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企业文化,人们把它想得太复杂了,其实就是三个字:"清晰化"。什么叫清晰化呢?如果你能用五句之内的话把它说清楚,员工能够记得住照着做,合作方也能清晰地感觉到,就可以了。至于叫"理念"还是叫"精神",都无所谓。这样的企业文化就是最好的,最有生命力的,最有竞争优势的,也是很多企业家们梦寐以求的。  相似文献   

2.
CEO是制度变革的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CEO?翻译成中文叫"首席执行官".有人以为它是总经理,有人认为它是董事长,似乎CEO就是把原来的称呼换了一下.所以,有些人动不动就宣布自己是CEO.其实,CEO不是称呼变化了,是企业制度改变的结果,企业领导人不能随便称自己是CEO,制度没有调整不能叫CEO.实际上CEO有总经理的全部权力和董事长50%的权力.CEO产生以后,董事会退出经营决策,董事会只管以CEO为代表的所谓人力资本.我们现在是董事长对重大经营活动负责,总经理对一般活动负责,两个人干一件事.也可以说,董事长兼总经理就是CEO,董事会退出经营决策.  相似文献   

3.
魏亮 《人力资源》2022,(3):80-83
热力学有个概念叫"熵增",即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最终会达到热平衡,这个系统的内在混乱程度(即"熵")不会减小,这个过程叫熵增.我们的组织就是一个微小系统,"组织之熵",就是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力量在角逐,邪恶力量是"熵增",正义化身是"复杂系统".复杂系统在现实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生命",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提到"生命以负熵为生".如果把组织这个系统看作"生命",那么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只有充满生命力的组织才有可能成为强大、长久的组织.  相似文献   

4.
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应用在管理学上叫:"磨合效应".企业中的组织、人和事,也像机器一样需要磨合."磨合"这个词听起来可能老套,但它却是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2007年已经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王老吉凉茶、邓老凉茶等传统饮品正大举进入市场.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故宫博物院"也声言要"推出自己的品牌".最近几年,很多企业都把中国传统文化和企业品牌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然后推向市场,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相似文献   

6.
企业选择经销商的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企业销售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向好客户推销".当企业把产品和市场交给一个经销商后,也就等于把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交给了经销商.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佛学--禅,已经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禅对企业管理的启示作用出很大.大家都知道禅是中国人的创造,但是印度也有禅.据胡适考证,印度的"瑜伽"就是印度禅."瑜伽"在印度比佛教出现得还要早,"瑜伽"是梵文,是"管束的意思",就是说如何能把我们的心管好,还要训练好.它主要是讲一种苦修.它有一修练方法叫打坐,打坐就是要人入"定",所谓定就是让心安定下来,不向外跑.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不存在企业文化.也许有人说不对,我们有鞍钢宪法,有大庆精神,这都是企业文化.我说不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前名字叫"企业"的有,实际上存在的只是工程,可以说全国就是一个大企业,因此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鞍钢宪法创造出来之后,就认为是全国通用的;大庆精神创造出来,就被赋予了全民的意义,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而人的素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而最根本的是什么呢?人从来到这个世界,进而在社会上立命安身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明晰人生命的根源,那就是"身体发肤来自父母".所以,"孝"是人最首要的基本素质,是一个人的道德根本.  相似文献   

10.
商业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美德之一.古代商人自觉地把商业道德概括为"义"和"信"两个字.义者,"买卖不成仁义在".用今天的话讲,就是遵纪守法,公平交易,互利互惠,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和气生财,礼貌待人等等;信者,"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用今天的话讲,即信誉至上,一诺千金.如果不断地失去商业的"义"和"信",企业就会"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