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把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粮食生产有机统一起来,始终坚持调整农业结构不动摇,始终坚持增加农民收入不动摇,始终坚持立足国内解决粮食问题不动摇。根据中央的部署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省委、省政府研究提出,要围绕农民增收做  相似文献   

2.
增加农民收入重在调整农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农业的发展受到市场的强约束,农民增收因素少而减收因素多。笔者针对农民增收的五大约束,提出摆脱束缚的主要对策是全面调整农业结构,使农民增收的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发展已由受奖状约束向受资源约束和市场双重约束转变;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向总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转变;农民收的增长,已由主要依赖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开始向依靠调整结构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是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世界范围的农业科技革命,进入新时期农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是解决当前农产品质量不高、价格下滑,农民增收乏力的根本出路。吴忠市地处宁夏腹地,黄河灌溉条件得天独厚,是宁夏经济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农业资源优势的发挥事关吴忠经济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产品逐渐告别了短缺。可是就在农业增产的同时,农民的收入却未能同步增长,甚至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这说明在农业发展外部环境和供求关系变化的新形势下,继续靠总量扩张、粗放经营来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已经行不通了,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农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为动力,坚持因地制宜、比较优势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面调整、重点突破的原则和动态调整的原则,确立调整的方向、明确调整的重点,实现农业生…  相似文献   

5.
徐桂英 《经济论坛》2000,(20):25-25
近年来秦皇岛市农村工作紧紧围绕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大目标,调鳖农业结构,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使农业呈现出结构优化、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品质结构、布局结构等方面还不尽合理;农产品品种老化、优质品种短缺,出现结构性过剩。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导致农产品卖难和增产不增收,而且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农业结构应全面调整,重点突破,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调整力度。 1.加大农、林、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经过近几年的调整,秦皇岛市农、林、牧、渔…  相似文献   

6.
2001年,汨罗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坚持以转变干部作风为切入点,以帮助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坚持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主线,贯彻了“调准目标,调大规模,调优品种,调响品牌,调新机制,调长链条”的工作思路,通过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 农民增收困难,是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是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在新阶段的集中反映。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农业长期增产不增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农村购买力上不去,扩大内需的方针就很难真正落实;农民生活得不到持续改善,农村不稳定因素就  相似文献   

8.
正确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兆生 《经济论坛》2003,(15):23-23
党的十六大把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作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深入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确立正确的调整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繁荣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方面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结构调整必须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既是我们进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初衷和最终归宿,同时也是判断结构调整成功与否的标准。从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农业增收、农民增效,调整结构要实现…  相似文献   

9.
刁怀宏 《经济师》2000,(10):19-21
当前我国农业已告别短缺经济 ,农产品供给总量基本平衡 ,丰年有余。农业产业结构的失衡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在分析了农村的第一产业结构不协调 ,产值构成与收入构成存在严重不适应 ;第二产业中乡镇企业产出结构同构化 ,缺乏规模经济效益 ;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三方面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后 ,认为调整及优化产业结构应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整体协调原则 ,比较优势原则和最佳效益原则 ,并提出相应的六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河北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但也存在农民增收持续减缓、农业总体运行质量不高、乡镇企业新一轮增长的强劲势头尚未形成和县级财政增长乏力等一些深层次矛盾 ,对此应正确看待 ,准确把握。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 ,把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上,加速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在今年 ,我们要适应新阶段,明确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切实把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事关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务来抓,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在现有基础上更快更好地发展。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伊犁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农牧民增收不稳,幅度不高,农民增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农牧民收入来源单一,种养业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城镇化发展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欠缺等因素限制了农牧民增收,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远未建立。因此,必须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大对农牧民教育培训力度等,探索农牧民长期稳定多途径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及短缺经济的结束,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更好地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已成为现阶段农村工作的主题。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是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当前农村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现阶段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合理的农村经济结构能够提高农村资源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并能促进农村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因此,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大体经历了三轮大的结构调整,一是改革开放初期,集中资源发展粮食生产,解决吃饭问题;二是80年代中期,抓好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三是90年代初期,提出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这三轮都是在农产品短缺的情况下,依托资源,促进农业发展的结构调整。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的提高和短缺局面的基本结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以往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主要受需求和市场的约束,随着农产品消费市场对农业发展约束增大和农产品相对过剩局面的日益突出,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前农村…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因为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继续加大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从1999年中央提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至今已有四年,虽然出现了可喜的重大变化,如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见,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逐渐形成,农林牧渔大农业结构调优趋势明显,农户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农民外出就业和农户经营企业收入…  相似文献   

16.
刘光辉 《技术经济》2003,22(12):39-4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调整,但农村产业结构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的状况仍十分明显。我国经济已进入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相对过剩的新阶段。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政策将置于WTO规则体系下,农业发展将与国际市场环境息息相关,像粮、棉这类土地密集型农业,我们难以同发达国家竞争。安徽省是拥有农村人口5000万的农业大省,是主要农产品调出省份,在计划经济下形成了种植业占绝对地位的农业生产结构,影响农户家庭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在第一产业内部进行,二、三产业的发展基本上维持在原有水平上,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农业收入,长期形成了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应对“入世”的冲击,参与市场竞争,按照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虽经过多次改革和调整,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既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增收,也不符合开放经济条件下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规范。文章剖析了目前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必须根据我国国情,以市场化、国际化为要求,以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来重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结构性调整的新阶段时,应针对当前的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存在不协调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组织协调,促进农民土地的合理流转,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管理,促进合法、有序流转。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通过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效益农业步伐,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优质率,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农村经济目前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结构在优化调整中日趋合理;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但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面临新的发展,必须在宏观经济指导下,对农业结构继续加以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不断地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使全省绝大多数农民稳步进入小康,以形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