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韩强 《海南金融》2001,(8):6-11
作者通过对美国的GS法案从实施到废止的历史背景的考察,分析了银证业分业经营的风险形成机制,从而探寻我国银证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混业发展的可能途径,为我国银证业将来不可避免的混业经营提出了战略性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唐宪 《西南金融》2007,(6):41-42
银证合作是在分业经营法律体系下金融体系改革的现实选择。《证券法》修订后,“银证通”业务被依法叫停。本文总结了我国银证合作的发展历程,剖析了银证合作中利益格局的争端,借鉴银证混业、分业的国际经验,指出银证合作是银行、券商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协调监管、银证结成战略联盟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银证混业的发展与金融一体化、自由化浪潮的兴起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银证混业本身就是金融一体化与自由化大潮冲击下的产物。无数事实说明,相比单一的业务模式,综合化经营模式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银证合作研究是关于混业经营的研究,是一个宏观层面、制度变迁层面的研究课题;经纪业务模式研究则是券商经营模式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观层面、市场主体运作模式层面的研究课题.研究银证合作开展经纪业务,实际上是对混业经营趋势下券商经纪业务模式的研究.在我国坚持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大背景下,目前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出于竞争和互利的需要,兴起了一轮风起云涌的合作热潮,共同挖掘经纪业务潜力,为双方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农业银行“银证合作”的市场定位“银证合作”具有广泛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那么现阶段“银证合作”应该怎么定位 ,合作的业务领域有哪些 ?这是搞好“银证合作”的核心问题。根据我国目前金融业分业经营监管政策的逐步松动、混业经营开始“浮出水面”的实际和“银证合作”的现状 ,农业银行“银证合作”在业务领域上应定位在有限制的混业经营条件下农行与证券公司的合作。具体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业务市场定位 :一、从负债业务市场上进行合作定位。主要是通过拓展代理证券业务品种 ,扩大合作份额 ,筹集更多的、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负债…  相似文献   

6.
入世过渡期内我国的银证合作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郑琇煦 《金融论坛》2002,7(5):28-34,39
一般将我国加入WTO的5年保护期称作过渡期,其间的金融制度安排将直接决定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命运.目前,针对金融经营模式的争论正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引向深入.银证合作是在我国全面实行混业经营的市场条件尚不充分具备的条件下,成功迈向混业经营的一种过渡模式.本文通过考察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金融经营制度的变迁过程,认为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逐步深化的合作关系是一国分业经营成功迈向混业经营不可逾越的环节.目前,我国银证合作还停留在外部一般型的业务合作层次上,而在入世后的过渡时期,以银证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合业经营模式将不断得到丰富和深化.  相似文献   

7.
银证合作是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竞争力,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顺应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纵观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合分历程,银证合作一般来说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没有任何防火墙的混业经营,银行资金和证券投资风险很大;第二阶段是分业时期,银行业和证券业各自在分离的状态下进行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第三阶段足  相似文献   

8.
从分业走向混业是世界性潮流 从分业到混业是世界金融发展的潮流.发达国家基本上经历了简单混业-人为分业-高级混业的一个历程.最初,由于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诸如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各种基金等并不发达,因此,那时候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方式并没有什么限制.早期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而工商企业融资也多数是内源性融资,银行提供的基本上是短期自偿性贷款,银行也做一些贴现、租赁和简单证券投资业务,不过,这部分业务规模并不大.银行表面上是"混业"经营,但和我们今天说的"混业"还有本质区别,充其量也就是"简单混业".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混业发展的趋势下,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务开放后面对外资银行挑战的巨大压力,我国的商业银行如何在现有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法律制度框架下,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银证合作”,以拓展业务空间,扩大利润来源,提升行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混业发展的趋势下,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务开放后,面对外资银行挑战的巨大压力,我国的商业银行如何在现有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法律制度框架下,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银证合作”,以拓展业务空间,扩大利润来源,提升行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1.
王欣杰 《新金融》2007,(9):54-56
本文在总结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以及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取得的成功经验,重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并从观念、组织结构、人才培养、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银行垄断与银行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垄断不必然产生无效率,更不用说银行危机了。但是这一状况却出现在我国的四大专业银行上。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指出,由于我们在国有银行作用定位上的错误,强使它们承担了许多本不属于它们的社会和政治的义务,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确定了其垄断地位,因此产生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如资本金不足,技术上的破产等,尤其是潜在的银行危机。  相似文献   

13.
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我国的金融风险,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分业经营机制,即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只能分别经营相应的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银行不能经营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根据经济学理论,金融资产自身具有专用性软弱的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呈现减弱的趋势,所以尽管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基本格局仍是分业经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混业经营必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早已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并已在这方面投放大量资源。今年四月,资讯科技研究机构Intemational Data Corporation指出,至2004年,中国将会是亚太区除日本以外在资讯科技方面支出最大的国家。 为配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银行界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科技为金融市场、客户行为以及银行对客户的经营方式开创了新局面,最终将为社会及经济改革带来机会与挑战。 这些机会包括:  相似文献   

15.
私人银行的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银行业的其他业务一样,私人银行在努力寻求一种能在未来更好运作的模式。回归基础的咒语已经对批发银行业务依靠存款发放贷款的简单性进行了重新评价,并开启了对投资银行业务进行传统替代的讨论,这可能将使投资银行业务重新回归到咨询和经纪业务上来。  相似文献   

16.
Bank shareholders cannot be expected to provide good stewardship to banks because there is a conflict of interests between the shareholder owners and a non-mutually owned bank's depositors; who provide the bulk of the funds in traditional retail banks and are willing to accept a lower return on their savings than shareholders, in return for lower risk exposure. Regulation is required to protect depositors where deposit insurance schemes are at best partially funded and underwritten by taxpayers, who in turn need to be protected, and to deliver financial stability, a public good. Once some banks become ‘too big (to be allowed) to fail’ (TBTF), they enjoy additional implicit public (taxpayer) insurance that enables them to fund themselves more cheaply than smaller banks, which gives them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of big banks in the US and the UK is such that they can be regarded as financial oligarchies that have hitherto successfully blocked far reaching structural reform in the wake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lobbied successfully for the financial sector liberalisation that preceded it. The TBTF problem and associated moral hazard have been worsened by mergers to save failing banks during the crisis and as a result competition within a number of national banking systems, notably the UK, has been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lutions alternative to making the banks small enough to be allowed to fail ar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but it is difficult to be convinced that they will deliver banks that promote the common or public good. It is argued that regulating retail banking as a utility and pooling insurance against financial instability using pre-funded deposit insurance schemes, with risk related premiums that can also serve as bank resolution funds, should be pursued; and that capital leverage ratios and/or Financial Activity Taxes might be used to ‘tax’ the size of banks.  相似文献   

17.
叶嘉驹 《新金融》2004,(4):22-24
一、职业发展规划的基本含义、作用和地位职业发展规划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活动,职业发展规划主要是通过为未来工作做好准备的正规教育、工作实践、人际互动以及人格和能力评价等各项活动来完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和职业发展是两种最主要的员工激励手段。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相似文献   

18.
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竺彩华 《银行家》2006,(12):68-70
近年来,银行在传统业务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都把中间业务视为银行发展和利润来源的重要增长点。各家银行不仅大力发展传统中间业务,如国内外结算、外汇资金交易、银行卡和代收代付业务,而且积极介入新兴的中间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19.
电子银行风险评价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目前已初步建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渠道在内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虽然近些年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较之国外同行,电子银行在产品特色、经营理念以及管理水平上都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全面进军国内市场,在经营地域,业务范围和客户市场上将与中资银行开展全面竞争,国内各银行风险的把握是极其必要的.因此,对我国电子银行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就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把握机遇、降低风险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20.
德国全能银行模式给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利明 《新金融》2002,(5):39-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