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民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松散割裂型银企关系现状使得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难问题.在转轨经济时期,民营企业与银行构建新型紧密型银企关系是最适合的选择.民营大企业可以和银行建立关系型合作关系.民营中小企业可以实施主办银行制度.民营企业与银行紧密型银企关系的建立离不开银行和企业各自的改革和努力,也离不开信用制度的完善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下银企关系模式的选择:兼评主办银行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下银企关系模式的选择——兼评主办银行制度黄明当前,围绕着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银企关系问题,各地相继进入了实行主办银行制度的改革试点。但是,从反馈的信息来看,人们对主办银行制度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并存在一定的分歧,有必要从理论上对此作深入的分...  相似文献   

3.
银企关系模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银企关系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银企关系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吴建辉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据统计资料显示,早在90年代初,我国的银行体系就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如果说企业是现代经济中的“细胞”的话,那么银行便是现代经济的“血管”...  相似文献   

5.
当前,围绕着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企关系问题,各地相继进入了实行主办银行制度的改革试点。本文看重探讨我国实施主办银行制度的现实意义和完善措施。一、我国主办银行制度的基本含义和现实意义借鉴国外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并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我国主办银行制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与银行有主办行关系的企业,其基本存款帐户必须开立在主办行,企业的一切重要经济活动及财务活动都要通过基本存款帐户反映出来。(2)主办行是对客户企业贷款中所占份额最大的银行,当主办行难以满足客户企业的大额资金需求时,主办行可组织…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银企矛盾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银行逐渐取代财政,成为我国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银企关系亦按市场的改革发生了不少的新变化,但银企之间的关系却仍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的惯性运动中。所以随着企业转制和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进程的加快,原有的与市...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银企关系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薇 《经济论坛》2005,(13):87-8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非国有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国中小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符合我国资源的比较优势,并且中小企业灵活经营能适应市场多变的需要,可以及时提供各种样式新、批量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要。这些优势使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迅猛发展,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8.
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辩证思考张文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真正实现商业化经营,在现实条件下,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国有商业银行转变自身的内部经营机制,而且还需要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和诸多经济关系的调整。在具体实践中,银企双方必须都站在作为同等市...  相似文献   

9.
10.
华红梅 《经济师》2002,(7):80-81
银企关系模式选择不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融资结构 ,而且对企业治理结构有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银企关系模式 ,然后说明现阶段适合中国国情的过渡模式。  相似文献   

11.
陈光宇 《经济师》1997,(3):79-80
市场经济呼唤建立新型银企关系●陈光宇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银企信用关系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企业发展、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银企信用关系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市场经济信用关...  相似文献   

12.
13.
14.
聂增录 《经济论坛》1998,(24):32-33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与企业相互渗透,由信用中介走向融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融合,成为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新型银企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16.
杨宗民 《经济论坛》2003,(21):77-78
一、我国银企关系的现状1.巨额不良资产是背在银企身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难点是改善银行和企业的债务关系,改变银行面临的“硬负债,软资产”的困境。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一方面是银行的不良债权,另一方面又是企业的不良债务,这已成为背在银行和企业身上沉重的难以化解的历史包袱。2.企业信用低下以及信息严重失真导致的最终后果是银企关系扭曲,银行陷入两难困境。一方面由于企业信用低下,信息成本增加,信贷风险上升,银行不得不通过提高利率水平(表现为向上浮动)来增加预期收益;另一方面贷款利率高,又会带来两种风险。…  相似文献   

17.
储全胜 《经济论坛》1997,(12):11-12
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及我国银行与企业关系的完善□储全胜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微观金融学的一个领域。二战后,日本企业依靠来自与自己有长期资金往来的银行(即“主银行”)的贷款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从而实现高速经济增长的事实,使人们更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本文拟对日...  相似文献   

18.
代美芹 《经济师》1998,(1):35-36
银企关系的市场结合是经济师研究的新课题●代美芹同处在改革时期的银行和企业,面临着相同的困难,即经济效益不佳。表现在企业为效益持续低下,亏损面加大;表现在银行为应收未收利息大幅度上升,资产质量低下。银行和企业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两个中心环节,如何在效率原...  相似文献   

19.
20.
蒋祝平 《当代经济》1999,(11):20-2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已经基本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计划管理体制下,企业的资金供给靠计划,政府制定计划,企业按计划组织生产,银行按计划供给资金。资金贷出去后有无风险,银行很少考虑;贷款是否归还,企业也缺乏应有压力。随着计划管理体制变革,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定和完善,金融管理体制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商业银行变成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加大了资金监管力度,实行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了相关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