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京津两地金融合作不断加大.目前,京津金融合作生态环境既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京津金融合作的发展.针对京津金融合作生态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完善京津金融合作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这已成为当代世界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自1961年东盟成立以来,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进程一直比较缓慢。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各国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强合作,逐步实现经济的一体化,才能共同抵御风险。本文通过对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进展的描述,预测了东亚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前景,展望了东亚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3.
正业内关注的国家会展中心项目落户天津,将会给京津两地的会展行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共同构建京津会展业双核驱动的发展局面,注重两个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使会展业成为两地新的增长极,促进北京、天津两座城市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增长。京津会展业面临发展瓶颈北京与天津是世界上少有的直径在1 30公里地域内集中的两个超大型城市。然而,两个城市始终没有形成紧密的贸易联系,产业同构性严重,双方经济博弈的动机强烈,开展合作的意愿很低。  相似文献   

4.
京津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初见端倪.本文针对京津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障碍进行了分析,综合了该领域内学者的主要论说,同时也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就京津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及协作问题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文超 《市场论坛》2009,(10):15-17
加强东盟金融合作是区域金融一体化的要求。在世界其他地区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东盟地区只有加强经济金融合作,才能够应对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当前,京津冀一体化中金融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京津之间缺乏合作,产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缺乏协调组织机构,造成市场分割;京津冀之间结算渠道不畅,资金流通受阻等。政府相关部门在促进京津冀三地金融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应做好整体规划,搞好布局分工;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建立区域金融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跨区域的结算渠道,为京津冀三地资金流通提供便利;整合重组交易所,建立统一产权交易市场,以此加快三地金融业协同发展速度,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模型,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京津冀一体化”下的京津两地的科技经济协调性进行多维度指标测试,通过对比两地的协调度充分定位其所处阶段,总结出京津两地科技与经济协调性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并根据结果提出京津两地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验证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本文基于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在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资源深度互联互通;二是以珠江三角洲整体为视角,谋划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希望本文为理解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制定金融和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区域人才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力量。随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确立,成渝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十二五"期间两地经济发展主旋律,所以成渝区域人才一体化也是两地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成渝人才合作的基础、现状和困境分析,探析出成渝区域人才一体化合作与共赢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投资和贸易规模逐渐扩大、相互依存性更强,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地区)更加意识到,加深区域金融合作对于整个东亚经济的长远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各国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日益深化,并且已成为影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笔者以下通过对东亚金融体系总体特征的描述,分析了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深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国际间合作与京津区域合作的步伐,进一步发挥京津两地在流通业方面的资源互补优势,结合城市流通发展的实际需要,北京市商务局和天津市商务委员会从今年起联合举办城市流通京津国际论坛。论坛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分别在北京和天津两地轮流举办。2005年  相似文献   

12.
随着21世纪以来中国内地及港澳台相继加入世贸组织,两岸四地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金融合作发展速度加快,对此当前研究较为集中于两岸四地金融合作的基础和条件、收益和成本以及路径与模式等问题。有关研究的基本观点是两岸四地开展金融合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产生重大影响,将成为未来一个阶段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两岸四地间金融合作存在制度上的较大障碍,在会计准则、银行监管、资本市场规则等各方面的制度和规则,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对接将是区域金融合作的首要基础;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目前并不适宜组成最优货币区,但随着经济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两岸四地成为最优货币区的条件正在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3.
近日,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与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在武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沪汉两地在区域经济合作上又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郭晶 《商》2013,(19):280-280
京津被视为京津廊城市群的两个核心城市。京津廊城市群直至环渤海地区崛起的核心问题就是京津廊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其京津双核的独特空间结构将决定发展形势的特殊性。文章对京津廊一体化区域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阐述,通过重新认识京津之间的廊坊,对京津廊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叶志雄 《现代商业》2008,(11):133-134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内地和香港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两地在经贸、旅游、金融、区域合作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入。期间,内地经济迅猛发展,GDP保持快速增长;香港也走金融危机和SARS的阴影,经济各项数据达到近20年来的最好水平。两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了共同繁荣发展。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两地回归以来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情况。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经济中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中国顺势而动,融入潮流,一方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以自由贸易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合作总体战略。密切跟踪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发展态势、深刻把握其发展规律与特点,深化完善自身区域合作布局,不断强化与多双边的配合,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争取主动,是新时期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 有关区域和多边合作的问题,主要是指在基于对区域经济合作和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以及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为"互补性竞争"的关系的同时,如何解决好中国人世后积极参与和推动周边地区,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笔者早在1995年基于对多边贸易体制演变、发展和区域经济集团风起云涌的形势的跟踪和分析,提出了"互补性竞争"的观点,即WTO和区域集团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是一种互促互容、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核心不是一种你输我赢、相互替代,也不是一种竞争大于互补或互补大于竞争的"彼此消长"的关系,而是一种互补促动竞争、竞争充实互补、动态发展和相互转化的协同共荣的关系。基于这种认识,当时进而提出了在全力着手加快人世谈判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并尽快倡导建立东亚经济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性观点。对中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而言,绝对不能顾此  相似文献   

18.
京津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初见端倪。本针对京津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障碍进行了分析,综合了该领域内学的主要论说,同时也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就京津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及协作问题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合作和竞争成为最大的主题,港口的发展也是如此.本文对厦门港和高雄港城经济合作发展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发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促进环渤海经济圈金融合作是环渤海经济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金融合作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机构的设立、信息共享平台的打造、机构的整合、京津合作等八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环渤海经济圈金融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