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体系已初步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在扎实推进。目前,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城镇化规划不科学、生态文明理念匮乏、城镇化方式粗放、城镇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科学规划,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生态生产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党的十六大确立城镇化战略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城镇化的推进进程,在城镇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问题。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一方面要求通过城镇发展转移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另一方面要求城镇公共服务不断向邻近的农村地区延伸。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强调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将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进程,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绿色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备受瞩目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落地,意味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正式启动。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也是中央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城镇化规划。《规划》始终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指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必将引领我国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刘丽丽  任冬冬 《城市问题》2012,(3):39-42,48
基于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背景,针对临汾市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剖析了"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出现困境的根源及其影响因素。应用双向转移和生态城市规划理论,确定了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提速提质的发展战略,并据此提出了临汾市城镇化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使我国城镇化走上绿色、低碳的健康发展之路,必须考虑碳排放成本的问题。文章以汉寿高新区太子化工为例,以循环利用、全程追踪以及积极披露为切入点,帮助企业准确地核算碳排放成本,以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晓燕 《企业活力》2013,(6):154-160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体现在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是经济发展的标志。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应包含: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这三者应该协同发展。河南省18个地市的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的发展综合指数表明,其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存有较大问题,据此分析结果,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城镇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建设对贵州有着特殊的意义,绿色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在加快,但城镇数量和规模总体仍然落后,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适宜的绿色城镇化路径成为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绿色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与创新,它一方面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促进污染治理的空间集中、减少治理成本.贵州应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探索一条适合贵州省情和发展需要的绿色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7,(11):16-17
西安城镇化步伐迅速加快和大规模推进的进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问题,给已提前1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西安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西安生态养老社区的构建符合现当代群体性高龄人群养老的需求,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参与生态债务偿还的有效途径,是一项符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惠民工程。本文对西安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养老社区构建的可行性进行了相关论述和研究,借此推进西安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北京——张家口区域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口与北京市具有高度的生态关联性.近年在张家口投几十亿巨资进行的防沙固沙、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态退化,但难以根本解决这一区域的生态问题.张家口生态敏感区内大量低层次产业结构和贫困带的存在,使生态治理成效容易出现反弹,成为影响生态环境最主要的原因.所以,这一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根本改变,需要北京与张家口在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合作,北京帮助张家口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城镇化发展,实现生态敏感区的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先行发展地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半城市化、耕地减少与城市空间无序无限扩展等典型问题,不利于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与健康发展。河南不能重走传统城镇化的老路。面对农耕文化深厚、土地与环境压力趋紧等现实约束,河南应通过科学规划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来提高城市承载力,通过制度设计构建农民进城顺畅渠道,走出一条人口工业化与人口城镇化紧密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以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制度体系构建,是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优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导向的城乡规划变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导致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一系列的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已难以为继。由此,城乡建设模式转型成为必然,新型城镇化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面对生态环境危机和转型发展要求,城乡规划必须深度融合生态文明的理念,做出适应性变革。对新形势新要求下生态导向的城乡规划变革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规划变革的方向和方式,以探索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规划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开发》2016,(7):86-88
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文章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生态化发展进行了相关综述;探讨了当前新型城镇化生态绿色发展建设所面对的困境;并基于绿色营销的视角,从绿色研发与设计、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生态发展的对策来全面推进城镇化的生态化发展与转型。  相似文献   

15.
徐志萍 《管理观察》2015,(10):12-14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兴城镇化建设,解决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各地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洛阳为例,通过研究洛阳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兴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为各地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邵华 《民营科技》2013,(9):167-167
在我国的经济出现快速增长以后,我国的城镇化程度越来越快,但是在进行城镇化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意识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必须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城市为发展方向,努力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和形象,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促进城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正确处理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发展是否就一定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发展经济是否一定要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如何协调、平衡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力求攻克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结合江西实际,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不仅可以为工业化、城镇化推进与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也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经济出现快速增长以后,我国的城镇化程度越来越快,但是在进行城镇化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意识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必须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城市为发展方向,努力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和形象,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促进城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增多、城镇用地面积比例增加、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的动态过程。人口集聚与产业的发展伴随着资源消耗、生活废弃物和工业"三废"增多等引起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城市病"。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关,既是城镇化的主导者,也是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生态问题的核心力量。政府可通过合理规划城镇发展路径、提供生态制度与公用产品等来有效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确保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城镇。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济》2019,(12):147-153
城镇化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分析和评价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并据此提出建议和措施,对提高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加快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国家规划构建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既体现在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也体现在民族地区内部省区之间以及民族省区自身的新型城镇化要素之间。民族省区要立足实际,充分认识自身在新型城镇化不同维度上的优势和短板,在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缩小区域差距和要素差距,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