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纳税环境下商誉暂时性差异的形成过程,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在商誉暂时性差异会计处理及解释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誉暂时性差异的正确会计处理方法及其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商誉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企业并购与合并商誉的联系等方面入手,对商誉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处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解释了新旧会计准则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差异,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处理的合理性,认为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商誉的本质特征。同时对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操作性方面的不足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商誉及商誉会计是迄今为止会计领域中最富争议的论题之一,因此,本文从目前有关商誉的争论及商誉会计处理的现实规定出发,提出商誉产生的实质是企业的管理协同差异,并对商誉和商誉会计的重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商誉及商誉会计是迄今为止会计领域中最富争议的论题之一,因此,从目前有关商誉的争论及商誉会计处理的现实规定出发,提出了对商誉会计的几点理解,并对商誉会计的具体会计处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蒋欣然 《会计之友》2012,(14):33-34
文章通过对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合并商誉的解读以及对国内外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对比,阐述了对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减值测试会计处理的理解和认识;分析了合并商誉与国际普遍做法的趋同之处和差异所在;对我国的商誉确认中负商誉计入当期损益的做法及减值测试中存在实务操作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负商誉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且较为复杂。对于负商誉的性质,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对于负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借鉴国际上对负商誉会计处理方法,我国应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并完善有关负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及理论,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商誉本质属性理论性认知是商誉会计理论的难题,从而导致会计处理上的技术性难题。现行的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合并商誉初始确认更多的是从会计技术处理上规定其计算方法,没有理论的成因解释。学术界现行的商誉理论都是从收益的视角讨论商誉,本文则是站在成本的视角看待商誉的形成,希望能提供一种对于商誉再认识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8.
商誉及商誉会计是迄今为止会计领域中最富争议的论题之一,因此,本文从目前有关商誉的争论及商誉会计处理的现实规定出发,提出商誉产生的实质是企业的管理协同差异,并对商誉和商誉会计的重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商誉及商誉会计是迄今为止会计领域中最富争议的论题之一,因此,本文从目前有关商誉的争论及商誉会计处理的现实规定出发,提出商誉产生的实质是企业的管理协同差异,并对商誉和商誉会计的重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环境、法律制度及会计发展水平有差异。导致其对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美国、英国及我国对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期对我国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由于商誉的高度不确定性,对商誉是否进行会计处理以及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经明确了外购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要求企业采用减值测试法对外购商誉进行后续会计处理,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但是它的实际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还需要会计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2.
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经明确了外购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要求企业采用减值测试法对外购商誉进行后续会计处理,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但实际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还需要会计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本文主要介绍了对外购商誉进行后续处理的各种会计方法,并分析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概括介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有关合并商誉会计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合并商誉会计处理变化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状况,指出我国在制定有关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准则规范时应借鉴国外经验:一是在合并商誉初始确认和计量上应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一致;二是在合并商誉后续确认和计量上应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处理方法;三是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企业合并会计的需要适时调整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形成负商誉的原因包括许多方面 ,因而不能单纯从某个方面来理解负商誉。本文认为应当将负商誉视作一个混合性的帐户 ,即将负商誉分为调整性的负商誉、暂时性的负商誉和长期性的负商誉三个方面 ,并相应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如何做好商誉的会计核算。全面反映无形资产的概貌,体现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FASB《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准则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本主要从当前我国外购商誉会计处理问题的争论出发,通过对该件的分析.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浅谈一下商誉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企业并购逐渐增多,而商誉是企业合并中的难题,国内外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既不尽完善也不尽相同。因此,让企业正确认识商誉及其价值,解决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对商誉进行了分析,对商誉提出了新的认识,回顾了商誉的确认及计量问题,对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誉会计的模式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美国商誉会计准则的系统介绍,深入分析了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商誉不是无形资产和不应该完全套用美国商誉会计处理模式的观点,进而试图在吸收美国商誉会计处理模式优点的基础上,重构我国的商誉会计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所得税会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新所得税准则的颁布改变了以往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所得税的核算办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本文重点探讨暂时性差异及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所得税会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新所得税准则的颁布改变了以往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所得税的核算办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本文重点探讨暂时性差异及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20.
商誉及商誉会计是迄今为止会计领域中最富争议的论题之一,因此,本文从目前有关商誉的争论及商誉会计处理的现实规定出发,提出了对商誉会计的几点理解,并对商誉会计的具体会计处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