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朗读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之一,它能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审美观,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抓好朗读,是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和重要抓手。朗读是记忆、积累的基本方法,是培养语感的方法,它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在朗读指导上,教师要让学生读出感情,最好是声情并茂的教师范读。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还要创新朗读——变换朗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语感训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基本训练。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  相似文献   

4.
形声字是现代汉字的主体,形声字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依据课题组的调查结果,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对形声字认识的几点不足展开论述,以期对小学语文形声字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注重课文的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朗读教学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强调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朗读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审美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应该加强朗读训练。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7.
语感具有直觉性、因人而异性、经验性、整体感知性特点,要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进行语文素质教育,就必须进行语感训练。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而要亟待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及设定深度,激发思维;创设情境,开拓思维;运用媒体,降低思维诸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也是一种语言能力。朗读有助于学生吸取语言技巧及语言材料,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朗读对于学生来讲,是创造性、主动性以及主体性的显现;而对于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来讲,它是一种高效的综合。所以,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应当给学生一个较为明确的朗读目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使朗读训练达到完整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的世纪,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生命.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颁布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走进新课程呢?应从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对教材及其呈现形式的认识、教学策略、教学结构等方面启动,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提问应注意目的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教学目的。因此,提问不仅要考虑“问什么”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要这样问”的问题,关键在后者。这就需要教师精通教材,熟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把握好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从而进行巧妙的艺术构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创造、设计出能实现教学目的,能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并使问题具有障碍性、探索性和可接受性。而索然无味,无助于教学的问题,只能分散精力,不仅无益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且会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备课时就应当明确所提“问题”的目的,是课堂组织教学的定向性问题,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性问题,或者是触类旁通的发散性问题等等,只有目的明确,设计的问题才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急功近利的应试潮流,难免使语言学习丧失其原本应有的某些重要属性,通过论述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改善英语教学现状的途径:一是从宏观上调整考试策略;二是从教学角度,加强朗读的指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激趣激疑,激发创造的欲望;巧用“空白”,放飞创新的翅膀;发挥想象,展开“辐射”式思维;突破常规,训练“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学科中包含很多的国学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可以帮助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其中包含的人文教育和精神建设是非常丰富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掘传统国学教育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意义重大,不仅能让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更加丰富,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发展观。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中加入传统国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明确传统国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针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策略分析,以此促进传统国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相似文献   

15.
本从教师自身情感修养、语言表达能力及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论述了情感在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推进和教育改革对中国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知识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继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之所以要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是因为积极的课堂氛围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氛围的现状、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的必要准则以及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实施将会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基础,尤其会使语文教学朝着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职新生抽样调查”研究显示:诸多中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尚处于滞后状态。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知识传授与指导学生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自学习惯,提升学习能力,以使其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接轨。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 ,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操作技巧 :营造愉快气氛 ,满足求知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争论 ,重视方法指导 ,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