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企言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4,(4):37-40
德国政府十分重视材料研究及成果迅速产业化,把材料看作非常重要的基础产品。1985年,德国研究技术部开始实施一项材料研究十年计划,资助经费合11亿马克。该计划以开发新材料为重点,经费在很大程度上重点支持材料制造领域的项目。材料使用部门得到的经费则少得多,它们主要靠自身解决科研资金。当然,这些企业还参加以材料为主题的其他资助计划。汽车行业的材料研究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胡刚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34):11-11
一、统计制度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方法体系为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统计信息,但仍存在三个不够:一是按市场需求开展统计不够,存在既多又缺的问题;二是改革的总体设计不够,存在着部门统计之间和统计内部专业不协调的问题;三是上下衔接不够,存在着国家考虑自己需要多,兼顾地方各级需要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的数据,通过构建动态均衡模型,研究了异质化效用和技术知识对我国汽车工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作用。将联结创新需求、创新供给和平衡政策相关关系的模型应用到具体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中,采用动态均衡分析法,设定原始变量和替代变量来揭示汽车工业的创新过程,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我国汽车工业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汽车工业是很多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制造业部门之一,占据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汽车工业又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较为激烈的产业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工业发展水平。从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出发,发展汽车产业,提高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以及参与国际竞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要研究和预测中国汽车工业今后的发展道路,必须要清楚而全面地了解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中国特有的环境条件。本文对与我国汽车业发展相关的,较为特殊的经济、人口、自然、文化、政策法律等环境条件进行了较深入细致地分析,表明在借鉴他国汽车业发展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中国自身特色,寻找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9.
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工业形势分析和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国际地位不断提高。1997年,1998年和1999年全球汽车总产量分别为5405万辆,5193万辆和5470万辆,我国汽车总产量分别为158万辆,163万辆和180.3万辆,分别列世界第11位,第10位和第9位。1998年和1999年全球轿车总产量分别为3733万辆和3866万辆,我国分别为50.8万辆和57万辆,分别列第14位和第13位。所以,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是汽车生产大国。年产50万-150万辆经历的时间,国外十大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平均为9.5年,中国为5年(1991-1995),仅次于美国和日本。1995年中国就具备年产240万辆汽车的能力,目前的生产能力在280万辆以上,其中轿车100万辆以上。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太慢。另外,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也是最后一个潜在的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0.
11.
试论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管制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产业管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指出了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有利于 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的产业管制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路径,社会各界一直存有不同争议。本文从技术能力的基础性作用及其生成的内生性角度,对汽车工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指出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刘丹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25):49-4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现有的统计制度方法难以充分地发挥统计职能;难以全面、科学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难以有效地对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已成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全面提高统计工作水平的主要途径和统计工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投资与消费在经济运行中必须保持适度均衡,这是因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决定的。在地区资金总量总体稳定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增长受到消费需求增长的制约,只能在消费需求所限定的空间范围内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5.
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路径,社会各界一直存有不同争议.本文从技术能力的基础性作用及其生成的内生性角度,对汽车工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指出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6.
田冠杰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8):11-11
我国的汽车工业从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到如今年产销达700万台,我国汽车工业期间度过了一段沧桑岁月。而当1984年第一辆桑塔纳驶下生产线时,就预示着中国汽车工业将要走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资路。中国“入世”后撤除了限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汽车业的门槛,全球汽车跨国公司悉数进入中国。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跨国巨头,中国汽车工业本土在位者们被置身于危机四伏的战国时代,如何抵御市场入侵,保持自身优势持续发展则是其战略选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培育与发展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我国汽车工业所要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在详细分析了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内涵和有机构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发展过程和现状的剖析,提出了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随后对如何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汽车工业自主品牌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工业增长是粗放型的,技术的贡献极低,而制度变迁贡献的潜力非常大。为此,一方面,要加快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进程;另一方面,要深化汽车工业领域的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进程,以推动汽车工业走上高效、集约武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19.
汽车工业系统包括汽车工业开发和生产系统、汽车工业流通系统、汽车工业用户系统和汽车工业专业服务系统。文章从该系统理论分析入手,通过界定政策链的概念,进而运用解释结构模型从复杂的政策链中,分层次找出影响政府对汽车产业管理绩效的政策链,进而探讨改善我国汽车消费环境的政策链。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统计资料,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指出了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成因加以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