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264 AVC是当前通用的视频编码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由于该技术与生俱来的特点,导致在后期数据处理中处在巨大的困难.本文介绍的H264 SVC技术在保留H264高编码率的同时,增加灵活取流的特点.本文就H264 SVC在视频领域应用做简要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H.264/AVC标准在带宽资源严重受限时的压缩效率,采用空时域相结合的编码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检测的自适应抽帧方法,并结合空域下采样与重建研究了一种改进的H.264/AVC压缩性能优化框架。在编码端,原视频先空域下采样以减少空间分辨率,然后根据视频运动特征,采用不同抽帧模式自适应地降低帧率,再经H.264/AVC编码,有效降低了编码码率。在解码端,解码视频则采用与抽帧模式相对应的运动估计与补偿插帧方法重建出抽取帧,再利用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将视频恢复到原空间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低码率段的视频压缩性能优于H.264/AVC标准编解码及相关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3.
樊姗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0):266-267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数字视频技术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远程监控、网络视频传输等。H.246不仅具有优异的压缩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网络亲和性,视频通信是其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根据H.264编码特性中NAL(网络适配层)的结构以及RTP/RTCP协议应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H.264的网络实时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人机视频传输设备接口兼容能力差、编码速率高的现状,设计了兼容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复合同步视频广播信号(Composite Video Broadcast Signal,CVBS)三种接口的低码率视频传输系统。系统以Hi3519为核心,采用H.265的方式编码。在接口兼容方面,通过搭配不同的视频接口芯片,兼容多种视频输入接口;在编码效率方面,同时压缩两路1080p60视频仅需3.2 Mb/s的压缩码率。相比采用H.264编码方式、需要视频接口转换器的方案,采用一片主处理器和多种视频接口芯片的方案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的优点,更适用于无人机。通过搭建无线链路测试了系统的视频传输性能,结果表明,系统连接可靠、易于操作,可以实现实时、稳定的传输。  相似文献   

5.
三菱电机2005年2月15日在公司研发成果展示会上演示了H.264/MPEG-4 AVC(以下简称H.264)规格小型DSP编码设备。利用1个DSP即可实时地对基于日本定于2005年度末开播的移动微波数字电视(即单频段电视)规格的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视频编码码率控制的性能,通过理论推导及实验验证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编码 码率控制模型。通过该模型,编码器可以直接确定量化参数(Quantization Parameter, QP) ,而不必计算量化步长(Quantization Step, Qstep),进而避免了由Qstep 确定QP 过程中的舍入误差,提高了码率控制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H.264/ AVC采用的码率控制方法相比,提出的模型可使跳帧发生的概率更低,恢复视频的质量更稳 定,实际码率与目标码率之间的偏差更小,同时,还能获得更高的峰值信噪比。  相似文献   

7.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基于H.264编码技术上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问世,更是掀起了中国视须会议系统的第三轮建设高潮.本文通过对高清视须会议系统设备及整体方案设计经验介绍,对系统指标及方案选择给出了具体建议,希望对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根据ITU-T提出的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对JM算法及TI Blackfin 533 DSP自身特点进行了分析,将标准中编码采用的整数离散余弦变换(DCT)、量化,解码采用的反DCT变换、反量化的JM算法成功移植到DSP上面,同时根据DSP的特点进行软硬件优化,达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AVS信源编码标准体系下提出了AVS-QSVC质量可分级视频编码算法。该方法很好地 解决了漂移问题,使基于频谱的分级编码与普通非分级编码具有几乎相同的计算复杂度,而 效率却得到大幅提高,并易于实现8级以上的视频分级编码,提供较高的灵活性,使其能较 广泛地适应不同的网络交换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无线视频监控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立足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简 单可靠用户数据报协议(SRUDP)的3G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新型设计方案。系统可以对H 264视频流进行分层 模式的高效编码、压缩纠错和实时传输控制,并重新封装用户数据报协议(UDP)、SRUDP和IP 报头。系统采用滑 动窗口机制和重传机制来进行消息的收发同步和流量控制,可以实现任意用户终端对任意监 控点的有效监控。系统视频QoS的控制方式运用迭代算法,发送端可以根据反馈信息通过编 码器进行自适应调整速率,并参考SRUDP缓存进行参数修改,实现鲁棒控制。仿真实验表明 ,在3G网络环境下,基于SRUDP的视频应用在降低视频时延和包丢失率、减少网络拥塞、提 高传输速率和改善视频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码率控制技术对提高和平滑解码视频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种视频编码标准和应用都对码率控制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基于H.261和H.263的视频会议,基于MPEG-1和MPEG-2的媒体存储,以及最新的基于MPEG-4视频对象编码.本文首先对码率控制问题进行了基本描述,然后介绍了目前的三类码率控制技术:基于DCT视频编码器的码率控制技术,基于小波视频编码器的码率控制技术和精细柱度可分级视频编码的码率分配算法,并对这三类码率控制方法的发展进行了概括性阐述与比较性研究,讨论了各种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缺点,最后视频传输中的码率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mpeg-4是新一代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教据压缩编码国际标准,它第一次提出了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基于内容的交互性.本文以mpeg-4视频编码为基础,阐述了视颇编码实现中的关键技术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LDPC码的编码复杂度问题,使其更易于硬件实现,提出了一种可快速编码的准 循环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以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准循环LDPC码为基础,通过适当的打孔 和行置换操作,使构造码的校验矩阵具有准双对角线结构,可利用校验矩阵直接进行快速编 码,有效降低了LDPC码的编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与IEEE 802.16e中的LDPC码相比,新 方法构造的LDPC码在低编码复杂度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好的纠错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基于MPEG4标准组中定义的MP4载荷类型中进行H.264编码格式的数据帧提取方式,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个快速提取数据帧的算法模型,为设计各种上层业务提供了便捷的调用,并通过利用MP4载荷解析和H.264的ES流分析最终建立了算法模型。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ISO/IEC制定的MPEG—x和ITU—T制定的H.26x两大系列视频编码国际标准视频编码压缩技术并具体介绍了7种标准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为了降低传统预编码算法的复杂度,在原有正则化迫零(RZF)预编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用超松驰迭代(SOR)法代替矩阵求逆的高复杂度运算,得到一种改进算法RZF-SOR,并应用随机矩阵原理得出其最优相关参数的近似表达式和取值的必要条件。实验仿真表明,提出的RZF-SOR预编码算法与RZF预编码相比有效地降低了一个数量级的复杂度,在很小的迭代次数下达到接近于RZF预编码的误码率性能,并且优于基于Neumann级数预编码算法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7.
LDPC码是一种定义在稀疏校验矩阵H上的线性分组码,矩阵H可以用称为Tanner图的二分图来表示。文中通过对快速编码的实现进行分析,给出了能够达到线性复杂度编码的码构造方法,同时分析采用这些方法构造的LDPC码在AWGN信道下的纠错性能不差于随机构造的LDPC码。  相似文献   

18.
详细分析了基于H.264基线档次的误码丢包解决方案。主要针对基于包传输的网络环境,尤其是CDMA传输信道,给出了从编码端到解码端、从算法层到传输层的完整分析,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GPS/GIS机动目标指挥系统的适应性、可靠性、实用性、扩展性、便易性等设计原则,同时能承载GPS导航定位、集群与移动电话、GIS信息、文字以及图像传输等综合数字业务,在Pspice环境下,采用微处理器H8/3067F芯片、视频编码0M8361芯片、图像采集SAA7ⅢH芯片,设计了一种集语音、图像、视频、空间数据通信为一体的通用终端,实际应用表明其稳定、灵敏度高,满足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AN/DPN—41(XE—1)应答机是一种S波段的弹载雷达应答机。其第一批产品是在1955年6月到1958年6月期间生产的。它的功能类似于AN/DPN-19。接收机是一种直接检波视频放大式的,它采用了一种三腔予选器以保证获得高的选择性,发射机使用了一种安装在发射机振荡器腔体内的笔形三极管。应答机不仅完成雷达跟踪作用,而且还完成遥控的作用。应答机由射频、视频、编码—调制器和发射机四部分组成。视频部分完成信号的选择和检测,并在发射机工作期间保护检波器。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研制了一种可调的三腔予选器,予选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