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人知道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但很少有人听说过杂交小麦。专家认为.如果中国杂交小麦应用面积达到杂交水稻的应用水平,那么将创造一个巨大而崭新的高技术种业市场。  相似文献   

2.
《致富天地》2005,(4):4-4
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写进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这对于中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产生巨大影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透露,超级稻新品种在今年晚些时候通过品种审定后,有望大面积推广。中国超级稻实现大面积推广种植,预计要到2006年。他用数据说明,超级杂交稻以亩增产150公斤、年种植面积2亿亩计算,未来每年将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相似文献   

3.
1、主要农产品发展速度预测 (1)粮食产量。影响粮食产量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面积和单产。“九五”期间,首先要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200万亩以上,在此基础上,主攻单产。提高我省粮食单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进一步推广杂交水稻。1994年我省杂交水稻面积1900余万亩,主要是中杂和晚杂,早杂基本上是空白,今后重点是培育、推广早杂。据测算,全省杂交水稻可推广到2500万亩左右,按每亩比常规稻增产150斤计算,即可增加9亿  相似文献   

4.
《农机市场》2009,(3):68-68
河北省农机局自2000年开始示范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8年来,播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全省小麦保护性耕作面积已经从2000年的220亩增加到2008年的730多万亩,累计节水3.65亿立方米,增收小麦1.46亿公斤。  相似文献   

5.
2004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各地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扭转了中国自2000年以来连续四年夏粮减产的局面,今年我国夏粮总产预计增加25亿公斤左右,全国粮食生产出现由减到增的重要转机。据资料显示,河南省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今年该省夏粮总产将达2429.8万吨,创历史最高;安徽省夏粮实现大丰收,总产预计80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0亿公斤。在全国夏粮增收的25亿公斤中,安徽占到40%;山东小麦收获面积达4660万亩,是近5年来最多的一年。另有消息称,国家连续鼓励粮食生产,将适时采取措施避免粮价暴涨暴跌。国际粮农组织也于…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4.5亿亩左右。在2019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0%,小麦、水稻、玉米3大主粮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的情况下,水稻的机插率仅为50%.  相似文献   

7.
小麦带状浅旋免耕播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陕西省岐山县带状浅旋免耕播种小麦长势和测产情况看,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小麦普遍增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据全县的3个示范点实收测产对比,带状浅旋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小麦较传统耕作对比田平均亩增28.9公斤,增产幅度达6.9%。但是小麦带状浅旋免耕播种也存在个别地块减产、部分带状浅旋免耕播种机作业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施蔷生 《上海商业》2004,(10):24-25
如果从2005年起,上海所有新建住宅建筑实施建筑节能标准的话,按每年1500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计,建筑节能方面将新增近25.5亿元产值(建筑以120元/平方米计,设备按50元/平方米计)。如将既有住宅建筑4.746亿平方米,以60%改造面积计算估算将蕴有近484亿元的产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价问题与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物价》2001,(9):19-22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当贫乏的国家,人均占有水量只有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于世界第110位。按人均拥有水量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的国际标准衡量,我国已达到严重缺水的边缘,被列入世界12个贫水国家名单。目前,全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每年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达4亿多亩,年均减产粮食200多亿公斤,严重干旱的1997年粮食减产曾高达近500亿公斤;全国牧区近一半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没有解决,1/3可利用草场是无水草场或供水不足草场,特区饲草基地和天然草场灌溉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35%。由于缺水,草场荒漠化面积已达73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工业缺水6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元。据世行测算,中国每年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约为350亿美元。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森林病虫害发生和危害较严重的国家,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已由50年代年平均1500万亩上升到80年代的年平均1亿亩以上。“八五”期间,全国年平均发生病虫害面积已达1.5亿亩,约占有林地面积的9%,每年因此损失的木材生长  相似文献   

11.
《农机市场》2013,(2):63-63
2012年,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9%,比2011年增加1.5个百分点,预计2013年将达到61%。其中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水稻机插水平位居全国第三。2012年,中央安排湖北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4亿元。会议透露,2013年湖北省将实现农机化发展跨进60%。水稻机械播栽将达到1000万亩,油菜机播400万亩,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500个,并在其中培养一批流转土地面积大、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12.
辨证认识和因地制宜实施保护性耕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作为农业部重点推广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2008年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已经突破4000万亩。北京市在市政府与农业部共同实施的《北京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带动下,保护性耕作推广速度大大加快。全年保护性耕作面积282.2万亩,其中春季玉米和豆类应用面积达到110.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5%;夏季玉米和豆类应用面积达到93.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7%;秋季小麦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达到77.8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3.8%,全市粮食作物已基本实行了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央非常重视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实施。2002年实施专项以来,我国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已经达到了3062万亩,免耕播种面积约为1亿亩,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3亿亩。通过保护性耕作实施,年增产粮食40万吨以上,节省灌溉用水12亿立方米,节省用工1.2亿个,节约生产成本9亿元,节本增收总效益15亿元,减少水土流失3000万吨,减少农田扬尘60万吨,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125万吨。发展保护性耕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致富天地》2012,(7):78
据农业部农情专家分析,今年全国夏粮面积增加、单产提高,夏粮总产有望创历史新高,冬小麦有望实现连续9年增产。据了解,今年夏粮生产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面积稳中有增。预计夏粮种植面积达到4.15亿亩,比上年增加198万亩。二是单产预计再创新高。根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实地调查分析,今年冬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中,亩穗数明显增加,穗粒数持平略减,千粒重略有增加,预计亩产将提高10千克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云南省石屏县每年中低产林改造面积均在10万亩以上,3年完成改造40余万亩。2010年,石屏县中低产林改造提质增速明显加快,预计全年林业投入将达1.5亿元,新增改造面积达20万亩。  相似文献   

16.
《中国供销商情》2007,(11):54-55
前不久.经专家现场测产和实打验收,河南省浚县农科所设在钜桥镇刘寨村的50亩连片超高产攻关日-——“浚单20”玉米平均亩产达到872.66公斤,加上夏季“矮抗58”小麦平均亩产652.4公斤,一年两熟平均亩产达到1525.06公斤.超额完成了科技部规定的亩产超吨半粮的攻关产量指标;设在浚县农科所的15亩连片超高产攻关田,“浚单20”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064.78公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863”计划子课题“高异交粳型不育系及强优势恢复系选育”现场取样验收传来喜讯:景东彝族自治县文井镇者孟村滇杂粳稻制种基地获得2.86亩不育系“合系42A”繁殖平均亩产317.6公斤。18亩“滇杂36”杂交制种平均亩产470.9公斤的繁殖制种高产。该产量远高于省外的杂交粳稻繁殖制种产量,打破了杂交粳稻制种产量低、产量不稳定的瓶颈,达到了高产优质增效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致富天地》2007,(8):43-43
我国小麦面积约3亿亩,每年总产量约1亿吨。面粉看似普通,其实正在悄悄酝酿着巨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据悉,今年云南省将把粮食增产的着力点放在依靠科技上,拟筹措1.36亿元资金,力推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粮食作物套种技术、地膜覆盖玉米技术、水稻旱育保姆、精确定量等关键增产技术,力争全年增产粮食50万吨左右、总产量达到162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玉米年种植面积4亿亩,年产量1500亿公斤,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6%和粮食总产量的30%。近年来陕西省岐山县年种植玉米30多万亩,年产量达1.5亿公斤,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二和粮食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因此,不论从全国还是从我县看,玉米在粮食生产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