高、产品特色明显、对全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竞争力影响较大的10个市(县)、29个镇的领导同志,到北京来参加"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特色城(镇)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纺织行业是滨州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之一,纺织工业体系、门类集中度较高,滨州市也藉此被誉为"中国棉纺织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作为滨州市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滨州纺织产业可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提供最丰富的样本支持。但目前来看,滨州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仍处在初期发展阶段,来自政府、资本市场等相关机构的支持力度相对不足。本文梳理滨州市滨州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现状以及当前支持情况,对照查找的不足之处,探寻适合当地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2013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开展在即,"中国布艺名城"、"中国丝绸织造基地"余杭作为重要协办方,此次预计将有105家企业参展,无疑将会是最为绚丽的一抹亮色。余杭家纺本身的持续成长力同样备受关注。转型压力扛在肩上2012年,纺织企业历经了严峻的外部环境考验,众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杨林山说,"在这一轮的洗牌中,资源向优质企业聚集的趋势十分明显,过去一年,余杭家纺企业中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同时,他也指出,当前余杭家纺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也切实扛在规模以上企业的  相似文献   

6.
纺织产业内升级的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达国家纺织工业至今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前后沿着两条轨迹发展的:一是产业间结构的升级,即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经过创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后而走向衰退,从而逐渐被其他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汽车、电子、化工等产业所替代;二是产业内升级,即在纺织产业内部,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低技术生产到高技术生产各层次中,后一层次的比重逐步大于前一层次的比重,直至后一层次替代前一层次。就主要发达国家纺织业发展而言,大致以本世纪70年代为界限,在这以前主要属于产业间的结构升级,而自80年代以…  相似文献   

7.
《中国纺织》2004,(10):158-159
纺织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基础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属于应用生态学的范畴.1992年,随着世界上第一部较科学、较完整的生态纺织品标准——Oeko-Te×Standard100(生态纺织品标准100)颁布,纺织生态学也正式诞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技术在纺织产业中的应用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的思想占据了重要地位,其发展纲要中亦数次提到生态学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成果,为此,本期编者以生态学在纺织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现状为主题,以助读者全面了解纺织生态学发展的概貌和最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5月16日,湖北省襄阳市政府召开纺织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论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杨峻、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出席论坛,襄阳地区15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姚穆做了题为"中国纺织产业的机遇与对策及棉纺织新技术"的报告,杨峻做了题为"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主旨讲演。会后,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19日下午,第七届普宁国际衬衣节暨纺织服装交易会举办期间,主题为"信心·发展·市场升级"的粤东服装产业升级峰会群贤齐聚。来自纺织服装行业、专业市场领域的各位专家,以真知灼见,让与会企业代表重新认识"粤东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整合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五大路径的实施,仅仅依靠企业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强力推进,是目标达成的首要条件。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绍兴县政府积极主动,敢于"挑担子"、善于"谋路子",成为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健康发展的"撞钟者"。  相似文献   

11.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树津带队的调研组,对汕头市潮南区申报"中国内衣家居服装名城"进行了实地考评。潮南区内衣、家居服产业特色鲜明已经拥有两英、峡山、陈店三个特色名镇调研组对潮南区完整的产业链印象深刻陈树津指出,潮南区亟待打响内衣、家居服区域品牌,应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和品牌创新的引导。聚焦龙头"企业做强的愿望非常迫切"陈树津一行先后来到曼妮芬制衣有限公司、汕头市鼎泰丰实业有限公司等进行考察,并与企业负责人举行了座谈会。企业家纷纷表示,当地企业进一步做强的愿望非常迫切,非常着急。  相似文献   

12.
朱仁雄 《中国纺织》2004,(10):96-9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在被全行业接受,每当行业中出现新的科技成果,就会产生推动行业进步的成效。这些年行业的快速持续发展证明了这个道理。在金秋十月召开的全国纺织科技大会上,向科技要发展,向科技要动力,向科技要机制,将会成为大家的共识和产业进步的“时尚”。  相似文献   

13.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面对由纺织工业大国向纺织工业强国战略转移的机遇和挑战,高技能人才正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人才作为企业乃至国家发展的主导力量,正是我们在角逐中取胜的法宝。而高技能人才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创新的疲软。我国纺织企业招工难是一个长期的顽疾,但如果想招到能够为企业技术创新铺路的高技能人才,往往更是高工资难以达成的。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之后的几年,是纺织服装产业大发展时期。与10年前相比,纺织服装业的规模更庞大,结构升级调整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又有了更多优质企业,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今天调整的底气比10年前要厚实得多了。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如何帮助弱势纺织企业取得发展渡过难关,如何给他们雪中送炭是一件需要着重考虑的事情。杜钰洲会长表示,行业在处于低谷时,龙头企业一定要振作士气,像领头雁一样带动更多中小企业飞跃眼前的困境。这个时候需要中国纺织企业空前的团结,不能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潭。未来两年将是纺织企业一个艰难的时刻。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政策消化期、政策适应期、环境变化期和环境适应期,但相信随着各种因素对产业的影响和渗透完全显现,纺织产业将迎来又一个黄金发展周期。  相似文献   

15.
徐海云 《中国纺织》2007,(12):70-72
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纺织服装企业将面对越来越多的“标准”。当企业为对付各种标准而增加成本的同时,不妨想想,标准本身就是产品通往更高层次的门槛。迎接更多标准的检验,是中国纺织品实现升级的重要方式。同时,达标之后的产品,将进入更广阔的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产业梯度转移"一直是服装行业强烈关注的话题,无论是省内、省间还是跨国的服装产业间的流动,总能引起政府、协会、企业、市场等等的强烈反响,因为它就像一条纵贯线,串起了中国服装业的昨天、今天、明天。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为之做出点滴贡献甚至牺牲的各个角色无疑都将得到人们的尊敬和关心。经历了2008年这不同寻常的一年,中国服装业应该如何重新看待"产业转移"这一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转移地与承接地目前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行业专家对此又是如何把脉的呢?带着诸多问题,本刊记者带您走进牛年首期特别策划——《牛年伊始话转移》。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笑曲线"理论,对纺织产业的升级路径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了高职院校对纺织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策略,为产业升级和高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指数指引产业升级提到指数,人们最为熟悉的是金融指数,如各个股市的股指,股指就是股市的风向标。作为纺织大国的中国在数量上颇具“巨无霸”之势,但是也长年厮杀在“价格战”中。全球纺织业微利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纺织企业传统的数量竞争、  相似文献   

19.
孙必成  陈刚  张杰 《中国纺织》2023,(Z3):122-124
纺织产业传统发达地区受劳动力、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日渐紧缺等因素影响,亟待寻求再发展路径。在浅析这些地区纺织产业所处的现状后,结合整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基于“新制造、新产品、新市场、总部化、品牌化”的产业再升级路径,供相关企业和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20.
孙必成  顾军 《中国纺织》2021,(1):116-119
山东纺织产业特点 体量大,呈"梯队式"分布 纯棉纱产量全国领先.2019年,山东省纱线产量353.4万吨,在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后,首次排名第三,仅次于福建省的569.2万吨和江苏的360.7万吨.从纱线成分看,2018年,山东省纯棉纱产量为296.9万吨,仅次于河南省的299.3万吨,远超其他省份,排名全国第二位(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