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正 《开放潮》2004,(3):10-11
福建经济是外向型经济,进出口贸易与外商投资是推动福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大进大出的大项目和重化工业的发展都需要港口支持,港口是福建基础设施建设的要害与关键,港口工业区是福建经济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福建是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建设福建海洋生态经济圈,对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建设福建生态经济大省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福建是一个海洋大省,有3300公里长的海岸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海洋对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有鉴于此,人们普遍相信,对福建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任何构想若撇开了海洋因素那将是不可想象的。这一事实同时也就自然勾起了人们的如下关注:即如何为福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定位寻找它的海洋历史的维度。 “闽在海中”,是《山海经》对福建的描述,也是历史上人们有关海洋对福建影响之最充分、最形象的描述。然而,历史在给后人留下这一极具联想性的描述之后,又把无情的事实和更多的玄念留下来:由于岁月的流逝,闽人…  相似文献   

4.
袁利勇 《老区建设》2008,(24):12-13
2004年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发展福建经济的新战略。本文以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在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为主线,阐述了与福建乃至全国的改革开发历程相联系的福建省发展战略的演进过程。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可以从发展角度了解福建改革开发的发展历程,对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众听周知,福建山区四地市在福建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山海差距不断拉大。在全国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福建加快开发山区四地市的步伐,改变山区相对落后的面貌,最终实现福建经济的平衡发展,巳成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一、山区更要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就福建山区四地市而言,硬环境不如沿海。首先是交通条件不如沿海。时至今日,标准集装箱货车还无法开进龙岩、三明和南平。104线实际通行的集装箱货车也不多。因此,尽快完成漳龙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福州——南昌段,打通同(江)三…  相似文献   

6.
陈彦 《开放潮》2006,(1):49-50
随着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领跑,环渤海经济区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国以区域经济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面对这种发展态势,福建必须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去审视自己的发展空间、发展路径和发展政策。否则,就有落后于其他省区甚至被“边缘化”的危险。2004年年底,中共福建省委审慎考虑当前福建省情,推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拉开了福建新一轮起跑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林月恩 《港口经济》2008,(12):27-30
腹地经济决定港口发展,相对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港口群,海西港口群腹地相对狭小,丰富的岸线资源尚未充分发挥其优势。经济腹地拓展不仅关系着海西港口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关系着福建更好地服务对台“三通”、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升福建沿海港口在全国港口布局中的地位和落实福建省交通厅党组提出的“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  相似文献   

8.
对台经贸交流与合作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和优势。福建在自己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尽量突出这个特点,充分发挥这个优势。然而,能够给予闽台经济合作以强有力推动的,正是福建经济发展本身,是福建经济发展过程中源源不断地涌现的商机。香港回归之后国内外局势的发展,为福建建设台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地带提供了新机遇。福建应当抓住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和速度,把闽台经济合作推上新的台阶,为祖国的统一作出新的贡献。一、繁荣福建,促进两岸交往改革开放使福建经济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从1979年到1994年,经济年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9.
口岸是福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门户,是福建的一大优势。在举国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下,福建要保持领先的优势,走大开放、大市场、大经贸的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构筑大口岸体系,这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赵彬 《开放潮》2006,(9):19-22
福建省委、省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审议通过了《福建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暨”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福建抓住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实现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的根本性转变,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向海洋延伸,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意味着福建迈向海洋经济强省已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根据我们的初步理解,这两个重要文件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福建背山面海,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公里,超过陆域面积约12%,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海洋省份。江泽民总书记号召:“振兴海业.繁荣经济”。福建省委、省政府也已作出建设“海洋经济大省”的决定,并把建设海洋经济大省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当前全省上下都要从战略高度上看待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实施海洋开发、发展蓝色产业的战略,再创海的优势,大作海的文章,以推动福建经济的更大发展。福建只有紧紧抓住“开发海洋资源,发展蓝色产业”,作为实现福建经济继续腾飞,所应采取的一项不可替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开放潮》2006,(9):11-12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在日前召开的福建省海洋工作会议上指出,海洋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日趋突出,海洋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新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现代海洋经济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将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他表示,福建是一个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本对福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实效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加亿福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闽台经贸关系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毅 《亚太经济》2003,(4):52-55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地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趋缓,经济文化交流迅速恢复和发展,福建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对台经贸合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闽台经贸合作不仅在福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直接促进了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1年6月21日,“闽港澳台经济合作论坛”在福州隆重开幕,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和闽港澳台各界人士等共140多人喜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寻求新的合作领域、合作空间和合作方式。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等出席了开幕式。 宋德福书记在致辞中指出,福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开放。福建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型经济是福建发展的一大特色,是推动福建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港澳台地区,是福建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和最大的贸易合作对象,在福建对外开放中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工业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工业化进程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从调整产业布局、形成新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培育大企业、增强经济支撑力,改革政府管理工业经济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促进福建工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福建经济发展的最大自然障碍就是多山。而最大优势就是傍海。自从近代以来,福建有三次可以在全国“领先一步”的现代化机遇,但都未能很好把握机会。福建要把经济做大做强,需要克服自身的山地阻隔的劣势而充分发挥其众多优良港湾的特点。除了要做大做强工业外。还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8.
《开放潮》2001,(5)
本刊讯  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5月8日-9日福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讲话时指出,实现福建“十五”目标,需要“非公”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此,要认清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发掘新动力,创造新优势,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认为,“十五”期间加快发展福建“非公”经济要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抓住发展机遇.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二次创业。党的十五大及宪法修正案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和法律地位;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将使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非公有制经济以…  相似文献   

19.
季中 《福建经济》2001,(3):38-39
跨进新世纪,福建面对的是汹涌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趋激烈。为在竞争中取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建设“数字福建”的决策。这是提升我省经济格局,增强我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张昌平 《开放潮》2004,(5):23-24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把福建的发展放到更大的范围、更广阔的领域去考虑,从三个层面上拓展了全新的思路:一是在中国东部经济板块上,可以更好地发挥福建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中间的联接作用。二是在经济区内部,可以加速区内各个城市之间的融合,使区内各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使整个经济区的经济实力互补提高。三是在对台方面,可以大规模地承接台湾产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