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在唯物史观基础上,马克思从整体结构上研究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经历了五篇计划——六册计划——四卷体系逐步的推移过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要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和中国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着严格区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包括中国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和逻辑体系构筑本身,也是长期的发展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总结为"由表象到抽象"和"由抽象到具体"两条道路,并认为第二条道路即"由抽象到具体"是科学正确的方法。马克思认为,分析经济形式必须用抽象力,以比较抽象的范畴作为逻辑起点,由抽象向具体逐渐过渡,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同时在演绎推理过程中不断以历史现实作为例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应借鉴马克思"第二条道路"的逻辑方法,同时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发展实际,构建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殷俊  张邹 《经济纵横》2019,(11):10-16
马克思关于生存需要、自由发展和未来解放的研究与阐释,奠定了社会主义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的民生思想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惠民思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为民思想、"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爱民理想、"科学发展观"的利民思想和"精准扶贫"的富民思想是马克思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新时代,用马克思民生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实践,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推进精准扶贫,奋力补齐民生短板,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历史理论的构建是和唯物史观的制定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强调了历史是工业史,是物质生产的历史;他探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五形态”理论;他还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等。由此,马克思创立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同时,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分析始终是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分析世界历史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不仅创立了唯物史观,而且将自己的经济史观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在他的经济理论体系中,唯物史观与史观既是方法论基础,又是基本内容。这不仅实现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而且实现了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这种方法对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中的一个核心范畴。虽然生产力概念在马克思的许多重要文献中反复出现,并且在多种意义上使用,但是马克思按照他的一贯做法,从来没有为生产力下一个可以稍微平息一下争议的定义。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唯物史观的信奉者理解这一极端重要的概念的难度。由此出现了许多对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误读,有人甚至提出:"历史名人也是生产力";"超女乃是第一生产力"。这种现象极不利于正确把握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实践中也会造成很大的偏颇。文章力图尽可能恢复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原貌。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中,无论是东方的社会主义还是西方的社会主义其根本点是:必须是实现了现代化的社会。而实际上的社会主义却产生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是前现代社会。由此决定,这些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现代化,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代文明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中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原则是一致的,是新的形势下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创新性体现。  相似文献   

8.
伍装 《经济经纬》2005,(1):18-20
从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入手,可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已形成的经济学派主要分为: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由于它们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对中国经济改革有不同的观点。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秉承了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并在这种经济学价值判断指导下来思考、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从而进行相应的改革路径选择;而中国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逻辑,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综合创新和发展。它与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最大区别在于:认为经济改革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从而由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过渡到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22,(1)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辩证地看待社会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新哲学的诞生,即唯物史观的形成。分工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论题。文章以分工思想的理论来源为依据,深入发掘马恩分工理论的发展历程,从而得出分工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解释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是企图通过商品生产实现劳动者彻底解放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商品生产永恒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理论,而不是完全否认在争取劳动者彻底解放的过渡时期存在商品生产。现实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马克思所讲的过渡时期的比较初级阶段,实行改革、重视商品生产、发展商品经济,包括利用资本主义,是我们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实践的基础上,扬弃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创立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唯物史观和人的本质问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就其过程而言,它经历了唯物史观形成之前的孕育、伴随唯物史观确立的定型、唯物史观确立之后的发展和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成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许光伟 《财经研究》2008,34(4):62-7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是实践观指导下的科学的抽象分析法。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不断转化和科学运用,具体化形式是哲学思维分析与数学模型分析的统一,从而构成经济本质分析与经济运行分析统一的基础。具体而言,价值创造及运行对应了微观层面的价值(经济)本质分析和价值(经济)运行分析的统一,价值决定及其运行对应了宏观层面的价值(经济)本质分析和价值(经济)运行分析的统一。在当前,劳动价值论的数学模型分析需要更加广义化和应用化,以增强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提出的“两个飞跃”思想,即从废除人民公社飞跃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飞跃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发展社会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阐述了我国未来农业的战略构想,指明了发展集体经济是中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唯物史观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划分为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两个历史时期。然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不承认资产阶级经济学已经转化为庸俗经济学。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强调抽象的资源配置、在研究方法上强化数理工具的应用,企图以此来掩盖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质。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加以批判性的分析,不难发现披上了科学外衣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依然是庸俗经济学。  相似文献   

15.
要研究社会形态转变在历史地缘位置上的跨跃式发展,以及大系统运动全过程中根本矛盾、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之间错综的复合关系。恢复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地位,要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两种概括的同质性,区分资本的拜物教性质与拜物教意识,研究资本国际运动的阶段性和经济长波的周期震荡。当今世界仍处在帝国主义的大时代,其第三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南北矛盾。基于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华民族复兴与帝国主义的扼制是中国道路的根本矛盾。在中国改革开放中,被动式的学习和主动式的自组织二者的周期性复合酿成迂回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内含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的重大课题。有什么样的"三农"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实际成果。毛泽东时代"三农"问题服从并服务于以重工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其主要任务、首要问题和着眼点自然是支持重工业发展;在邓小平时代,体制上的变革为温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虽然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拉开了"三农"问题的新路,但改革的起步阶段,各种体制政策的惯性使"三农"问题的着力点还是解决粮食吃饭和收入增加问题;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在战略上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现代意义的智库是一种以政策研究为核心的非营利性社会机构,有一定的社会公共属性,且与是否官办机构无关。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智库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决策方案,可为一个国家、社会、民族发展提供决策储备,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科学化功能系统。中国下一阶段的改革,需要智库产业独立性的涵养与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资本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民币升值趋势、流动性过剩和国民经济的持续成长使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资本市场发展将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中国要想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是制度经济学家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既不同于早期的制度经济学家,也不同于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制度分析可以成为一般制度分析范式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框架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规律及其基本趋势,这是一种长期的、历史的、动态的制度变迁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在其经济学研究中逐步成熟的。在早期经济学研究中,他的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具有浓厚的社会理想性质。随着科学唯物史观的确立,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揭示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由此而决定的人类自身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阐述了共产主义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容及其赖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提出了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理想社会形式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