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有的国家取得了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而另外一些国家却遭遇到种种困难?国家创新系统的提出便是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本文从国家创新系统的提出,它的政策功能以及国家间的比较研究等方面讨论了国家创新系统作为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创新理论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发展,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各国开始建立国家创新系统并进行不断的制度创新,以促进本国竞争力的提高。研究创新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对于加深对科技实践的认识、建立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和国情实力的国家创新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丰田汽车技术追赶主要分为技术引进阶段、模仿创新阶段、自主研发阶段和技术超越阶段。通过对日本丰田汽车各阶段的特点进行研究,得出日本丰田汽车技术实现超越的成功经验和主要特征:丰田汽车实现追赶是既包括市场占有率追赶又包括技术追赶,是一种复合模式,又是自主创新与网络创新相结合的模式;在丰田汽车实现技术超越的过程中,其战略和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体现出丰田汽车良好的动态能力。  相似文献   

4.
徐晗  王毅 《技术经济》2011,30(7):71-76
从国际贸易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复杂技术产业的市场追赶态势。研究发现:我国复杂技术产业的市场追赶绩效明显,就产品和工艺都复杂的产品而言,我国出口额占全世界出口额的比例从2000年的2.41%快速上升到2008年的10.96%,产品和工艺都复杂的产品的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例从2000年的46.43%上升到2008年的72.35%;从中、美、德、日、韩五国的比较结果来看,在产品和工艺都复杂的产品的出口总额中,2000—2008年间美国和日本所占份额都在下降,德国和韩国缓慢增长,我国快速增长,从第5位上升到第2位;从国际贸易平衡来看,在产品和工艺都复杂的产品领域,2000—2008年间我国成功地从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但同期日本和德国在此类产品上一直保持较高的贸易顺差,我国和日本、德国在复杂技术产业领域的贸易顺差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聚焦全球网络化背景下后发制造企业创新追赶问题,通过将资源与创新决策取向相结合,基于本土制造企业纵向案例研究,运用探索性研究方法分析本土企业创新追赶的内在机理,多维度分析企业创新追赶内涵,归纳不同情境下企业创新追赶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追赶过程中,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网络嵌入的有效互动形成后发企业资源摘取机制,有助于克服资源能力弱势;基于适宜的创新决策,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利用和新的资源能力优势创造,以促进持续创新追赶;后发企业因不同阶段拥有的资源差异,其所作出的创新决策取向不同。  相似文献   

6.
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剖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与结构以及构成国家创新系统的行为主体,构建了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7.
互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尽管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谁占主导的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它们的理论分析都表明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文章在对比分析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善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理论的基础上,指出经济发展过程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统一过程,而且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对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和利弊分析,提出基于用户创新的后发企业追赶策略,并对该策略进行优势分析,构建基于用户创新的后发企业追赶阶段模型,并提出相关策略建议。通过华为的用户创新案例对基于用户创新的后发企业追赶策略作进一步分析,为其它后发企业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现有文献,从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对产业技术追赶效果评价进行总结和概括。内生增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产业技术追赶效果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这3种理论从技术能力与产业绩效两个方面对现有产业技术追赶效果测度方法进行梳理。分析结果表明,进行产业技术追赶效果评价时,应从测度范围、测度基准、测度维度3个方面综合考虑,后续研究应考虑将技术能力与产业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经验效应理论在我国技术“追赶”和“跨越”战略中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开启了两轮大规模的区域经济追赶浪潮,所取得的成效斐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化路径的恰当选择。本文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样本,分析该地区发展工业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对新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后发追赶地区如何推进工业化路径创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理工大学毛二可、吴嗣亮团队十余年如一日进行矢量脱靶量测量技术研究,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通过多次对毛二可院士、吴嗣亮教授及其多名团队成员的访谈,对该团队的创新过程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该团队归纳分析了技术目标已知条件下实现技术追赶的创新方式,即以我国现有技术条件基础为研究起点,通过研究系统中的子技术、创新性利用已有技术或者二者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术路径,以达到甚至超越国外先进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回顾适老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适老技术和适老技术创新的概念,归纳了国内外适老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发现领先国家及地区在适老技术创新领域的实践领先、研究成果丰富,中国在该领域产品的种类和技术含量有待提高、技术追赶进程有待加速。鉴于中国老年群体的异质性特征,未来研究需要切合实际国情,引入社会创新、朴素式创新、逆向创新等较新的创新管理理论成果,系统研究适老技术创新的实现机理和引导政策,以期为中国适老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技术能力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界定了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技术能力概念,剖析了企业技术能力微观结构。认为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技术能力是指在致力于搜索、选择、获取、吸收和改进现有技术的过程中,有效地学习、积累和使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技术后进地区或国家的企业通过对技术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和使用,企业技术能力沿着搜索、选择、获得、吸收、改进五阶段模式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理论与技术创新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理论与技术创新绩效□朱庚春徐策中侯玲产业和企业的创新活动引起各国的关注始于本世纪70年代末期,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先后开展了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在此基础上,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促进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政策、法律,推...  相似文献   

16.
将FDI的溢出效应分为市场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利用1995—2012年中国5大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对创新追赶绩效中的产品创新绩效和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考察知识创新绩效作为内生变量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FDI的市场竞争效应对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的提高不存在促进作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本土企业的知识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并且通过作用于吸收能力而间接促进本土企业知识创新绩效的提升;FDI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知识创新绩效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FDI的双重溢出效应对创新追赶绩效的影响机制存在产业差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理论创新不足,中国理论经济学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发展方向不明.笔者认为,中国理论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及时将理论研究重心从引进和吸收为主转向创新为主,奏响理论创新的主旋律,才是中国理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创新系统理论,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绩效,创新政策的制定应该遵循创新系统理论。以创新系统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时常见的几个问题。研究得出:选出特定区域或产业部门作为优先目标的政策模式和照搬最佳政策实践的政策模式都是不可取的,应该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创新政策;政策制定者应该扮演好适应者的角色,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区域为基础和关注外部联系同样必要。  相似文献   

19.
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有关后发企业技术追赶问题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探讨后发企业技术追赶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在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维度分析提炼出后发企业技术追赶能力的4个一级指标,即技术、企业其它能力、外部环境和资源可获得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分解为16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后发企业技术追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用专家打分法和AHP法对制造业这一典型行业的技术追赶能力指标进行了重要性排序,分析了不同指标对后发制造企业技术追赶能力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