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金库”的问题由来已久。党中央、国务院曾三令五申不得私设“小金库”,有关部门也多次对“小金库”进行专项检查,但仍屡禁不止。它不仅造成国家和单位收入的流失,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还诱发和滋生各种腐败现象,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应当坚决取谛。“小金库”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隐瞒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其大多采取化公为私、公款私存、转移收入、截留利润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主要包括:各项生产经营收入;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相似文献
2.
“小金库”是一些企事业单位非法筹集、任意支配的一种帐外资金。自1989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以来,“小金库”已作为财务大检查的重点查处项目。近几年,黑龙江垦区税收、财务、物 相似文献
3.
"小金库"是指游离于正式账簿记录之外的、不受监督的、可供自由支配的账外资金。当今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及经济来往的多元化、复杂化,一定程度上为"小金库"的滋生提供了环境和土壤。国有企业"小金库"的普遍存在,不仅使国家遭受了资本经营损失和财政税收的流失,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4.
余德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1999,(2)
“小金库”简而言之,就是用来藏匿不合理开支的小费用,是逃避检查监督的坏措施。其方便开支和支配,以利方便自我,自行其是,用于迎来送往,实质是化大为小,化公为私。那些管钱、管人、管物和管信贷的科室,特别是基层信用社更容易衍生。“小金库”形形色色1、“虚支...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加强廉政建设,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可是,近几年来各级林业企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问题依然是屡见不鲜,屡查屡犯,有的数额之大触目惊心,发展态势令人担忧,危害性日趋严重。对此,笔者就林业企事业单位“小金库”资金的主要来源、形成原因、社会危害及防治措施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一、“小金库”资金的主要来源林业企事业单位“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多与林业企事业单位的职权、职能、资产的所有权有关,利用这种权力搞账外收入,甚至其权限大小同“小金库”数额在一定程度上呈相关性。“小金库”资金… 相似文献
6.
所谓“小金库”是指隐匿、截留国家或单位的收入,未纳入本单位财务管理、私收私支的账外资金。有些单位通过设置一明一暗两本账,明账用于记录正常的业务,暗账(即账外账)则专用于登记“小金库”资金的收支,以达到逃避会计监督的目的。私设“小金库”的常用手法有:截留生产经营取得的收入。如将销售收入中的现金部分采取不入账而另存它放;隐藏转移出售其他资产的收入。通常是将出售残次品、边角余料、废旧物品的现金收入存入“小金库”;私自将投资收益、联营利润加以隐瞒或转存于外单位;隐匿回扣、佣金、退货款和已作坏账核销而后又收回的款… 相似文献
7.
8.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2010年完成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清查,2011年转入对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重点检查阶段。本文在阐述"小金库"新动向的同时,论述查处小金库的审计方法及审计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资金“体外循环”削弱银行聚集资金的能力,干扰国家资金投向上的倾斜政策,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和综合信贷计划平衡。并危及若以下几方面: 1、损害农业,致使后劲乏力。“体外循环”资金,因受利益支配,不可能投向粮、棉,油等农业生产,相反,国家投向农业生产的资金还往往被它挖走,用以谋私。而农业基础受阻,国民经济各个环节难免要受到牵制。 2、冲击国家宏观控制。国家要消除经济过热,压缩基建规模,摆脱膨胀,调整结构,而资金“体外循环”,利用集资,大上项目,为追求消费大搞基建。坚持原有经济结构继续 相似文献
10.
11.
12.
“小金库”—直是财务审计、监督检查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具有多样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各地监督部门在严查“,小金库”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总结出很多具有一定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审查方法和技巧,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促进财政经济秩序健康发展、预防腐败,党中央、国务院将"小金库"治理工作提上新的议事日程,先后于2009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小金库”专项治理的背景,阐明了“小金库”的定义、资金来源、设立手段、使用去向、惩处原则及惩处方式,论文着重对“小金库”的政府监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私设“小金库”,给村干部们留下了滋生腐败的土壤,违反了财务制度的规定,极大地危害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小金库”具有隐蔽性,通过审计查出“小金库”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注重审计方法,抓住蛛丝马迹,一查到底,“小金库”终会露出马脚。 相似文献
16.
17.
18.
浅谈农场“黑地”的危害安增龙,冯华,徐晓家本文所称“黑地”是指农场实际面积大于计划面积,实际存在但未公开入帐管理,处于帐外的那部分土地。目前国有农场内部“黑地”有两种情况:一是计划外熟地,二是计划外荒地。计划外熟地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可以概括为“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小金库”专项治理的背景,阐明了“小金库”的定义、资金来源、设立手段、使用去向、惩处原则及惩处方式,论文着重对“小金库”的政府监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