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华 《财会通讯》2011,(4):121-124
人类社会不应以破坏污染生态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追求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实施环境审计。审计人员通过环境审计,可以对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本文阐述了我国政府开展环境审计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强化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不应以破坏污染生态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追求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实施环境审计。审计人员通过环境审计,可以对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本文阐述了我国政府开展环境审计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强化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审计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紧密相联。入世后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改变,无疑要影响政府审计的走势。作为政府审计,如何采取应对措施是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人员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应对入世政府审计如何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入世,首先是政府的入世。审计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紧密相联。入世后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改变,无疑要影响着政府审计的走势。那么,作为政府审计,如何采取应对措施是我们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一、首先要解决的是入世后政府审计如何定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晓梅 《会计之友》2007,(8Z):11-12
如何在新的审计环境中继续进一步改善政府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是政府审计研究者和政府审计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审计环境的十大变迁及影响,指出审计未来的发展必须独立化、开展绩效审计、改革审计方法并适时开展环境审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美国政府环境审计的经验,揭示了其对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启示;最后从推进政府环境审计法制化建设,明确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内容,提高政府环境审计人员能力,建立政府环境审计结果运用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政府审计存在顶层设计尚不完善、透明度不高与权威性不强、审计队伍素质不高和审计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而内部审计存在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机构设置不完善、审计程序不规范和内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等问题。本文探讨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实现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相互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协调配合,促进政府审计全覆盖,切实提高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入世”看中国内部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入世后的新环境,也为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中国内部审计的自我完善势在必行。 一、“入世”前中国内部审计的现状 众所周知,与80年代特定的经济环境和政治法律环境相联系,我国内部审计的建立是在政府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内部审计结构从设置到人员配置也都是在政府规定下完成的,并在政府审计的羽翼下求得生存与发展。近几年来,虽然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法律体系也日趋完善,但内部审计工作仍然发展缓慢,特别是在机构设置、职能定位、人员配备、审计效率等方面都明显滞后,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入世”后对内审…  相似文献   

9.
谢华 《审计月刊》2009,(8):12-13
要发挥政府审计的的监督职能必须要提高政府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而高质量、高效率的审计有赖于审计组织自身的建设。即政府审计需要有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和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因素。根据政府审计的行业特征,可借鉴CPA行业监管模式,建立健全政府审计人员的准入和后续教育机制。建立政府审计人员的考核机制,建立政府审计人员的责任界定机制和建立政府审计人员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对政府审计人员进行职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机关力量与任务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我们在审计调查中了解到当前政府投资审计人员由于受体制、编制和经费的限制.眉山市每个区县有正式编制的投资审计人员2至3名.市审计机关才4至5名.全市总共才20名,而每年需要审计的政府投资项目高达1050个.平均每名审计人员需要审计50个项目以上,每年需要审计的政府投资总额43亿元.平均每名人员需要审计2.15亿元。  相似文献   

11.
杜萍 《财会月刊》2023,(11):67-73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加速环境审计数字化转型是契合新时代环境审计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探讨环境审计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环境审计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创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驱动下的环境审计模式,并就事前审计、审计执行、审计终结三大流程展开应用解读。最后,提出建立环境审计与资源执法监督协同配合机制、防控审计数据舞弊风险、提升审计人员数字实力及素养相关建议,助力环境审计组织协同、流程协同及人员协同,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环境审计创新变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政府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在政府审计项目中考虑信息系统因素,开展结合型政府信息系统审计。文章在阐明结合型政府信息系统审计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围绕开展结合型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的必要性(Why)、审计目标是什么(What)、审计重点在哪里(Where)以及如何实施审计(How)这四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由此构建了结合型政府信息系统审计“3W1H”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对财政支出——政府基本建设支出的审计监督,各级审计机关普遍加大了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力度,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困扰审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和审计结论落实难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如不予以澄清,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能否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下去,以及审计决定能否得到全面落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政府审计风险及其特点 政府审计风险是由于政府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或财务收支做出不恰当的审计结论、处理决定或公告披露,对被审计单位造成损害,政府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因此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政府审计风险除了具有一般审计风险所具有的客观性、潜在性、多样性、模糊性和可控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成因复杂。审计风险源广泛分布于审计主体、审计对象、审计程序、审计方法与技术、审计依据、审计环境等各审计要素之中。  相似文献   

15.
环境审计准则是环境审计人员执行环境审计的依据。随着我国环境审计实践的逐渐开展,环境审计准则巳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借鉴IS014000系列准则以及其它一些国家和组织环境审计准则的有关内容,探讨了我国环境审计准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子孙后代,审计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综合监督部门,应与有关部门加强协作,把环境审计作为审计部门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国家审计署在制定五年工作规划中也提出,审计机关要在全力深化财政财务审计这个主线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开展环境审计是今后五年审计工作做到与时俱进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是指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由于审计人员自身或受各种因素影响.未能查出有关问题或因处理不当而带来的潜在的相应后果。如何正确对待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的风险.找到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的对策.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已越来越越受到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重视。我们认为,防范当前政府投资审计风险应注意关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审计机关作为政府专司经济监督工作的部门,是宏观调控主体的组成之一,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中,发挥为宏观调控服务的作用;为此,其组成人员应是具有一定宏观意识的审计监督专业人才。本文仅就基层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在发挥宏观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审计人员宏观意识不离的表现和成因 基层审计机关自成立以来,审计工作在为政府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审计工作还多仅停留在揭示问题上。如果“光报警不救火”,光提问题,不出办法,就会制约审计机关为宏观经济调控及为领导部门宏观决…  相似文献   

19.
目前审计人员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是事后审计,对工程隐蔽签证不实,虚签多签工程量的问题,只能根据专业判断,审计取证手段严重滞后,无法审深审透。要加大审计监督力度需要实行监管“关口”前移。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使审计部门对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因此审计部门有必要改变现行的审计方式、方法,采用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审计方式。本文拟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审计部门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审计部门如何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宛群 《现代审计》2013,(1):46-47
一、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人才相对缺乏,力量不足。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专业性、政策性强,情况复杂,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建没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工程造价控制、环保、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