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雪飞 《云南金融》2012,(3X):171-171
农村信用社作为真正面向"三农",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服务于农民的集体合作式金融机构,对推动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农业信用社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做到切实地服务于农民,偶尔出现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满意度不高的情况。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进而提出提高农村信用社顾客满意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作为真正面向"三农",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服务于农民的集体合作式金融机构,对推动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农业信用社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做到切实地服务于农民,偶尔出现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满意度不高的情况。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进而提出提高农村信用社顾客满意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连宁 《金融纵横》2000,(9):54-55
近几年来,城乡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发展迅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小型金融机构成为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伴随我国金融业逐步与国际接轨,以城乡信用社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面临金融风险也越发明显。因此如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问题成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最近几年成立的三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资金供给提供了新的渠道,也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然而,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特有的风险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这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文章从制度的视角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支持"三农"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信贷业务是农信社的基本业务之一,也是信用社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信贷风险是信用社经营得失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是确保农村信用社持续稳健经营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在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信用社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称建议。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和政府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和强调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大对农业投入和对农业扶持以及减轻农民负担的相应政策和办法,明确了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具体要求,为基层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在具体政策的贯彻实施中往往很难全部落实到位。农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弱化,农村资金大量分流,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农业保障和投资发展滞后,弱化了支持"三农"的力度。因此,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力度,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实行金融机构多样化,建立健全农业资金保障机制,为"三农"提供良好的金融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尽管中美两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不一样,但两国支持农业和农业金融发展的导向一致,相关政策和举措也有很多共通之处。美国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模式与运行、金融机构发展农业业务的经验和做法以及美国政府对涉农金融机构的扶持与补贴政策,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对农行探索服务"三农"的有效商业模式,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状况 我国金融业基本上是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垄断性行业,政府一直以国家信用为后盾,充当金融机构的"护航者".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金融业基本上不存在市场退出问题.依托计划经济金融制度进入市场的各金融机构长期生存于竞争和淘汰压力不足的舒适环境之中.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机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缺陷不断暴露,致使金融风险迅速积累并逐步显现出来.在此背景下,政府放弃了对金融机构一味予以保护的政策.1995年9月人民银行接管中银信托投资公司标志着我国金融机构"无倒闭之虞"的神话自此终结,之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迅速扩散到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各个金融领域.  相似文献   

10.
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同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城乡信用社除外)按商业化管理的贷款,其利率不再设定上限。城乡信用社最大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仍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了解县辖金融机构对该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11.
银行转账运动发生后,美国银行消费者抽身大型金融机构,转投社区银行或信用社。随着新增账户数量的增长,相应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社区银行和信用社的账户安全问题因此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金融服务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改善农村金融现状,2006年12月2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用以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调整和降低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促进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2007年1月22日,中国银监会又印发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标志着村镇银行真正制度化,《办法》对村镇银行的机构设置,股权股东资格,公司治理,经营管理以及监督检查都做了相应规定,将村镇银行的实施做到有法可依,银监会放宽了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村镇银行在近几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按照银监会的年报统计已成立了987家。  相似文献   

13.
本调研报告主要考察了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经营小微企业贷款的现状以及相应的经营模式。我们课题组从沿海发达的深圳、广州,到中部湖北、河南,再到西部重庆和成都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国有大银行小企业信贷部、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调研结果表明,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或称"微金融机构"在进行小微企业贷款时有着明显的优势。相比而言,由于大型银行与微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贷款的管理机制上"不兼容",因此,大银行往往只是"形式应付"小微贷款。不同规模金融机构都在从事小企业贷款,但各自的禀赋优势使它们在小微企业贷款上市场上自然形成了某种社会分工和契约交易。我们针对我国微金融机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广泛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和新的分工分业的发展,农村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户也大量涌现出来。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4年全国有专业户452.6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3%。几年来,各级农业银行、信用社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政策,及时发放贷款,加强信贷管理,对支持专业户发展农业、工商业、运输服务业,起了积极促进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银行、信用社在支持专业户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相似文献   

15.
范应胜 《时代金融》2013,(20):243-244
目前,由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其目的在于通过财政部门建立奖励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激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支持农业发展。此项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辖区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三农"的积极性,对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涉农贷款奖励政策的实施效应进行分析,指出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不仅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为社会提供服务、解决就业难问题方面也发挥着突出作用,它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在近几年中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将从中小企业产生融资难原因、金融机构做采取的措施的角度出发,探究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村正加速迈进全面奔小康的道路,农村金融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促进金融机构的"三农"服务发展改革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难点重点。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最主要力量,农商行在不断改革发展壮大的同时面临一系列问题,本文立足安徽省农村商业银行,列出了农商行服务"三农"的具体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最基层的金融机构,现已经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支持农业经济和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信用社长期以来在管理体制、经营管理中一些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解决,经营面临着许多困难,金融风险日益加大,有的已转化为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审计稽核工作为信用社各项业务的依规合法经营和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各信用社之间的平衡发展营造了一个公平、合理的内部经营环境,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际金融资本的进入,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新的金融产品不断推出,金融从业范围不断扩展,使原有的审计稽核管理体系和工作方式逐渐不能适应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金融业务的需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信用社审计稽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重农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农民、农业和农村三者之间的关系和问题一直都深受国民关心,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的焦点。农业的产业化连接着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点。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都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惠农政策,农业产业化也在我国取得了很大发展,理论和实践都在逐渐成熟。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立足于发展的方向和当地的实际组织模式,而目前的社会市场,零散的农户靠自己独自发展是很难成功的,建立农业合作社可以使社员团结一起,共同发展,但是合作社中也会存在普通农户(兼业小户)被边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