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的金融业发展水平亟待提高。银行业是中国金融业的主导力量,必须全面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以服务赢得客户,以服务留住客户,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实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还未根本改变,依靠存贷利差获取较高利润,缺乏必要的业务创新与服务创新。在开发客户、推广业务中仍然存在违背客户意愿、侵犯客户利益的事情,加强行业监管与自律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倪佳  梁鑫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5):136-137,154
随着私人财富的不断增加以及融资方式的改变,迫使银行扩充业务,加强发展零售业务。近20年来,国际银行业零售业务以并购的方式加速开拓全球零售市场,力求金融服务全能化;加大创新力度,使金融产品多元化、个性化,金融零售服务网络化。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存在着缺乏科学分类,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后期技术支持,经营渠道单一,限制发展等问题,应借鉴国际银行业零售业务发展的经验,树立创新意识,逐步优化银行的业务结构,以客户导向为理念,实行差异化服务,通过银行再造,塑造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城市商业银行在服务营销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针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服务营销存在的客户满意度较低、优质客户流失严重、特色服务不突出,产品创新不足、市场定位左右摇摆、经营实力薄弱,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从转变服务营销理念、以CRM系统为平台,推行客户经理制、实施内部营销、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服务营销的解决策略,方便城市商业银行能更好的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银行跨境清算业务面临着严峻挑战。银行传统的跨境支付业务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化解痛点,进行跨境清算产品创新,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是银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从跨境支付产品创新的必要性、现存模式出发研究银行业跨境金融产品的创新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凌 《商场现代化》2006,(30):90-91
通信技术、业务和市场的的高度融合,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构成,电信服务与信息服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新技术的应用到最终提供满意服务的全过程中,通信运营企业只有不断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从过去的业务导向型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现通信技术、业务和市场的整合创新的新经营模式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从电信运营商成为综合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移.价值扩展无疑是通信企业实现通信技术、业务和市场的整合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施艳艳 《市场周刊》2001,(24):58-59
今天,大多数银行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如何控制金融风险,以及如何提高银行的经营业绩,保证利润的持续增长。面对这样的挑战,银行业在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拓展新的业务品种,力争突出经营特色,吸引更多的客户,但以上这些在业务系统中大部分是独立建设,相互之间的联系很少,数据和信息的传递、共享必须依靠复杂的应用程序才能完成。如何建立有效的数据集成管理机制,充分利用银行积累的大量数据,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为银行的科学化管理决策和发展新的业务服务,把信息的优势转化成经营的优势,是目前银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林晓楠 《商业时代》2006,(34):67-68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脱媒“现象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资本市场在分流了银行贷款业务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机.在目前情况下,商业银行必须对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革,并从资产、负债及综合业务入手,开发创新产品,以应对“金融脱媒“对银行业经营模式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周卿 《中国市场》2022,(32):94-99
改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创新是当今市场的趋势,银行业终究要迎来改革,改革来自同行也可能来自跨界。如何转型,如何开疆扩土,改变经营模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每个金融企业值得关注的。文章从客户体验出发,以市场消费的角度切入,分析市场的本质和金融创新的前景,提出一套商业银行的改革方案,力图塑造银行新的核心业务,颠覆传统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银行营销是银行业以金融市场为导向,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把金融产品和服务销售给客户,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实现银行的发展及其盈利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银行营销作为市场环境中竞争优势的新要素为银行业所运用,成为当前银行业经营制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李玉军 《中国市场》2014,(8):134-136
电子银行具有分流柜台压力,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经营管理成本,达到增收节支的作用。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不仅能提高银行形象,树立银行品牌,吸引高端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电子银行平台还是金融创新的基础平台。但与此同时,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多服务手段和多业务平台实现集中管理,以保证业务的一致性、交易的安全性,已成为摆在银行业当前的一大挑战。本报告将就信用社已开展或即将开展的电子银行业务,对其所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同时也列举了一些风险案例。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管理与我国国有银行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业的逐步开放,国有银行业的客户结构和服务内容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面临这一机遇和挑战,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银行业应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促使其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以应对WTO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之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商业银行面临的"大数据"背景也为其经营观念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大数据"分析不但便利了商业银行提供个性化服务,还降低了其分析个人客户需求的成本,商业银行只有重视个人客户,树立关系营销的理念,致力于和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新的创新格局的迅速改变,尤其是以客户驱动的市场战略增加了对创新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的需求。企业如何调整组织实践来面对新的挑战值得探讨。本文认为企业应通过内部知识管理和外部客户知识管理来调整组织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李剑铭 《商业研究》2005,(12):46-48
我国的网上银行业务在近几年时间里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目前操作风险的管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网上银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打破了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可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代表了未来银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基金入市运作指日可待,从长远来看对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有着积极作用,但从近期看,开放式基金推出将对银行业造成冲击,尤其是对银行存贷业务形成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急需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推动着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与变革。从产品营销到服务营销的升级转型对于全球的企业而言都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契机。服务营销为实体产品带来附加价值,是激烈市场竞争中决胜的高地;而对于非实体产品而言,服务营销既是产品也是企业实力。华为全球化市场拓展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选择服务营销策略是迎合当前市场发展局面的必然之举,企业只有将市场营销的格局从产品、业务线提升到企业层面,以客户需求作为服务的核心及导向,才能为客户带来附加价值的同时提升企业影响力和品牌力,最终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开放式基金入市运作指日可待,从长远来看对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有着积极作用。但从近期看,开放式基金推出将对银行业造成冲击,尤其是对银行存贷业务形成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急需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产品市场的竞争,再者就是市场客户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作为企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如何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售前、售中、售后的客户服务,建设出完善而卓越的客户服务体系,并通过严格的实施来确保优质的服务,才能增加客户的满意度,从而赢得客户和赢得市场,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是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间业务是农村信用社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经营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目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结构单一,收入水平低;理念陈旧,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动力不足;人才匮乏,技术手段落后。农村信用社应抓住时机,加快业务转型,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原则,加大对机构网点、科技管理、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开发与利用,推进中间业务的拓展与创新,实现业务经营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客户是银行业至关重要的商业资源,是银行的第一资产,对客户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培育应得到高度重视. "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变革,是银行业改革的必由之路,现代银行业务必须以"客户为中心"来运作,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向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只有获取完整的客户信息,根据不同的客户行为对其进行类别划分,有针对性地采取服务措施,影响客户行为,才能提高银行盈利,增强竞争力.面对国际潮流和竞争压力,中国银行业必须迅速转变经营观念,真正做到以客户满意为中心,加快客户关系管理的建设,分析型CRM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