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金库”的问题由来已久。党中央、国务院曾三令五申不得私设“小金库”,有关部门也多次对“小金库”进行专项检查,但仍屡禁不止。它不仅造成国家和单位收入的流失,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还诱发和滋生各种腐败现象,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应当坚决取谛。“小金库”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隐瞒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其大多采取化公为私、公款私存、转移收入、截留利润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主要包括:各项生产经营收入;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相似文献   

2.
“小金库”是一些企事业单位非法筹集、任意支配的一种帐外资金。自1989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以来,“小金库”已作为财务大检查的重点查处项目。近几年,黑龙江垦区税收、财务、物  相似文献   

3.
"小金库"是指游离于正式账簿记录之外的、不受监督的、可供自由支配的账外资金。当今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及经济来往的多元化、复杂化,一定程度上为"小金库"的滋生提供了环境和土壤。国有企业"小金库"的普遍存在,不仅使国家遭受了资本经营损失和财政税收的流失,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4.
“小金库”简而言之,就是用来藏匿不合理开支的小费用,是逃避检查监督的坏措施。其方便开支和支配,以利方便自我,自行其是,用于迎来送往,实质是化大为小,化公为私。那些管钱、管人、管物和管信贷的科室,特别是基层信用社更容易衍生。“小金库”形形色色1、“虚支...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加强廉政建设,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可是,近几年来各级林业企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问题依然是屡见不鲜,屡查屡犯,有的数额之大触目惊心,发展态势令人担忧,危害性日趋严重。对此,笔者就林业企事业单位“小金库”资金的主要来源、形成原因、社会危害及防治措施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一、“小金库”资金的主要来源林业企事业单位“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多与林业企事业单位的职权、职能、资产的所有权有关,利用这种权力搞账外收入,甚至其权限大小同“小金库”数额在一定程度上呈相关性。“小金库”资金…  相似文献   

6.
所谓“小金库”是指隐匿、截留国家或单位的收入,未纳入本单位财务管理、私收私支的账外资金。有些单位通过设置一明一暗两本账,明账用于记录正常的业务,暗账(即账外账)则专用于登记“小金库”资金的收支,以达到逃避会计监督的目的。私设“小金库”的常用手法有:截留生产经营取得的收入。如将销售收入中的现金部分采取不入账而另存它放;隐藏转移出售其他资产的收入。通常是将出售残次品、边角余料、废旧物品的现金收入存入“小金库”;私自将投资收益、联营利润加以隐瞒或转存于外单位;隐匿回扣、佣金、退货款和已作坏账核销而后又收回的款…  相似文献   

7.
“小金库”是指现实经济生活中违反财政法规 ,侵占、截留国家和企事业单位收入 ,不列入本单位财会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 ,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近年来 ,“小金库”的存在有着相当的普遍性 ,还具有隐蔽性强、所有权模糊、数额大、易逃脱惩罚等特点。可见 ,查禁“小金库” ,为扭转当前财政资金流失和政府公共分配秩序混乱的局面 ,克服各种不正之风和整治社会腐败现象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现状1 手段精。为了逃避检查 ,有的单位把“小金库”设在下属单位或业务单位 ,搞“一厂多库”。有的单位为了隐藏“小金库”而多头开户。2 来源广…  相似文献   

8.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2010年完成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清查,2011年转入对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重点检查阶段。本文在阐述"小金库"新动向的同时,论述查处小金库的审计方法及审计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资金“体外循环”削弱银行聚集资金的能力,干扰国家资金投向上的倾斜政策,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和综合信贷计划平衡。并危及若以下几方面: 1、损害农业,致使后劲乏力。“体外循环”资金,因受利益支配,不可能投向粮、棉,油等农业生产,相反,国家投向农业生产的资金还往往被它挖走,用以谋私。而农业基础受阻,国民经济各个环节难免要受到牵制。 2、冲击国家宏观控制。国家要消除经济过热,压缩基建规模,摆脱膨胀,调整结构,而资金“体外循环”,利用集资,大上项目,为追求消费大搞基建。坚持原有经济结构继续  相似文献   

10.
正小金库一直是财务审计、监督检查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具有多样性和隐匿性的特点。小金库资金不管手法多么隐蔽,但终究来有影,去有踪。找准小金库易攻点,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审计实践,对私设小金库的手法及审计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认为可采用以下8种方法,期望对基层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小金库”及其特征“小金库”是指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的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的各种资金。“小金库”通常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资金来源往往是不正当的。如侵占或截留国家和单位的资财收入、生产经营收入、外汇收入和...  相似文献   

12.
“小金库”—直是财务审计、监督检查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具有多样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各地监督部门在严查“,小金库”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总结出很多具有一定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审查方法和技巧,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促进财政经济秩序健康发展、预防腐败,党中央、国务院将"小金库"治理工作提上新的议事日程,先后于2009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小金库”专项治理的背景,阐明了“小金库”的定义、资金来源、设立手段、使用去向、惩处原则及惩处方式,论文着重对“小金库”的政府监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私设“小金库”,给村干部们留下了滋生腐败的土壤,违反了财务制度的规定,极大地危害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小金库”具有隐蔽性,通过审计查出“小金库”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注重审计方法,抓住蛛丝马迹,一查到底,“小金库”终会露出马脚。  相似文献   

16.
私设“小金库”一般属于集体营私舞弊行为,为逃避税收和财务检查等违规违纪行为私设“小金库”。单纯地从会计报表、账簿、凭证上审计,很难发现私设“小金库”,但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无非是通过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的办法取得,只要查出隐瞒收入、支出的真伪,就能查出“小金库”。1.突击盘点现金法。对某个单位实施审计时,以防会计人员转移现金,先将现金账控制起来,立即盘点出纳员的保险箱现金及存折。对于现金的长短款现象,都要进行仔细的分析,追查长短款发生的时间、原因,顺藤摸瓜,就很容易发现账外资金。2.核对产值与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7.
小金库是长期以来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近年来,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等一系列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私设小金库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但有些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依然我行我素、顶风违纪、明知故犯私设小金库,且有蔓延和扩张之势.因此,正确认定小金库,客观分析其成因、特点及表现形式和危害,以及从源头上防范、杜绝和根治小金库,严肃财经纪律,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谈农场“黑地”的危害安增龙,冯华,徐晓家本文所称“黑地”是指农场实际面积大于计划面积,实际存在但未公开入帐管理,处于帐外的那部分土地。目前国有农场内部“黑地”有两种情况:一是计划外熟地,二是计划外荒地。计划外熟地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可以概括为“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小金库”专项治理的背景,阐明了“小金库”的定义、资金来源、设立手段、使用去向、惩处原则及惩处方式,论文着重对“小金库”的政府监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在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一些集体经济组织把部分经济业务记在规定账套之外账簿上。有的把这部分账务定性为账外账,有的定性为小金库,也有人认为小金库就是账外账。这里,笔者谈谈账外账与小金库问题。一、什么是账外账或小金库账外账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在法定会计账册之外设立的账册。账外账就其资金来源而言,既包括属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