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型产业持续发展两个角度解释了资源型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升级与转型的必要性。重点分析资源型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升级与转型的形式、集群升级的途径。提出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资源型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即在资源察赋和生态环境的刚性约束下,资源型产业集群以自组织和创新为驱动力,有效实施升级与转型。根据资源型产业的特点构建了本产业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对我国资源型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北欧国家和澳大利亚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表明: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地增长,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是否鼓励投资、资源开采以及以发挥"资源潜力"最大化为目的;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市场不同利益主体的能动性,政府应尽量避免直接干预经济;资源型城市应在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同时,启动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学习型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要以资源型产业为基础不断延伸产业链,扩展生产空间和领域,使资源型产业逐步升级为高端产业;资源型城市应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徐敏 《经济师》2007,(8):74-75
主导产业是决定区域在区域分工格局中所处地位与作用的、对区域整体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产业。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是资源型产业。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型产业也必将经历一个由兴盛、稳定到衰退的发展历程。因此,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是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资源型县域经济应科学运用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确定当地的新型主导产业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资源型财政及其特点如果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资源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或者说资源型产业在其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战略地位,则可以将其归纳为资源型经济,以这样一种资源型经济为基础的政府财政则称为资源型财政。在现实中,资源型财政并不少见,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以自然资源的采掘和粗加工为主的传统资源型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在经济资源中的比重已经处于或即将取得绝对优势。相比而言,自然资源虽然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其相对重要性在持续下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断降低。这意味着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速度将相对降低。二是由于资源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持续下降以及行业收益水平滑坡,使得从事资源型产业科研、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龚葳  樊森  张圆 《时代经贸》2011,(6):30-32
资源型城啼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伴随着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转换,城市必将面临产业转型的严峻考验。在全球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出转型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在应对资源型城市发晨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和作用正在逐渐凸显。尽管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但迄今为止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尚未形成系统性成果。本文在低碳经济引领下,以朔州市为例,从制定转型路径、打造低碳产业体系、构建城市低碳能源利用体系、因地制宣建立碳汇体系、构建全民低碳生活模式方面,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为其他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落实,各地区加快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及建设创新生态的步伐。尤其对于资源型地区而言,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和严重的“体制阻变效应”,亟需借助创新生态战略政策突破资源锁定效应,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基于MLP(multi-level perspectives)视角,从创新利基、创新体制和创新景观三个层面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影响资源型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模型,以全国26个资源型地区为案例,运用fsQCA(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与NCA(necessary condition analysis)方法分析创新生态系统多重因素影响资源型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复杂的因果机制。研究发现存在三条驱动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创新利基驱动发展转型、体制机制驱动转型和创新环境驱动转型。存在四条引致资源型地区非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整体要素贫乏型、资源-政策抑制型、资源-政策-产业规制抑制型和资源-环境缺失型。创新主体对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发挥着普适作用,政策驱动是促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础设施与创新环境需要与其他...  相似文献   

8.
资源环境约束与资源型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外生增长的新古典模型来分析资源环境瓶颈导致资源型经济增长停滞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模型的进一步扩展,分析突破资源环境瓶颈,促进资源环境约束下资源型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认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不断消耗将会使资源型经济的发展陷入停滞.对于资源型经济地区来说,克服资源环境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有两种有效途径:一是促进地区内资源型产业中闲置的资本和劳动向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低的产业转移,以利用闲置的资本和劳动;二是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技术进步,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承栽力.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一种经济形态。所谓的知识,它泛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获得的一切认识成果.这包括:常说的“信息”指用数据表示的客观事实;科研人员揭示的客观规律和理论方面的知识;人们行为的技术、办法方面的知识;社会人文经验常识等。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在:知识资源已成为主体性投入要素,企业成败主要取决于所拥有知识资本是否雄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是指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环境效益与人文效益相统一的现代科学技术群;知识经济是以数字网络化的通讯体系为主渠道.实现产销直接…  相似文献   

10.
方晓红 《经济导刊》2011,(12):91-93
我国资源型区域是以当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的城市类型,根据国家发改委《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的统计,我国处于资源型区域的总人口为1.54亿人,80%的资源型县域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林业资源型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对于资源型区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再生型(能源矿产)资源型城镇层面上,对可再生型资源型城镇(特别是小城镇)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文章从资源型区域问题的发生尺度、资源型区域的脆弱性、国家资源型区域政策效力等方面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研究中尺度下降的必要性。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探讨,认为林业资源型城镇的发展问题具有"过渡时期"性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度过"过渡时期"。从林业资源型城镇之间的差异性出发,提出了林业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若干路径,认为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林业资源型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模式,产业转型或保育基地模式适于具有特定条件的林业资源型城镇。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区域由于长期的资源开发和支柱产业的逐渐衰退,会出现包括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下岗失业人员多、经济全面萎缩、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1.资源性区域的传统发展模式。所谓资源型区域,是指因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的开采而兴起、发展和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区域。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区域涉及土地总面积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0%,人口1.54亿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1.91%。资源型区域粗放式、单一开发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的流动性和自然资源的耗竭性对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针对现有研究的重要缺陷,在对现有模型进行改进和扩展的基础上,纳入人力资本跨区域流动的条件,构建了一个以资源开发和输出为导向的区域经济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对资源诅咒效应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理论阐释并讨论了人力资本外流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在考虑资源型区域"二元"产业结构特征的框架下,讨论了资源型区域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外流会降低社会计划者增强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了资源型区域发生资源诅咒效应的风险,但是资源诅咒效应的发生并非必然,足够大的生产要素替代弹性是资源诅咒被有效规避的充分条件;人力资本外流对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效应,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弹性所反映的教育投资倾向的大小,是其正向激励效应是否居于主导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在考虑资源可耗竭的情形下,较大的边际效用弹性和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速度,是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山西经济结构单一化、刚性化、重型化、惯性化严重,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程度过高,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受到抑制,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为实现山西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必须构建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协调发展新机制,包括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平衡机制、矿产资源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产业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产业是工业经济的基础,对非资源型产业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而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又为资源型产业提供了市场需求。以我国最大资源省份新疆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选取1990-2016年数据构建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对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等内部效应及劳动就业、区域经济等外部效应均存在正向影响,且对内部效应的促进作用大于外部效应,但在各分效应中的正向促进作用程度存在差异,未能够使所有分效应充分体现出来。最后,结合上述结论,为实现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效应最大化及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如果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丁当地资源产品的升发与利用,或者说资源型产业在其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战略地位,就可以将其归纳为资源型经济,而以这样一种资源型经济为基础的政府财政则呵以称为资源型财政。一般来讲,资源型财政指建立在以资源开发(加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基础上的政府财政,或者说资源开发(加工、出口)收入在政府财政收人来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财政。在现实中,资源型财政并不少见,而且具体情况多种多样,例如一些国家(地区)的政府财政主要以当地富有的矿产品(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非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源观视角研究资源型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认为共享性资源的差异是导致产业集群竞争力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Porter的"钻石模型"、Padmore和Gibson的GEM模型(以及其改进模型)以及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的相关论述中提取共享性资源。以山西省资源型地区产业集群为问卷调查对象收集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产业内部协作、政府政策影响对资源型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交通区位条件对资源型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资源禀赋条件和配套服务水平对资源型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施洪旭  遇华仁 《经济师》2006,(8):52-53,55
当前,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发展的困境,迫切需要经济转型来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认为,在转型过程中,当地政府是领导者和推动者,应起到主导作用;资源型企业、职工是具体的参与者和主要的依靠力量;科研机构、媒体等社会主体是不可缺少的催化剂,起着促进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跃婷 《经济问题》2022,(8):103-110
在测算评价资源依赖度和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研究多元创新投入在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创新能力抑制作用中存在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政府研发投入、银行创新贷款、直接融资、风险投资和孵化基金这五个中介变量均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说明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利于完善多元创新投入体系,也不利于促进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据此,提出资源型地区完善多元创新投入体系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区位熵理论的中国资源型地区判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区位熵理论,通过对我国主要省份资源型产业的研究与比较,对我国资源型地区进行了定量判定,并对各省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进行排序。资源型地区应该是指,在一定阶段,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大规模动用和耗费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且资源性产业长期在国民经济各方面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地区。笔者引入区位熵指数这个指标,从该地区资源型产业的产值在区际间是否具有相对优势与资源型产业所用劳动力在区际间是否相对比重较大两个方面来测算、分析各个省份在资源产业方面的优劣。根据全国各地区的资源性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区位熵S1的计算结果,归属于资源型地区的省份为:山西、黑龙江、陕西、青海和新疆五个省(区);根据对资源性产业劳动力区住熵S2的测算,资源型地区特征明显的省份为山西与宁夏两个省份;测算全国各省份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专门化指数S3的结果显示,资源型省份为山西、内蒙古和宁夏。总的来说,资源型地区的有山西、黑龙江、陕西、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等7个省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