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参加十六大上海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持。上海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与技术合作,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同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的新路子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起着引领这一地区发展的核心作用。长三角城市群在世界城市格局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挥上海的作用?就这些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长三角城市群已跻身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其中心城市上海,目前尚属“第三梯队”,即…  相似文献   

2.
复合行政——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殷坤 《江南论坛》2004,(11):14-15
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相似的历史渊源和人文特征,自古以来其内在经济联系就比较紧密。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三角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宗翮 《江南论坛》2006,(12):46-46
未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将是以上海为“核心”,以沿长江、沿杭州湾等6个“发展带”为框架的区域联动发展。根据长三角区域总体功能定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提出了“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极。“十一五”期间长三角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内的分工更加完善合理;苏浙两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快于上海,上海在长三角的经济比重会进一步弱化;世博会对长三角的经济产生明显的拉动效应等。  相似文献   

5.
沈国雄 《时代经贸》2010,(12):44-45
上海滴东开发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服务全国大局,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积累7丰富的经验。在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长三角始终坚持国家政策指导方针,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需要实现长三角贸易投资的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腹地,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对长三角联动发展具有室要的现实意义,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又将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现代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区域内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会大大减少经济增长的成本,增加区域经济的活力,提高地区发展的经济效率。随着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国际资本、产业大举向长三角转移,以及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和经济一体化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世界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在长三角地区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县(市)竞争力评价,分析其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常说的长三角是指由上海、南通、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泰州、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由江浙沪15个城市形成的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处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合部,在全球经济朝着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是地区间实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阔、复杂的课题。讨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企业集群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服务全国大局,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长三角始终坚持国家政策指导方针,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需要实现长三角贸易投资的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腹地,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对长三角联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又将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是江、浙、沪各城市谋求经济有效发展的迫切需要。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与长江三角洲有着紧密的联系。上海要融入长江三角洲,上海城市发展就要符合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更好地辐射长三角、服务长三角、协调长三角。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上海城市发展遇到的产业集聚、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并且分析了上海的自身优势及对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提出切实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吸引国际投资、深刻把握国际会展机遇和积极发展城市环境保护产业等融入长三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演进,长三角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本文坚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的指导思想,通过对杭州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杭州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大环境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Moran I指数法对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期内长三角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呈现2002-2008年上升、2009-2013年下降、2014-2017年再上升的规律。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东强西弱特征明显,上海大都市圈内城市基本为"高-高"类型,南京为唯一属于"高-低"类型的城市,安徽、苏北城市多数属于"低-低"类型,苏中地区逐渐从"低-高"转变为"高-高"类型,浙南地区整体从"高-高"转变为"低-高"类型。进一步通过条件收敛动态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2002-2017年间长三角41个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推进情况。实证分析表明,长三角城市的经济联系存在强、弱、强三个阶段。上海大都市圈内部一体化发展程度明显好于以南京为首的长三角西部都市圈。要将上海的经济能量通过南京等中心城市辐射至长三角西部地区,应依托长江以南路径与通泰扬构成的长江以北新路径,打造长三角西部增长极,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且有望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地区由上海和以上海为中心的周边14个城市,即沿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5个城市,环太湖的苏州、无锡、常州3个城市,环杭州湾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6个城市组成。从上海目前的经济辐射能力和上海与长三角各城市的经济密切程度来说,  相似文献   

14.
加快上海服务长三角 促进区域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郁鸿胜  宗传宏 《经济研究导刊》2009,(24):135-137,173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首位城市,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上海服务长三角从服务定位、层次、主体、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呈现"五个转变"。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服务长三角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上海能级有待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等要素有待进一步衔接、制度合作还需要深化等。为此,在未来发展中,上海要充分发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和改革开放的领先优势,推进区域要素合作和制度合作,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主动接轨大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面向新世纪新阶段,再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这项战略举措,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沿江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嘉兴作为我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要有更大的决心、更强的信心,抢抓新机遇,接轨大上海,推进大开放,努力建设全省开放型经济前沿阵地。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着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在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6.
现在很多地区都在倡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很多行业也在寻找与区域内同行合作的机会。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水平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在积极推进区域内的行业合作与联动。会展业联动有助于推动长三角会展业整体良性发展、提高整体行业竞争力。本文基于长三角会展业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长三角区域内会展业发展不平衡、各城市会展业主要定位不明确、区域内会展业发展存在“非博弈合作”等问题提出资源共享、根据城市特色找准会展业发展定位、区域内会展业要由竞争转为竞合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沪苏浙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联手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三地各级党政领导和专家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根据前一阶段的考察磋商和调研思考,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建议,应该不失时机地把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 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扎实,文化底蕴深厚,现已成为我国东部江海交汇处最发达的经济区、国际公认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继珠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的最亮点,在我国、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日益显现。2002年,长三角15个城市以其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5.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8.7%的国内生产总值、21.4%的财政收入、28.2%  相似文献   

18.
发展城市旅游业 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目标是率先实现区域现代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发展旅游业在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现代化中,体制障碍较小,有利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和区域经济现代化。以城市为中心,以2003年中国江、浙、沪旅游年为契机,抓住筹备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共同构建区域道路和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各城市和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发展长江三角洲旅游业,提升长江三角洲整体旅游形象和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于阳  朱云鹃  朱学星 《技术经济》2011,30(12):75-80
基于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利用区域相互作用引力模型,以安徽省相关城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为背景,计算了归入泛长三角地区的安徽六市与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的经济联系强度及经济联系隶属度。根据计算结果,对安徽六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提出了安徽六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双圆模式"以及与其他城市进行经济合作的具体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空间经济学家在空间经济一体化发展领域不断放松假设条件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经验验证和实证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同时也富含许多政策含义,但是大多只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得出结论。本文尝试利用引力模型结构,通过对经济质量和经济距离内涵的界定,构建一个基于空间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引力模型。同时,本文以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上海为重心,运用该模型对长三角部分城市的经济引力进行定量测度,为各城市的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