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阐述交换商品的服务过程和如何在中低收入人群中增加这种商品交换服务,分析部分人无法全额还贷的原因,提出发行有期货币的概念及其适用性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期增加中低收入群体就业。  相似文献   

2.
陈志雷 《云南金融》2011,(2X):64-64
本文通过阐述交换商品的服务过程和如何在中低收入人群中增加这种商品交换服务,分析部分人无法全额还贷的原因,提出发行有期货币的概念及其适用性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期增加中低收入群体就业。  相似文献   

3.
现行个人所得税课税制度没能关注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压力,一是工资薪金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减除费用没有把房租和购房还贷压力考虑进去;二是住房租赁、转让收益所得税设计不合理,不利于形成公平合理的商品住房价格机制。为缓解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租房和购房压力,建议个人所得税改革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将规定面积内的房租和居民首套房按揭贷款还贷支出纳入工资性所得和经营性所得税前专项扣除项目;二是根据收益率水平对房产收益按照超率累进税率课税,并采用免征额制,以有效调控投资性房产收益、平抑房价。  相似文献   

4.
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有效机制:政府担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滞后造成其住房难题,主要归因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本文从政府担保的内在作用机理出发,论证政府担保对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效果,政府担保能有效缓解借款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增加信贷供给.此外,文章具体分析我国采取政府担保机制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黄苑 《西南金融》2007,(9):51-52
随着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三个层次构成的住房保障体系在中国的推行,以中低收入罚体为主构成的住房“夹心层”现象,逐渐在我国一些城市凸显。这些中低收入群体既买不起经济适用房、也不属于廉租房政策支持的对象,住房是他们面临的头等难事。国外小额住房贷款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全高的思路,实践证明小额住房贷款使中低收入群获得了信贷支持,使他们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商业代的小额信贷机构能在不需要捐赠的情况下实现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它被普遍认为是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题的长效机制。本文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小额住房贷款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济南市实地调查的655份样本,建立Logit模型研究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租购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建筑特征、政策权益以及政策推行五类因素中,政策推行因素影响最为显著,而其余四类因素则影响较弱;政策执行因素的改进与完善将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租赁意愿。其中,出台租购并举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的网上房屋租赁平台是关键因素,其次是政策执行力度;单位性质对中低收入群体住房租购选择具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学历、工作时间长短等因素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早在1998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相应政策就已经出台,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却并不顺利.尤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为了从信贷支持的角度来探究推动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广西桂林为例,进行了相关调研,并基于桂林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水平,借助过滤理论分析桂林市经济适用房住房保障及其信贷支持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小额金融信贷扶助低收入群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额金融信贷是为低收入群体提供融资、为贫困者服务的金融活动。本文就现阶段我国推行小额金融信贷的积极作用、推行过程中的障碍进行了分析 ,相应提出了发展小额金融信贷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提供低收入群体信贷过程中存在覆盖面不够、抗风险能力差、监管指标不合适以及经营成本高等问题.目前,应当通过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面等方式加快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长宁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发放问卷1200分,分析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实际需求情况,并结合调研地区的现实情况,提出完善上海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合理化对策建议,以期对政府完善养老服务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龚秀全 《保险研究》2019,(4):102-115
本文利用2002-2014年CLHLS死亡人口数据,借助样本选择模型、两部分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首次比较全面深入地分析了社会医疗保险对老人临终总医疗费用支出和自负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既显著提高了老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也显著降低了自负水平。不同类型的社会医疗保险对临终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存在差异,医疗保险类型对临终医疗服务利用具有直接效应,医疗保险水平发挥了中介作用。医疗保险覆盖率在死亡年份影响临终医疗服务利用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我国应该通过实行健康老龄化战略、加强死亡教育、发展临终关怀和完善医保监管等措施控制临终医疗支出增长以促进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并提升临终老人生存和死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河南省六个地市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层次中,经济保障是农村老年人最为迫切的需求,其次是生活照料需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位居第三,最后是精神服务需求。在此情况下,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老年经济保障、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区文体活动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财产性收入是衡量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农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并且明显低于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于富民强省具有重要意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吉林省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服务需求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不同城市的养老服务需求工作开展不同步。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面向吉林市离退休职工,就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安全保障、精神慰藉以及社会参与等五个方面对城市社区养老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对专业化程度高、有专门管理机构、有持续资金投入的社区养老服务有较高需求,对社区医疗护理服务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强烈关注。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和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家庭抚养老年人功能的不断弱化,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机制必须尽快完善。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老年人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分析上海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供需状况及其原因,最终提出解决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管辖权的重叠必然导致国际间重复课税。抵免法是各国推荐的消除重复课税的方法。本文在介绍国际税收抵免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就我国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并比较了新旧政策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朱俊福 《涉外税务》2007,234(12):60-64
2004~2006年,西安市外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连年大幅增长,但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增长却相对缓慢。西安市国家税务局通过构建企业所得税分析指标体系来分析影响外资企业企业所得税变化的深层原因,并把分析结果运用于税源管理和税收征管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所以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点是提高费用扣除标准、调整税率结构,降低纳税人负担,增加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要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个人所得税有必要继续减税,同时进一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具体对策包括:将专项附加扣除中的子女教育支出范围扩大为子女养育支出,增加家庭合并征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指数化动态调整,进一步优化税率结构,建立负所得税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个人所得税改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后,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申报及税收抵免的重要性逐渐体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境外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问题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3号,以下简称《公告》)的发布进一步完善了个人境外所得来源地判定、境外所得抵免及征管等规则,对居民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将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对完善所得来源地确定规则等《公告》带来的政策变化进行了梳理,结合案例对《公告》的内容进行了解析,并从注意政策新旧变化、对"追溯抵免"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等方面提出了适用政策需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摸清我省农户、涉农企业银行业服务新需求新趋势,深入分析需求特点和对金融服务满足程度、便利程度,客观评价金融支农支小情况。本文以吉林辽源为例,实地调查了金融服务与需求情况,深入分析了金融服务需求匹配度及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